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2届东博会:将海丝落到实处的有效平台

2015-02-07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海丝博会海洋

□ 文/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

第12届东博会:将海丝落到实处的有效平台

□ 文/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

“衷心祝愿您生意越做越红火,祝您旅途平安,让我们明年再见!”2015年9月21日16时30分,在一片祝福声中,来自中国—东盟以及区域外各国的参展参会客商在中国南宁国际会展中心5号门与东博会工作人员依依惜别。至此,为期4天的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结束。

作为海丝建设的现有的合作平台,第12届东博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海洋合作美好蓝图”为主题,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突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项目建设,立足中国—东盟“10+1”合作,面向RCEP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WTO贸易便利化,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取得了新成果,进一步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

各国政要高规格出席 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各国政要高规格出席本届盛会,进一步凝聚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识,促进中国—东盟友好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共有6位国家领导人出席,举办了一系列高层友好交流活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分别举行了3场双边会见,与中国和东盟10国企业家见面并合影。主题国泰国举办了中泰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的主题国开馆仪式、泰国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国活动。开幕大会以“八音合奏,丝路共鸣”为主题,寓意中国和东盟各国借助海洋这一重要纽带,共同奏响合作强音,共同谱写丝路华章。

各国领导人和部长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成果及东博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凝聚了共建海丝的共识。各方表示要把“一带一路”战略与本国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起来,以东博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为平台,深化合作,共同参与和推进海丝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携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张高丽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友好关系取得的成果,表示中方愿意同东盟一道,以携手建设“一带一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进一步落实“2+7合作框架”,推动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东盟国家领导人表示,支持和参与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紧扣自贸区升级版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本次盛会紧扣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聚焦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经贸实效显著提升。企业参展参会踊跃,各国企业报名申请展位总数5563个,超过规划展位数21%。实际参展企业2207家,安排总展位数4600个。其中,东盟10国和区域外安排展位1296个,占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展位数的38.1%。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6个东盟国家继续包馆。参展参会客商6.5万人,采购商团组85家。

盛会商品贸易成交活跃,投资合作成果显著,进一步服务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会期举办了84场投资促进活动。贸易方面,通过一系列国别配对会和行业配对会,促成了更多的商品成交。投资合作方面,举办了中马“两国双园”联合展区开展仪式、东盟各国投资推介会、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圆桌会、中国—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中国驻东盟使领馆经商参赞与企业座谈会、投融资对接会等,国际合作项目签约项目更多,其中跨境商贸物流、园区建设等涉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项目比上届增长50%。

首次成功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论坛”、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洽谈对接会等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活动丰富、形式多样,规模盛大、嘉宾云集,凝聚共识、提升互信,平台新颖、合作务实,创新机制、影响深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及海丝沿线地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对增进双方理解互信、凝聚发展共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展海洋合作成果 服务从“10+1”向“10+6”扩展

围绕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会期举办了中国—东盟国家海洋合作成果展,展示了中国—东盟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上联通、海洋环保、海洋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的丰硕成果,展望了海丝建设的美好前景。中国国家海洋局与广西签署了《关于共同促进广西海洋事业发展推进广西沿海开发开放合作框架协议》。

与区域外经济体的合作取得新突破,创造了更多商机。韩国作为特邀贵宾国,单独设立商品展区,由产业及通商资源部副部长率政府代表团和重要商界人士参会,并在会期举办了韩国国家推介会。东博会的合作区域由服务“10+1”向服务RCEP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东博会与国际组织的实质性合作也取得了新突破,首次举办了国际组织的实质性业务活动——贸易便利化暨纪念WTO 成立20周年高层研讨会。WTO正式成为东博会支持单位。

本届盛会还开展了缔结友城关系、南宁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媒体汽车拉力赛等一系列民间友好和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了海丝沿线国家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高层系列论坛 丰富“南宁渠道”

高层系列论坛和交流活动取得新成效,扩大了全方位合作,丰富了“南宁渠道”。东博会框架下共举办27个高层论坛,为历届最多。通过多层次、多领域交流活动,开展了部长级磋商以及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之间的对话沟通,建立了更多的合作机制,启动和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推动了海丝在各领域的落实。

本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就网络信息合作开展了交流,举行了信息港基地揭牌仪式,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老挝邮电部签署了《网络空间合作与发展谅解备忘录》,新华社启动中国—东盟(南宁)货币指数、泛北部湾经济指数的编制、研发工作,为把信息港建设成为海丝的信息枢纽发挥积极作用。

积极创新 优化升级服务

各项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各国企业营造了更好的展览洽谈环境。本届东博会对展览管理和服务手段进行创新,优化升级软硬件服务。在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4个国家的展馆展区实行《“双证”管理操作办法》,加大展览现场联合执法力度,加强对非参展物品进馆售卖的严格防控,首次采用互联网和GPS定位手段,为参展企业提供展品的电子物流追踪服务。增设贵宾通道、设置大行李安检区,让企业参展参会更加便利。首次试行车辆证件网上申办系统,规范各种证件申报流程,实现车辆证件信息化管理。现场餐饮、展馆保洁、宾馆接待、直航包机、机场服务、外币兑换、翻译、志愿者等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细化,使参展参会的各方享受到舒适、便捷、高效、安全的商务环境。

本届商务与投资峰会积极创新,进一步发挥代言工商、服务商界的作用。峰会在巩固原有高层对话、经贸促进活动的同时,积极创新和升级活动内容,进一步发挥峰会代言工商、服务中国和东盟间企业合作交流的重要机制作用。会期举办了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中国—东盟商事法律服务合作研讨会、商务午餐会等活动,启动了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研究,并首发中国—东盟(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贸易便利化研究报告,更好地服务了商界合作。

第12届东博会已经圆满落幕,第13届东博会的序曲也同时拉开。据悉,2016年第13届东博会举办时间初步确定为2016年9月23-26日,继续设置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先进技术、“魅力之城”五大专题。下一届东博会的主题国是越南,将延续特邀贵宾国机制。

猜你喜欢

海丝博会海洋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如何讲好“海丝”故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叙事方法的研究——以“无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例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万盏蜡烛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
合浦汉墓群 见证汉代的繁荣“海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