APP下载

优秀传统家风:文明的延续

2015-02-07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家规子孙家训

家风是什么?在古代,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多以家规家训为形式,代代相传,规范着家庭成员的品德行为。在当代,家风不常被提及,家规家训逐渐淡化于无形,成为一种言传身教。尽管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从古到今,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没有变, 基本的做人法则没有变。可以说,优秀传统家规家训不仅从未过时,还作为一种传承方式,承载着中国人一直追求和坚持的忠义、诚信等良好品质。

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文明基因的过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国先治家。优秀家规家训带出好家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才能汇聚起好的党风、好的国风,让我们的民族更有希望,让我们的国家更有力量。

家风正 民风淳 国家兴

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从一定意义上说,好的家风孕育好的公民,好的公民组成好的社会,好的社会推动形成好的国家治理。因此,家风绝不是小事,而是事关国家稳定祥和、社会良性有序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家风的教化和熏陶作用,他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好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向上坐标

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因习仲勋88岁寿宴不能亲到庆祝而写给爸爸一封信。信中提到的家风问题,至今仍然令人回味和赞叹。在信中,习近平同志写道:“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好的家风是什么?从古至今,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诫子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体现着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提倡做好事去积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是主张家庭要节俭。清代大学士张英教育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晚清名臣曾国藩告诫兄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以竹入联写就:“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以此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当我们审视这些警示名言的时候,就会发现“修身、立德、劝学、勤俭、诚信、仁义”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就蕴含在很多家庭的家规家训之中。

受好家风的熏陶,家庭成员就会从中得到教诲,受到启迪,有益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譬如,颜之推为了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写下洋洋洒洒4万多字的《颜氏家训》,不仅涉及立身处世之道,而且还对当时的社会风俗、文学、经学、史学与音韵训诂之学等多有介绍。颜氏后人也没有辜负这位煞费苦心创作家训的先祖,他们各以其突出的品德与才学闻名于世,著名者就有学者颜师古、书法家颜勤礼与颜真卿和政治家颜杲卿。山西祁县乔家兴盛百年,六代不衰,靠的就是子孙坚守六条家规,从而保持了家族的昌盛。

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原则。家风的养成无关家庭贫富,也无关父母的文化程度,所关系的只是父母的德行素养。而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家风涵养着社会的风气,这也是当前整个社会重提家规家训的现实意义所在。

让家风内化为道德修养,外化为行为规范。这样,家风自然会向民风辐射,民风自然会向社会风气延伸。好家风需要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坚守和传承,有良好家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社会。

好家风事关好干部的培育

《论语·为政》记载,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回答:“孝仅仅就是孝敬父母吗,还要以友爱的态度对待兄弟,并且把孝悌的道理推广到政治活动中。这就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得做官才算是参与政治呢?”

好的家风里面,都蕴含着深刻的参与政治活动的意义,那么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问题就具有了双重重要意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和看重党员干部的家风问题。比如在重访兰考时,他多次赞扬焦裕禄同志家风好,对子女要求严格;在2015年2月28日召开的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他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如果把《论语》里的“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两句话结合起来理解,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为政者的“正”,不但具有公正的含义,还具有重要的伦理含义,即要在道德上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正,则作风淳,就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相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属亲属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沼;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的家就是权钱交易所,全家老小参与腐败……父子上阵、夫妻串通、兄弟勾结等“家族式腐败”充分说明,经营好家庭、维护好家风、涵养好家教,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看看老一辈革命家的严格家规、清正家风,至今仍被传为美谈。毛泽东对于子女教育的严格就是一个典型。他要求自己的子女不得搞特殊,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甚至将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最后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周恩来一生严于律己,同时更注重家庭建设,他制定了十条家规,对家属明确要求坚决不搞特殊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他知道后严肃地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不许孩子经商……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清正廉洁,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家风纯正,也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好保护。由此可见,家风虽小,却最重要。有了好家风,才有好民风,好国风。党员干部应该走进那些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优秀传统家规家训,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家风;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优秀传统家风 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在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规家训中,无论是鸿篇巨制抑或片纸短章,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与美德,被不厌其烦地叮咛于后世子孙。这种“言传”,更多时候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子弟行为礼仪的培养,以及自身对行为规范的遵守来进行“身教”。重视践行的“身教”与注重学习领悟的“言传”相结合,让家风这一文化基因得以顺利完成代际传承,从而具有了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家训中首先强调的是“立德修身”。《颜氏家训》教育子孙,“君子当守道崇德”;读书治学当以“增益德行,敦厉风俗”为第一要务。宋代大儒朱熹在《家训》中指出:“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清朝时期曾任大理寺卿的王昶在家规中也告诫子弟:见利不能忘义,不能产生贪心;对待别人,不能产生漠视心、欺诓心、徇情心,更不能产生自私自利占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家训中分量排名其次的,要算“勤俭”二字了。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就是一篇经典名作。在这篇家训中,司马光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怎么幸运的家族,都不可能每一世都做大官,何况落拓不羁的世家子最容易败坏先人家业,因此骄奢习气是绝对要不得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传诵很广的两句话,全篇训诫的也是“勤俭”二字。虽然强调“勤俭”,不过许多家训中并不赞成“遗厚财给后世子孙”。司马光对此说道:“难道圣人就不管子孙的贫困了吗?过去那些圣贤留给子孙的是廉洁、俭朴的优良品德。”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晚年因病辞官回乡后生活俭朴,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家训中再强调的一点就是“恭默”——谨言慎行,宽厚忍让,不招摇惹事。像诸葛亮《诫子书》强调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点出儒者最向往的崇高境界。最戒慎恐惧的,则是子孙骄傲怠慢,好勇斗狠,结果招人嫉恨,甚至惹祸上身,罪殃家门。恭默的德性,还可以表现在慎交友上,富家子弟唯恐交上酒肉朋友,不要和奸佞之人、刻薄之人、行为怪诞之人交往,以致沾染不良习气,等等。

从内容上看,各家家训中讲孝道的篇章极多,还不厌其烦地列举各项实践细节。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孝子王祥,至晋代魏,官至太保。“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故事说的就是他。王祥在孝道方面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对子女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他85 岁高龄的时候,身染重病,乃“著遗令训子孙”道:“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信、德、孝、悌、让,这就是中国古代家训中著名的“五德”。王祥家训中的“五德”,尤其“扬名显亲,孝之至也”这一训令,是中国古代孝道思想的又一次升华,对后世的孝道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东晋南朝,王氏成为江南第一著名士族,涌现出很多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诸如东晋名相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等。王氏家族诗书传家,人才辈出,世系绵长,和王祥以孝悌为本,又以信、德、孝、悌、让“五德”诫子是分不开的。

尽管众多家训中勉学读书的篇章不算多,但也有诸多经典篇章。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因不知读书的重要而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了,也想好好读点书了,可惜因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地读书了。徐渭这是告诫子孙:要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清朝文武兼备的洋务人才、曾任广东按察使的王之春,他的家教联是:“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

古人对家风的重视,与他们对社会秩序的体认有关,在他们看来,先确立家内秩序,才能建立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维护家内之礼,才能拥有正常的社会秩序。当社会处于恶劣条件下时,家庭能够承担起守护价值观的责任;当社会能够良性发展时,家庭也为道德礼义的实践提供了第一个场所。孩童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就在家风的熏陶下,对应遵守的秩序进行体认、模仿与自觉维护,“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表现。

因此,良好的家风有着长久不衰的普世价值和丰富深刻的教化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优秀民风的展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的重要路径。

让优良家规家训代代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齐家”与“修身”“治国”“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立范的家训文化十分发达,许多家训名篇被奉为治家教子的宝鉴而流传极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认识上的偏差,忽视了家规家训对人们的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过于放大家规家训中糟粕的内容,而对其合理的成分视而不见,把婴儿连同脏水一起倒掉,造成了“家无家规”的现象。

有人认为,家风向来是大户人家事,与一般百姓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误解,文人重家风,但家风并不只是文人事。有关庭训家教的内容,散见于各种著作中。在《孟子》《韩非子》等专著中,都有一些古人家教经验的记载和论述,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出现了专门的《颜氏家训》,随后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家训”问世。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更是让人普受教育。许多人家,虽然没有专门家训,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由此也构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还有人认为,现在家族意识不断消减,此时谈家风不合时宜。家庭单元的缩小化是一个趋势,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风存在的意义。这些年来,有关富而不贵以及“富不过三代”的话题,为有些人焦虑为有些人乐道。这同样可以从家风上寻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资、钱财,而贵是指素质、教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一生。

由于缺少了家规的道德约束力,以致一些家庭出现了不赡养老人、赌博酗酒、好吃懒做、婚外别恋等等不良现象。也有很多家庭平时也注重孩子的学习,望子成龙,但忽视了很重要的习惯养成、道德培养方面内容,“家规”内容不够全面。还有一些家庭对于“家规”或多或少地有些感悟,有些只言片语,但总结提炼不够,不能形成系统全面的经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加之固化,因而随意性大,不能一以贯之。

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关乎文化,更关乎德行。家风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是潜力无穷。时至今日,我们不能再让传统优秀家规家训在故纸堆里蒙尘,徒留“古风不再”的感慨。

为此,现阶段有必要重新认识家规家训的地位作用,在继承优秀家风这一传统道德遗产时,赋予其新的、适合时代的要求内容,使之能够与时俱进。要鼓励每个家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容加以具体化,结合家庭自身的情况特点,制定出符合自己家庭的家规家训,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信为本”“止于至善”“宽厚谦恭”“克勤克俭”等成为每个家庭的闪亮名片。

家规家训既要精心制订,还要善于亮出,更要身体力行,以自身德行教育感化每一个家庭成员,时时提醒他们遵德守礼,良言善行,从而一代影响一代,一代成就一代。

猜你喜欢

家规子孙家训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鸭子的家规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风家规我来说
First Man
家训伴我成长
家规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