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编辑与记者的角色互换

2015-02-06■文/红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5年11期
关键词:稿件

■文/红 叶

论新闻编辑与记者的角色互换

■文/红 叶

编辑与记者是新闻工作的主力军,二者之间既有矛盾又有联系,是相互联通的。编辑与记者工作共同承担着新闻任务与社会责任,服务于同一个目标群体,但在新闻采编实践中,编辑和记者担任的角色各有不同,有时因为角色不同产生很多摩擦和矛盾,直接影响新闻稿件的质量。事实上,编辑与记者是利益共同体,如何增强两个角色之间的互通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新闻编辑与记者的角色特点

(一)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标准

充分发挥新闻编辑中枢作用,做好组织筹划工作。在新闻机构繁杂的业务中,新闻策划、组稿、选稿是新闻传媒的中枢,新闻编辑对新闻策划报道整体构思比较了解,能够第一时间上情下达。编辑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综合多方面信息考虑,为记者提供新的点子、新的方法、新的思路,通过有组织的策划和经常性的提示,拓展和开发记者的思路,提供符合形势发展且符合新闻编辑要求的稿件资料,充分发挥新闻编辑的中枢作用。

尊重记者的劳动成果,慎重处理稿件。编辑在新闻采编流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对记者的稿件有删减、取舍的权力。通常情况下,具有丰富经验的新闻编辑会在尊重记者劳动成果前提下,运用好这种权力,避免将个人情绪和喜好带到稿件中,对于记者稿件进行慎重考虑,绝不轻易扼杀记者稿件;但是也会有编辑受到情绪和喜好的影响,造成部分稿件内有价值的资料未能获取。除此之外,还有编辑将不同风格的记者稿件归属于自己的思路内,在修改稿件的同时任意按照自己的风格修改稿件,导致记者稿件出现残留现象。

包容各种稿件,支持记者进行创新。新闻编辑应该积极支持记者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意识,无论记者在稿件展示的创新是否完整,新闻编辑必须给予鼓励和支持,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建议和提示,而不是保持予抨击和反对的态度。在新闻业务中,记者最惧怕凡事求全的编辑,对于部分稍有棱角的稿件持以“要么不发,要么彻底修改”的态度。对此,新闻编辑必须以包容的思想对待记者的稿件,内容上可以多样化,形式上可以有创新。

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正确对待错误。新闻编辑应当既能把心思放在稿件上,还能加强与记者的意见交流,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分析,这有助于编辑准确无误地掌握记者的主要思想,更好地对其稿件进行处理。另外,记者在处理稿件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对于这样的问题,编辑要及时与记者进行沟通,善意提醒,这有助于两者的沟通协作。

(二)新闻记者工作的主要标准

尊重新闻编辑提出的意见,不独裁专断。新闻工作的点面结合是一个基本工作方法,而这种点和面的关系往往体现在记者和编辑的关系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记者站在点上,编辑站在面上,为此,新闻编辑更多从新闻“宏观”层面着眼,记者则更关注自己的稿件。因此,编辑考虑稿件可能更加全面。记者应当加强与编辑的沟通,听取编辑的建议,从而正确处理自己的稿件。

与编辑互相学习,各自取长补短。大多数记者不愿意别人修改自己的稿件,甚至有记者持有“谁修改、谁负责”的态度,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实践中,记者应该重视编辑对自己稿件做出的部分修改,思考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修改,与编辑沟通探讨,取长补短,为以后处理稿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动提出意见,协助编辑完成工作。新闻编辑的工作范围主要局限在新闻机构内部,与记者相比,缺乏走出去的经验,与社会接触少。因此,新闻记者需要将稿件中涉及到的内容和细节告诉编辑,消除编辑对稿件部分知识产生的疑惑,这样做有利于编辑正确处理稿件,也有利于双方友好交流。

二、编辑记者可以尝试角色互换

在新闻活动中,相对稳定的角色是职业角色,如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采访对象等。由于工作的需要,有时他们需要暂时放弃自己原来的角色去实际充当或在想象中充当另一种角色,并通过移情去认知、体验别种角色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心理活动。由于任何一种角色都是以与之相关联的另一种角色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角色互换有助于加深对自己原来角色的认知,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编辑、记者也可以尝试在新闻采编流程中进行角色互换。

移情在角色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它是实现角色互换的重要手段和检验标准。为此,记者要带着编辑的眼睛、耳朵去采访,去观察,去倾听,去制作节目;编辑也要站在记者的角度去看待稿件,思考为什么稿件呈现出这样的形式,记者在采访中会遇到哪些情况,从而判断稿件的来龙去脉,根据内容做出不同的修改方案。

三、正确处理编辑与记者的关系

我国新闻业发展经历了记者主导制和编辑主导制两个阶段。无论是记者主导制还是编辑主导制,都给记者和编辑二者界定了地位的高低,这种主导与被主导的局面都不利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健康运行。

记者主导制的弊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内容雷同,节目缺乏规划性。记者主导制事实上形成了记者高于编辑的现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媒体内容的整体设计和编辑思想的实施。另一方面,因为记者对内控制着事实上的发稿权,对外控制着媒体与报道对象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无法遏制有偿新闻。这不仅影响媒体形象,而且也不利于监督、批评性新闻的报道,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也不能充分发挥。

编辑主导制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和不足。首先,在编辑主导制下,编辑是否能担负重任,尚不得而知。尤其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角色可以随时转换。编辑作为媒体的重要把关人,能否适应新的媒体发展环境,能否应对自媒体时代信息的泛滥与信息的甄别,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次,不利于充分发挥记者的积极性。由于编辑没有参与具体采访过程,对报道内容的了解全凭记者稿件和自己的知识积累,这就容易出现错删稿件内容或轻重设置不当等问题。对于记者而言,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会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影响媒体自身的质量和形象。

编辑与记者的关系,是媒体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记者与编辑的关系是点面关系,也是合作博弈关系。正确处理好编辑与记者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编辑与记者不是一对矛盾。编辑与记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说什么”与“怎么说”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二者只能择其一的排他性选择,而是一个优先选择的问题。在同一篇新闻作品中,它们并不是一对矛盾。好的新闻作品,有传播价值的作品,应该是二者的和谐统一。所以,记者最好要具备编辑方面的经验,这样就不会写出让编辑很难直接采用的稿件,就不会让编辑花很多工夫进行编辑;编辑最好要具备记者方面的经验,这样他们在处理记者的稿件时,就能体会到采访和写作的艰辛,通过与记者沟通找到编采双方的契合点。

二是编辑和作者的目标一致。在王振铎先生的编辑“六元论”理论中,编辑、记者和受众分别是“六元”中的三个主体。在这三个主体中,编辑和记者共同作为媒介的创造者和组织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服务对象,即受众。所以,只要编辑和记者的目标一致,就能创造出高质量的、高品位的、受众欢迎的新闻节目,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整合品牌栏目 征集优秀稿件
整合品牌栏目征集优秀稿件
本刊稿件规范
稿件書寫格式
稿件書寫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