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江山:运用『五化』工作法强化干部队伍管理
2015-02-06
浙江江山:运用『五化』工作法强化干部队伍管理
2011年以来,江山市以干部管理为突破口,坚持教育和培养相结合,紧抓干部管理和作风建设,立足基层县市实际,探索实践以“教育标准化、培养项目化、使用合理化、管理数字化、监督精准化”为内容的干部“五化”工作法,着力打造一支理论扎实、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一、探索干部“五化”工作法的背景
当前干部工作在队伍管理上存在几个问题,主要是:干部教育存在重形式轻效果、重知识轻理论、重时间轻质量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干部教育内容参差不齐、形式五花八门、要求高低不一,缺乏科学、规范、统一的标准;干部培养模式单一、不分层次、笼统培养,缺少科学合理的安排及相应的手段,培养重短期成效、轻长期积淀;干部使用仍存在论资排辈等思想,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干部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干部考核管理既不能很好地掌握干部日常工作量,也无法直观体现干部工作的实绩,存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样现象;干部监督还存在少数“真空地带”和“盲区”,干部违法违纪往往在“八小时外”,对干部“社交圈”、“生活圈”等监管力度不够。江山市通过科学调研,探索干部“五化”工作法,重点把握干部工作中教育、培养、使用、管理、监督五个环节,不断提升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干部 “五化”工作法的主要做法
1、以科学的教程推进干部教育标准化。充分利用党校这个教育培训主阵地,按照科学合理、效果可查的工作思路,优化干部教育标准。一是建好“三库”,教育内容标准化。通过完善理论素养试题库、丰富专业知识库、补充实务案例库,由市委党校牵头,从党的基本路线、中心工作专业知识、基层工作正反面案例三块内容,建立干部必知的理论试题库,对题库标准进行“校准”。二是探索“三法”,教育方法标准化。采取题库检测补“短板”、分类学习促交流、案例分析转观念三个教育方法,通过随机测试、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干部队伍进行“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强化学习和正面引导,补足干部知识“短板”。三是严格“三试”,成果检测标准化。将干部置身中心工作一线,以闭卷考试测理论、一线实践测能力、主题报告测成果的三位一体式的考评,检验干部基层一线的实战能力,全面掌握干部个人的综合工作能力,并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以前瞻性规划实现干部培养项目化。“像抓项目一样抓干部培养”,结合工作实际和岗位需要,科学制定培养规划,将干部队伍合理分类、分项加以培养。一是骨干队伍培养项目化。选派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全市中心工作、重大项目现场挂职锻炼,给干部压胆子、交任务,培养一批冲在一线、肯干苦干的实干型干部。二是中层干部培养项目化。有规划地安排素质高、基础好的中层干部,投身到城乡岗位互派项目。安排部门中层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副职,提升部门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安排乡镇(街道)优秀中层干部到综合经济部门交流任职,进一步拓宽个体思路,提高宏观把握政策能力。三是干部分类培养项目化。对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实施差异性的培养,对三类干部的工作表现和特性潜质进行记录和分类,按照业务型中层干部、业务型领导干部和综合管理型领导干部等不同目标进行专业化培养。
3、以《条例》为准绳把握干部使用合理化。严格按照《条例》精神,遵照“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深化干部能上能下的双向流动机制。一是干部评价客观化。牢牢把握“能、平、庸”的干部评价标准,对干部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以定性表现为“横坐标”,细化掌握干部领导能力、破难攻坚能力等内容;以定量标准为“纵坐标”,着重记录连续性的年度考核等内容,通过“横纵坐标”交叉分析,客观评价领导干部是否胜任、称职,并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上下”渠道畅通化。灵活运用“上、让、下”调整方式,对表现优秀、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优先评优评先;对表现一般、工作庸碌的干部及时进行岗位调整;对不胜任或不称职的干部给予免职、降职等处分;对担任现职经验能力不够,但基本素质好、有潜力的对象,安排离岗培训。三是干部关爱人性化。坚持 “联、带、帮”关爱措施。对提拔重用的干部及时跟踪联系,引导其尽快适应新岗位;对调整岗位的干部加强业务指导,协助其调整状态进入角色;对被调“下”干部,市委组织部建立定期谈心谈话和“一对一”帮扶制度。
4、以综合信息表助推干部管理数字化。探索用数字来评判干部的德行,用数字来激发管理的效能。一是填好干部工作绩效表。将日常管理考核与年度管理考核相结合,对干部年初工作目标、年终完成情况等逐一记录在表,以“数字加图表”的直观方式来分析干部的工作实绩。二是填好干部日常行为表。对每位干部政治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按照正向、反向进行登记,尤其是细化日常考勤记录、来信来访情况等内容,直面反映干部的品行作风情况。三是填好干部综合信息表。对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的教育、家庭、财产、性格等基本信息进行系统登记,为合理筛选使用干部提供翔实的信息依据。
5、以“三位一体”管理提升干部监督精准化。强化监督管理,精确掌握干部的动态情况。一是强化日常监督。健全干部监督信息库,加强与领导干部“一点通”系统的对接,及时掌握和更新干部违法违纪等动态信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并开展信息化管理核查工作。二是强化重点监督。全面落实干部任用各环节监督制度,注重深入对象所在单位、社区和邻里了解其在生活圈中的表现,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三是强化联动监督。定期召开由组织、纪检等部门参加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建立联络员制度,确保信息互通。
三、“五化”工作法的实践及成效
江山市实践干部“五化”工作法以来,干部队伍能力不断提升,素质不断增强,作风不断好转,越来越多的优秀干部从基层涌现,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1、干部队伍能力不断提升。围绕标准化培训,制定出台了《江山市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不断充实干部理论素养试题库、工作务实案例库等,明确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向,强化了干部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围绕项目化培养,制定《江山市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按照不同类别,与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研究制定差异化的干部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部门,为换届提前储备人才。以乡镇(街道)年轻领导干部培养为例,2011年县乡换届后,“80后”乡镇“一把手”4名,目前已有2名走上副处领导岗位,1名上挂衢州市。
2、干部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制定出台了《江山市干部“积分制”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量化干部工作绩效和考核积分,按照不同类别领导干部设定不同评价标准,根据其常规工作及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量化排名,横向比较同一类别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用数字评判干部工作实绩。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坚持面向基层、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大胆提拔“狮子型”干部,重用“老黄牛”干部,加大不胜任现职干部调整力度,充分激发了干部创业干事热情。
3、干部队伍作风不断好转。通过领导干部信息“一点通”系统,实时更新工作经历、性格特征等干部信息,全面立体掌握每名领导干部基本情况,并不定期进行分析研判。2013年干部人事调整中,有数名拟提拔的干部由于信息库发现问题后被否决。严管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干部,先后开展乡镇国土员、规划员“两员”队伍专项整治及全市乡镇(街道)计生专干队伍专项考核,以此为契机,建立起职能部门主抓,纪委、组织部、人力社保等多部门参与的干部队伍管理新机制,切实转变基层干部队伍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