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庭文摘
2015-02-06
大家庭文摘
从严治党再出新招『三严三实』盯紧三类干部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2015年5月6日报道,近日,中央出台了一份文件,叫《关于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此举可以说是从严治党的一个大招。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抓哪些问题?方案里的焦点很明确,三类问题干部被点名要“着力解决”。第一类干部是“理想信念动摇、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宗旨意识淡薄、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党性修养缺失、不讲党的原则”。第二类干部是“滥用权力、设租寻租,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不直面问题、不负责任、不敢担当,顶风违纪还在搞‘四风’、不收敛不收手”。还有第三类干部,是那些“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律,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眼里无国法”的人。
“三严三实”专项教育具体咋开展?中央给出的方子是,中央省市县层层抓,以上率下、示范带动。
值得注意的是,与人民群众最近的县处级基层领导干部也在专项教育开展范围之列,此举也是大有深意。
一方面,“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处级干部队伍建设好了,上能承接好中央,下能管理好地方。另一方面,如今“老虎”打了不少,但“苍蝇扑面”依然严重。百姓都盼着狠治“身边的腐败”、狠拍“周围的苍蝇”,此次专题教育不忘拿县处级领导干部“开刀”,无疑是顺民心、应民意之举。
中央高密度为选人用人立新规让机关不养“闲人”“庸人”成共识
201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规定(试行)》,明确“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专家分析,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密度为选人用人立新规,一方面旨在整肃官场歪风,一方面意在为全面深化改革储备人才。
29日“国平”发表题为《干部要能上,也要能下》的评论指出,“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是我们党历史上首次从制度法规层面就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做出的重要规约,彰显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坚定决心。
同日,《人民日报》也在5版发表题为《用好“能上能下”的指挥棒》的评论文章,称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让机关不养“闲人”“庸人”成为一种共识、一种生态,才能让干部更具担当精神和改革魄力。
文章指出,吏治是政治的关键性问题。然而现实中,“能上不能下”却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调查显示,“能上不能下”排在干部任职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首。有的干部习惯当“太平官”、不作为,虽然一再被组织提醒,但往往又很难受到处分,只要不犯大错误,就“风雨不动安如山”;还有的干部被问责后“免职不降级”,过一段时间又“官复原职”,这让问责制度威力大减。
能上不能下、有进没有出、庸劣者“稳坐钓鱼台”,论资排辈、照顾性安排、应付式问责等做法,让庸者轻松上位,堵塞了年富力强、廉洁有为的干部的上升渠道。某种程度上,“能上不能下”问题的存在,也是慵懒散浮拖等病症的病根之所在。因此,无论是“铁饭碗”“铁交椅”还是“铁帽子”,都应是改革利剑之所向。
摘自《东方早报》
中纪委机关报重申:党员不能信教
中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年 5月24日刊登顾远山的文章说,日前,浙江省温州市在通报巡视整改情况时称,着力解决少数基层党员中隐性参教信教问题。对缺乏理想信念、丧失党性观念、不具备党员资格条件的党员,坚决予以清退。
我们党曾多次明确规定: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加宗教活动。清退“思想上不在党”者,强化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已经成为从严治党的重要课题。去年中央巡视组在第二轮巡视的反馈意见中,批评一些地方少数党员信仰宗教、参与宗教活动。这表明,少数党员背离党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转而投向宗教的问题,已经纳入纪律工作的视野。
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现实中,一些党员不信马列主义,心思不在工作和事业上,忙着参加宗教活动,实际上成了宗教信徒。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带头参教信教,有的甚至热衷求神拜佛,大搞封建迷信。这股风气如果不遏制,势必搞乱党员思想,涣散党的组织,后果不堪设想。
刷医保卡健身引争议
从2014年开始,“刷医保卡健身”成为不少城市激活医保个人账户的举措。据报道,作为国内首个开拓医保健身功能的城市,苏州目前已有超过5.8万人通过医保卡来健身,另外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也宣布实施该计划。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熊先军表示,根据个人账户的设计,个人资产的产权属于个人,管理权属于医疗保险的经管机构,“保险是有医疗问题出现经济风险才可以保,适度的锻炼是可以促进健康,但不能说为了促进健康就用保险来负责,因为健身不会为家里带来多大经济风险,所以并不能算作医保的功能。”
“倘若要开发健身功能,凭什么选定这些健身机构,价格怎么管理,钱是不是真正用在了健身上”都将是后续难理清的疑问,熊先军表示,“根据国家规定,医保还是应该用于医疗,还是要依法实施。如果健身功能得到很多人支持,也应该先修改法律。”
摘自《中国青年报》
一千万孩子一年见不到父母
“一个13岁小女孩几乎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弟妹。卸下表面的坚强,她抹着眼泪说,‘妈妈走了之后,那几天,我有时看到她的拖鞋都忍不住会哇哇大哭’……”这是记录短片 《棉花村的孩子》中,贵州山区里5个留守孩子的生活片段。
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发起人刘新宇表示,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危险系数从东到西明显上升,其中西北最为严重。
同时,调查显示有15.1%的留守儿童、也即近1000万的孩子一年到头根本见不到父母——这同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至少在春节能够见到爸妈的印象完全不同。并且根据调查,如果保证不了每3个月见一次,孩子对于现在生存状况的焦虑也即“烦乱度”会陡然提升。而在看到调查结果前谁都难以想象,一年连一次父母的电话都接不到的孩子竟然有4.3%,也即260万。
从调查结果看,女生无论是烦乱指数还是迷茫指数均普遍高于男生。而妈妈无论是单独外出打工,还是爸妈都外出打工,孩子的心理状况都要明显差于父亲外出,特别是妈妈单独外出,这种差距更为明显。
摘自《新民周刊》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于成龙平生不受老百姓的“火耗”银子,收赋税时也不在升斗砝码上做手脚,这是他做清官的底线。但要说他完全不收老百姓的钱,也不尽然。百姓乔迁新居,于成龙会过去题个匾,写个对联,估计也会讨杯酒喝。但老百姓凑了一大笔钱,让于成龙的儿子拿回去养家,于成龙就不要了。故友来访,有私事请托。于成龙留宿几天,备了酒菜招待,走时还凑几两银子盘缠。但朋友请托的私事,于成龙却以“天理良心”为由,不肯帮办。
于成龙是个埋头苦干的人,但他也懂得用正当手段结交上级。广西巡抚金光祖赏识于成龙,经常请他喝酒,于成龙喝醉了就向金光祖畅谈国计民生。完了还把自己的意见建议一条一条地写出来,助金光祖做出了许多政绩。于成龙政绩太多了,升官太快了,也会遭人嫉妒。从黄州离任,上司刁难,不给他办离任手续。于成龙明明气得不得了,但还是耐心细致地写信和上级沟通,给才能平庸的上司传授具体办事经验,最后那位上司改容相谢,作首诗送他升迁。于成龙和同僚之间常有诗词唱和,也会有礼物馈赠。但礼物,都是类似蒲葵扇、橄榄果等不值钱的小特产。
于成龙是康熙皇帝树立起的清官典型。但他从不为了维护其 “清廉”形象,就和上司、同僚、朋友、百姓故意疏远。当然,他也不会为了人情私情就放弃原则。做官的于成龙和做人的于成龙,既界限分明,又浑然一体。
摘自《南方周末》
夏季睡不好 喝酸枣仁饮
夏季很多人会出现晚上睡不好觉的情况,对于体虚的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通过验方——酸枣仁来进行辅助治疗。具体方法是:取酸枣仁50克,炒熟后研成细末,每次使用时取酸枣仁末3~5克,加蜂蜜一勺,于每天晚上临睡前1小时用温开水冲服。
专家点评:酸枣仁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滋补强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易惊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酸枣仁具有较好的促进睡眠作用,尤其是对于精神压力过大和精神衰弱引起的失眠效果比较好,对焦虑症引起的失眠者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糖尿病和甲亢引起的失眠则效果比较差。此外,适当添加蜂蜜具有调补脾肝的作用,非常适合体虚、肠胃功能较差、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的失眠老人。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