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点燃文山跨越发展

2015-02-06张凤祥中共文山州委党校

创造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山石漠化一带一路

文/刘 兵 张凤祥(中共文山州委党校)

“一带一路”点燃文山跨越发展

文/刘兵张凤祥(中共文山州委党校)

文山拥有4个国家一、二类口岸和24个边民互市点,具备开展对外出口贸易的条件。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从构想到实践,体现了中国和沿线国家、地区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文山背靠大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一带一路”点明文山跨越发展的新机遇

文山州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战”为一体的自治州,尤其是受长期对越自卫反击战影响,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甚至与云南省其它州市相比,文山改革开放时间晚了整整14年。1992年12月,云南省政府在文山召开了战后恢复建设现场办公会,文山州才真正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老山精神”的鼓舞下,359万文山人民发扬“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兴起战后恢复建设高潮。在国家多项政策扶持下,经过多年建设,文山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在国家“一带一路”背景下,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重点,战略地位和区位优势日益突出,主要发展机遇体现在:

(一)地缘发展机遇

文山地处滇东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438公里。从地理位置上看,文山地缘优势明显,具备多点辐射的区位优势:一是向东连“两广”,连接泛珠三角地区,是云南最便捷的入海通道;二是向南可借道越南连接东盟市场,成为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开展合作的前沿区;三是向北可通集中了全省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发展势头强劲的滇中腹地,它是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核心区;四是向西可经个旧开开远蒙自等城市群,连接“昆河经济走廊”主线,在加强与省内其他经济区域沟通和联系的同时,积极参与“滇越经济走廊”建设。此外,文山拥有4个国家一、二类口岸和24个边民互市点,具备开展对外出口贸易的条件,现已初具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区位优势。

(二)产业发展机遇

文山气候适宜,矿产、生物等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在国家多项政策的扶持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布局合理,效益明显。比如:在矿产资源方面,文山矿产资源丰富,有铝、铟、锌、锑、锡、钨、锰等11类70多种,其中铟储量占全世界的30%,居全国第一位。随着深入推进“央企入文、滇企入文、民企入文”战略,使工业园区建设和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文山铝业、福建紫金矿业、香港美泰、云天化等州外多家企业相继入驻文山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州工业经济的发展。在生物产业方面,农业特色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产业链得到延伸。三七的产量、质量、产值稳居全国前列,其中2013年全州三七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70.58亿元,创历史最佳销售业绩。高登片区千亿级三七工业园区正在建设。此外,辣椒、八角、草果、烤烟、八宝米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辣椒,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拓展到日本、美国、墨西哥、加拿大、韩国等国家。近几年来,以砚山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多年培育,凭借丰富的矿产、生物等特色优势资源,为文山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基建投资提速机遇

交通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 建设的优先领域。近些年来,文山州通边达海大动脉建设初具雏形。公路方面,广昆高速公路文山段、富龙高速已经建成通车,平文高速、文砚蒙高速公路正在施工建设;文山至天保口岸的二级公路已经全线贯通,文山至天保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已启动。航空方面,普者黑机场已经顺利建成通航,广南、丘北机场前期调研论证工作正在开展。航运方面,千吨级富宁港建设正在顺利推进。铁路方面,途经文山州富宁、广南、丘北的云桂铁路即将建成。因此,文山建成和即将建成立体交通网络,初步拥有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交通基础条件。

(四)人文交流机遇

文山作为壮族苗族自治州,有着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通过长期挖掘整理,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走出了大山,提升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一方面,独具特色的原生态文化,是文山吸引外界的关注点。近几年来,文山推出一批民族文化作品,如以《坡芽歌书》、《句町神韵》等为主的艺术精品;以西畴兴街民间刺绣、马关农民版画、广南民间银饰等为主的民族文化工艺品;以壮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瑶族“盘王节”、彝族“花脸节”为主的民族节庆文化资源,打造既有文山地方特色,又能与世界民族文化对话的民族文化氛围,尤其是是文山地区的苗族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存在双边或多边性,加强了民族间和国家间的友好往来,成为文山地区在经济、文化上互利互补,促进交流,扩大影响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对越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文山与越南山水相连,边境地区苗族、瑶族等民族认同感强,加之语言相通,风俗相近,在经济文化上易于交流,虽然存在暂时的利益冲突,但经济发展愿望的一致性使双方趋向合作,形成了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边境和睦安宁的良好局面。

二、“一带一路”点出文山跨越发展的新困难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目的就是实现合作共赢。文山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首先要在认清自身优势的同时关注不足,方可找准对策,提升跨越发展实力。

(一)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公共事业投资滞后

近些年来,文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但与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交通仍是文山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短板。一是文山是云南唯一两个州府所在地不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州市之一;二是云桂铁路相关站点、富宁港过船设施尚未建成;三是文山向西的蒙—文—砚高速公路尚未建成,短期内无法有效融入“滇越经济走廊”;四是文山至天保高速公路通尚未动工;五是航空运输尚在起步阶段。加之,由于文山交通基础实施建设起步慢,投资大,成本高,导致在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制约了全州加快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步伐。

(二)石漠化治理成本高,过分依赖国家财政支持

文山州石漠化面积10099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石漠化严重导致经济发展困难。一方面,石漠化治理增加了现有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无法在短期内形成经济优势;另一方面,石漠化严重不利于开展地区间经济合作交流,满足不了招商引资的需求,不利于资金、技术、人才、先进管理经验等的引进。加之文山州财政困难,进行石漠化治理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支持。

(三)特色产业过于单一,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特色产业是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近些年来,以三七、辣椒、矿业等为代表的文山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迅速,先后建立苗乡三七、砚山华博、马关县都龙锡矿等企业,延伸了特色资源产业链,但一些产、供、销等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从整体来看,特色农产品销售流通主要还是依靠城乡集贸市场,如辣椒产业偏重原料的种植生产,上档次的品牌少;二是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链困难。如三七产业加工能力只占产量的10%左右,附加值低,加之三七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出现产能过剩现象,影响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又如在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矿山企业“多、小、散、乱”问题,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少,矿产综合利用程度低;三是特色品牌的创建还处于市场机制下的一种自发状态,致使特色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对外交流薄弱,知名度有待提高

影响一个地区知名度的无外乎是其独具特色的资源和文化,它对提高地区知名度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文山地区的知名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离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受交通不便的影响,信息传播受到阻滞,致使文山利用独特资源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如外界只知道“文山三七”是药材而不知文山地处何方;二是特色旅游景区影响力弱,如普者黑景区在文山州享有盛誉,但据云南省旅游局网上“云南省旅游景区了解度调查”,外地州只有6.4%的人了解普者黑风景区,外省只知道云南有丽江大理而不知道有文山;三是民间民族文化影响力有待加强。如人们听到歌曲《蝴蝶泉边》就会畅想风、花、雪、月,听到《纳西情歌》就向往梦幻丽江,而文山民间民族文化虽然丰富,但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民族文化产品质量和特色,提升文山影响力。

三、 “一带一路” 点亮文山跨越发展新征程

(一)依托区位优势,抓好通道经济建设

文山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大规模项目资金支持,助推“通道经济”建设,拉动文山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首先,在现有交通路网的基础上,加速文山州公、铁、水、航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一是加快云桂铁路建设;二是加快文山至平远高速公路、富宁至广西那坡高速公路,蒙文砚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北连曲靖、贵州至成渝经济圈,南连越南的南北大通道建设,推进文山至天保高速公路建设;三是按质按量完成富宁港工程建设;四是扎实推进丘北机场、广南机场项目前期项目论证和建设工作。

第二,加快建发展现代物流、电子信息和文化旅游等产业,提升文山物流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积极开展国际区域合作,精心组织好重大国际性展会、招商引资和各种开放活动。

第三,借助文山处于西南通边达海的交汇点优势,集中力量加强“一中心四基地”即云南省铝工业中心、铁合金基地、铟材料加工基地、全国钨产品加工基地、国家级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及砚山承接东部产业园区等工业园区建设,还要根据《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做好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工作。

第四,依托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建立金融合作框架与越南互设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为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尤其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天保、田蓬口岸基础设施,优化通关机制建设,畅通边贸渠道,提升文山沿边开放水平。

(二)抓住滇桂黔石漠治理契机改善生态环境,使山长青水长流

在绿色增长理念普及全球的今天,“一带一路”战略从启动开始就肩负着促进有关沿线国家在生态经济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文山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加强石漠化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和民生条件,为文山跨越发展打牢基础。

第一,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加大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力度。要建立以中央投资为主、地方配套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渠道、多方位筹措建设资金,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参与石漠化治理的新格局,为文山依托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经济,强石化漠化地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破除发展瓶颈制约,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天然林、水源涵养林保护,推进公益林建设。

第三,强化石漠化整治保障措施。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石漠化地区联系单位、各相关行业部门,要合力推进石漠化地区的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对治理成效明显及工作不力的,要根据各县(市)年度验收结果和建设进度情况进行考核;三是要加强宣传舆论工作,激发群众热情,保护和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三)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链支撑体系

地区产业资源的差异化,使特色产业的互补互通变得更为紧密。文山必须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特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支撑。要以规划为引领,继续发挥好三七、辣椒、八角、草果、烤烟等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建立适合各县(市)、乡(镇)、村(组)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要整顿矿业秩序、整合矿产资源,彻底改变矿产资源开发“小、散、乱”的局面,使矿业经济真正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二,发展特色产业加工及配套服务业。要积极支持和发展特色产业加工企业,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立较为完备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系统,实现产品从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转化。

第三,完善物流体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完善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缩短产品供应的空间距离,降低产品流通成本;要培育和壮大一批布局合理、辐射面广、功能完善且具有高效集散能力的产品批发市场。

第四,打造文山特优品牌。一是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严把产品质量关,提高产品信誉;二是重点打造以文山三七、辣椒、八角、草果等为重点的文山地方特色农业高端品牌,做精同类矿产业如铝、铟等加工产品的个性化特色品牌;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力度,建立健全文山区域产品品牌的国内外市场网络,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多渠道对外宣传文山,提高地区知名度

提高文山地区的知名度,有利于文山地区成为投资的热土,有利于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不断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要打好民族文化这张牌,通过打造一些具有影响、展示文山民族特色的民族歌曲、电视剧、电影,把文山民族文化的“山、水、歌、舞、情”向外界展示,让国内外了解文山、认识文山。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梦为契机,弘扬“西畴精神”、“老山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扩大文山影响力。要提高文山特色产品知名度,做强做大文山三七、丘北辣椒、麻栗坡祖母绿等系列产品,通过互联网、举办展销会等载体加强市场营销。要抓好旅游服务业建设,不断提高普者黑、坝美、老山等特色旅游风景区服务水平,拓宽省内外客源,促进旅游服务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文山石漠化一带一路
诗与象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变化特征及治理成效分析
诗与学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