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秋的守望
——来自二师职工多元增收一线的报道

2015-02-06王新国周华丽

兵团工运 2015年12期
关键词:纯收入团场职工

□ 王新国 张 艺 周华丽

金秋的守望
——来自二师职工多元增收一线的报道

□王新国张艺周华丽

“我在种植好58亩麦子的同时,承包了4个大棚搞育苗和蔬菜种植,又养了400多只土鸡,总收入达到12万元,非常不错。”二十四团六连职工张玉奇高兴地这样说道。

伴着浓浓的秋色,走进二师焉耆垦区,一派繁忙,处处热闹。在绿洲,在田野,一处处由淡转浓的秋色竟相传述着丰收的喜悦。

二十五团六连职工郭玉波兴奋地说:“年初用10个大棚全部用来育苗,收入20万元。现在,又种了4个棚的蔬菜,有辣椒、莲白和花菜等,预计全年收入30万元左右。”

二师各团场认真谋划职工多元增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遇,重点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范化运行和实质性发展,积极引导职工向二三产业转移,切实增加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确保2015年团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团场职工多元增收的参与率达到95%以上的任务目标。

“我现在总共有280只生产母羊,在团里养羊合作社的支持下,去年收入了4、5万元,今年可以达到8万左右。”二二三团畜牧中心蒙古族职工都古尔·加甫高兴地这样说。

二师在实施团场职工增收三年攻坚计划中,以解决职工收入结构单一、扩大非农收入为着力点,打好“多元增收、快速增收、可持续增收”组合拳。

二十二团十一连职工徐伟信心满满地说:“今年6月27日建成了‘小九真人CS基地’,到目前已有8万元左右收入;今年冬天的滑雪项目和真人CS结合,预计可有10万多元的收入;全年收入30万元左右。”

越来越多的像张玉奇、郭玉波、都古尔·加甫、徐伟一样的职工投身于多元增收的大潮之中,再出发的“集结号”在二师的绿洲大地上吹响。

抓落实,同频共振接地气

紧急调度会、常委扩大会、攻坚推进会……一次次会议,谋划出一项项重大决策部署。认识再提高、任务再明确、标准再细化、追责再严格……一条条指令,迅速飞向全师各个职工多元增收工程建设的第一线。

“团党委提出‘扩面、提质、增效’的多元增收工作机制,重点从劳务输出、三产服务、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等几个方面为突破口,开辟多元增收门路,确保了增收速度不减,增收质量不下降。2015年,团场拿出120万元激励连队抓好、抓实多元增收工作。”二十四团职工多元增收办公室主任钟德明这样告诉笔者。

针对多元增收工作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各单位认真反思,坚决整改,快速部署,决心以壮士断腕之勇气、抓铁有痕之力度,义无反顾,重整旗鼓,奋力追赶。

二十四团出台考核奖励政策:完成增收指标的单位,职均增收增加1000元,团奖励单位3000元;完不成增收指标的单位,考核扣罚5000元;职工多元增收完成情况与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年基薪5%挂钩;对复播青贮玉米的按每亩20元奖励,复播蔬菜的按每亩50元奖励,进行新作物试种的每亩奖励100元;合作社羊存栏3000只以上、年产值200万元以上的,团奖励1万元;鼓励职工自主创业,单位每增加一户自主创业示范户奖励500元……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最有说服力——截至9月,二十四团有养殖户209户,牲畜存栏59697头(只),同比增长14.5%;蛋鸡存栏12.3万羽,产蛋13100吨,蛋鸭1万羽产蛋160万枚;从事二三产业经营户376家,从业人员546人,实现产值3亿元。

二十二团十一连按照兵师团职工多元增收要求,拓宽多元增收的路径,今年种植了20亩黑枸杞,收入比较好。去年,成立了特色养殖合作社,通过去年一年的运转,收入可观。

“今后将积极动员更多的职工参与到这个特色养殖合作社来进一步增加职工收入。另外,我们单位种植葡萄园,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的行情影响,葡萄职工收入不稳定,经过连党支部和团党委积极协调,我们将葡萄园改种成香梨园,引进先进的香梨品种。目前,我们的葡萄园已经砍伐,为明年做积极的准备工作。”二十二团十一连党支部书记明洁说。

二十五团在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行动中,按照“退田、进园、种棚、养畜”的调整思路,农业职工家庭产业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种植业劳动力转移就业187人(次),每年组织务工的职工达到400人(次),培育典型带动示范户16户、青年职工创业项目带头人12人,每年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0人次……

二二三团将多元增收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每一户职工家庭,为每一户职工家庭制定切实可行的增收计划和目标,挂钩科室和连队干部包户到人;组织开展阶段性富余劳动力输出,特别是少数民族职工富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拓展职工多元增收渠道;通过给养殖户提供饲草料、优良种畜、建圈、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补贴,引导职工发展畜牧养殖业,使新成立的14个养殖专业合作社能真正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力争在2016年,实现全团畜牧养殖规模达到8万只标准羊,职均20只标准羊,职均养殖年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的目标……

政策措施的到位,实现了好的收益——二二三团前三季度完成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273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77.2%。开展多元增收的职工占全团职工总数的90.2%。年末,预计完成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66万元,较上年增长13.2%。

二十五团四连党支部书记王才厚在接受采访时说,按照师团精神及发展扩大职工的多元增收渠道,2013年成立了“巨详养殖合作社”,目的很明确,就是增加职工收入。一是巨祥养殖合作社的建设用地,我们积极申请,建设用地1万平方米;二是进行了政策扶持,积极申请团里的贴息贷款 50万元,职工 21名筹资120万元,加入合作社;三是进行了结构调整,连队的经济转型。我们扩大饲草种植,为畜牧养殖点提供了饲草。去年每人分红得4000元,今年每人将分红到5000元。今后,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扩大1万平方米,扩大建设养殖用地。我们还与巴州畜牧种场签订了500亩苜蓿种植合同以保证畜禽点的饲草量,可以增加职工收入,调整连队经济结构。我们还申请了一个集养殖、观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动物观赏农庄,目的是促进养殖点的产品销售。

摸清急需解决的问题,摸清任务量,摸清资金缺口。各单位进行实时督查和全面督查,以时间表倒逼工期,以任务书落实工作,以路线图统筹推进,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把多元增收这项惠民工程办到职工群众心坎上,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

抓主体,使其真正得实惠

多元增收工程实施的主体是职工,是广大群众。

二十四团三连职工吕世华,既种植辣椒,又到附近的工厂打工,有不错的收入。“我在搞好50亩辣椒种植的同时,到驻连的伟光塑业滴灌厂打工,干6个月就有2.7万元的收入。”

二师各级组织引导职工群众参与多元增收活动,不包办代替、不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巨大转变。

二十二团十一连职工徐伟承包土地130亩种植西红柿和200亩黑枸杞,并养殖野鸡、野兔、麻雁、土鸡、火鸡、鸭、鹅等共2000多只,全部采用散养,不喂一点饲料。还养了10头驴,销售驴奶收入3万元左右。

二十四团一连职工袁照建养殖狐狸和貉子,现有狐狸1350多头,有240多只种狐,貉子350多只。今年4月底5月初产仔1000余只,7月份卖到焉耆等地400多只,卖了28万。“11月底将剩余600余只宰杀卖皮子,如果每张皮子500元左右,预计可收入30万;貉子可收入8万元。今年纯收入可以达到40万元。”

二十五团职工根据市场劳动力价格上涨幅度大的因素,采取相互换工,完成基本大田作业,然后进行劳务输出。仅在周边地方乡镇就输出劳务300多人次,增收105万元。

二二三团农五连职工吐逊·艾卖提承包70亩地种植甘草,养殖羊250多只,高峰期时养殖500-600只,已卖80多只,预计今年养殖收入有10万元。“媳妇阿满古丽在团部开了一个阿满古服装店,房租每年7500元,经营服装、鞋帽、化妆品、饰品等,年收入3-4万元。一年下来,收入有15万左右。”

二十五团新建公司职工利用技术服务、工厂打工、采收番茄等实现职工年增收20万元;莱可派公司利用技术服务、育苗移栽、酱厂打工等实现职工多元增收12万元;水管站利用职工大棚育苗、庭院养殖、参与团场城镇化建设等实现职工多元增收6.3万元;加工厂职工利益水稻插秧、收割水稻、家庭养殖等实现职工增收7.5万元。

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了,二师各级按照方案职工酝酿、项目职工决定、办法职工提出、建设职工为主的工作法,鼓励职工群众投工投劳,切实把“职工多元增收”工程真正建成职工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二十四团六连职工吴一海利用1.9亩大大棚种植黄秋葵、黄秋葵,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我这个大棚产秋葵1.3吨,亩效益4万元以上。”

二二三团园五连职工艾合曼·艾里木说:“种植葡萄14亩,产值10万元,纯收入8万元。去年自建羊圈100平米,团场每平米给补助100元,贴息贷款2万元,养羊120只,能收入6万元,全年能收入16万元。”

二十四团吉之雨塑业编织袋系列产品年产值1000余万元,农民福系列产品加工生产销售900万枚……

动员,典型,全民参战,二师职工多元增收工程实现华丽转身。

抓配套,创新拓展上水平

“让资源、资本、资金向职工多元增收倾斜,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这是二师各级组织的承诺。

二十四团园林二连职工卫自明投资67万元建设了两个冷库,在资金短缺时,团里给解决了15万的资金,使其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冷库已解决了大棚蔬菜不可存放的问题,当地种的西芹,在这可存放两个半月。蔬菜销售不出去的时候,帮助一些职工免费储存。”

二十五团把职工多元增收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为职工搭建平台,职工通过“1+3”(一产加三产)或“2+3”的模式进行增收,年实现职工增收86万元。今年,新增餐饮、商店5家,新增纯收入10万元。

二师各级组织在“职工多元增收”工程上,针对各自的不同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拓展实施了增收工程的提档升级,这是服务的延伸,更是职工的期许。

“我种了两个条田黄芪,260多亩地,单产按800公斤计算,亩产值6000元,减去成本4000元,一亩地纯收入2000多块钱;加上叶子和秸秆,每亩300多块钱。这样下来,一亩地的纯收入在2300元以上。”二十四团黄芪种植户马勇这样算了一笔账。

就这样,形成了以种植、商贸服务、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呈现出门类全、数量多、增长快的特点。

二十四团三道桥养羊合作社职工吕成说:“目前,家里大羊一共是有200只,繁殖了170多只小羊。估计今年,抛去成本,算一算,利润大概在15万左右。”

二十五团三连职工于长青将40亩地租给其他职工种植,夫妻摆摊做生意。2013年秋,团场建钢架房,就租了一间60平方米的钢架房,每年租金2000元。“金芝果蔬店主要售卖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等,一般是团场职工和博湖周边乡镇的农民购买。从焉耆进货,也收购本团的蔬菜。一年收入5至6万元。”

为给职工群众发展自营经济提供更多支持,目前,二师已与38家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联系。在资金申报总量中,具有科技含量和市场行情对路的项目比例连年提升。其中,这些资金大部分被用于购买新品种牲畜和温室大棚项目及加工业。

二十四团六连职工何克洪采用辣椒立体间作套种方法,每亩地能多增收2万元。“去年种了58亩番茄,收入10多万,把养老保险全部扣完纯收入9万多块钱。大棚地是1.56亩,一年有7万多块钱的收入。”

韩伟是二二三团农一连的农机工人,购买有一台中马力拖拉机,雇人进行机械作业,收入4万元。在团部开了一个小胖子回民饭庄,生意不错,能收入10万元。预计今年收入14万元。

二师为保障职工种植的大棚反季节蔬菜从种植、生产到市场销售的无缝对接,牵头组建由蔬菜种植团场、蔬菜销售经纪人及蔬菜种植户等三方参与的亿源蔬菜合作社。合作社为蔬菜种植户提供种植信息,搭建销售平台,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职工投入的风险,解决了销售的后顾之忧。

二十五团三连职工刘能勤深有感触地说:“合作社的成立,有专人把我们种的蔬菜拉出去卖。这样,我们的市场就会慢慢地壮大起来,如果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蔬菜就能卖个好价钱,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

抓发展,形式多样促增收

二师各合作社立足自身优势,借助政策扶持,推行标准化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充分调动了职工创业的主动性。

二十五团采取能人牵头、职工入股、团场扶持的办法,成立两家畜牧合作社,年出售羊1800余只,职工增收54万元;引进巴州事成农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解决了职工养殖后的产品销售问题,带动职工年增收30余万元。

二十五团四连巨祥养殖合作社曹友民说:“养殖合作社投资160多万元,贴息贷款50万元,现有21名职工参股(每名职工5万元)资金120万元,总投入300多万元。已出栏280多只羊,40多匹马,马匹大部分卖给北疆客商,主要用于牧民放牧或旅游景点。现存栏460多只羊,78匹马,资产200多万元。每年消耗玉米50多吨,苜蓿7000多捆(每捆13-14公斤),连队就划拨280多亩地用来种植苜蓿、玉米等饲草。”

近年,二师在职工多元增收工作上改变单项突破的惯例,尝试“组合拳”。

二十五团为提高啤酒花和水稻地有机肥投入量,出台优惠政策:啤酒花地每亩补贴有机肥220元,共补贴18.7万元,承包职工增加转移性收入1747.66元;水稻地每亩补贴170元,全团补贴42.5万元,承包职工增加转移性收入4250元。

二师把设施农业作为多元增收、高效农业和避灾农业,始终如一地做好棚室建设、技术推广、结构调整、集中育苗等各项服务工作,推进全师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师建成日光温室大棚4854座,净面积7749亩。

二十五团鼓励职工专业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将60%的一线职工转移出传统农业,其中,30%转入设施农业、20%转至二三产业,使职均收入稳定在5万元以上。

二师农业职工在完成好承包土地的种植任务的同时,采取多元经济方式拓宽增收渠道。为农业一线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提供贴息贷款,此举解决了职工多元增收缺乏启动资金的“瓶颈”问题。

“在团贴息贷款和优惠政策的帮助下,我的养殖场才有现在的规模。目前,我们放心养鸡场有蛋鸡12万羽,月产鲜蛋3吨多,收入不错。”二十四团放心养鸡场户主李爱贞说。

二十五团为创业的职工提供贴息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问题。2014年,为75户职工提供450万元的贴息贷款,调动了职工增收的积极性,全年各项增收1077.4万元,农牧工家庭职均增收8941元。

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蜕变,二师职工多元增收逐渐壮大,产业层次逐渐提升。

二十四团黄芪种植户马勇满怀信心地说:“明年计划种500亩地黄芪,200亩地黄凤,计划种1000亩地甘草。在二十四团二十六片区建一个切片厂,投资4万多元,买了3台加工机械进行深加工,效益会更好。”

二十五团七连职工王兵承包土地近300亩,种植甜菜、麦子、西红柿和扦插树苗。“现有四台大马力拖拉机,用于团场犁地、平地、磨地,农机具总投入110-120万元,享受国家农机补贴20万元。因农机作业季节性较强,仅开春和初冬进行农机作业,5个月预计纯收入15-16万元。”

二十四团一连职工孙永疆投资80-90万自建大米加工厂,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10月底开始加工水稻,全团3000亩水稻,预计产量2000吨,工期2个月左右。“职工用加工后的米糠抵加工费,米糠作为猪饲料销售出去。2个月生产期收入可达8万元。”

二十五团四连巨祥养殖合作社曹友民说:“明年,将扩大养殖规模,新增养殖场地1万平方米;连队划给270多亩沙枣园(退耕还林),建一个农家乐。今年纯收入预计有30多万元。”

二十四团引进民营资本,建设了伟光塑业滴灌带厂,每年生产10个月,吸收团场30余名职工到厂里打工,每人每月有3000余元的收入。恒祥塑料制品厂于7月10日建成投产,生产多功能塑料筐,今年可获利18万元;可解决八连7名劳动力就业,每人每月3000元收入,年增收21万元。职工张喜成在承包的23亩苹果园里搞起了农家乐,在每亩收获2500公斤苹果的情况下,林下养殖鸡鸭、鹅兔等畜禽,农家乐收入10万元以上。

全师团场2万多亩职工自用地,按照能人牵头或“股田制”经营承包形式,全部调整为日光温室大棚和特色果树,上半年生产各类果蔬1.8万吨,同比增长25%;亿源合作社销售蔬菜2.2万吨,同比增长12%。重点扶持二十一团、二十二团、二二三团养羊业,推进二十四团和二十九团生猪饲养、三○团股份制奶牛养殖、三十一团股份制育肥牛养殖;到6月底,牲畜存栏67.5万头(只),同比增长12.1%,特别是牛的存栏增加到1.8万头,同比增长15%。

翻开二师各团场职工多元增收的“账单”,每一个细节,每一步实践,都那么扎实有力,都那么充满贴心的民生温度。□

栏目责编:建新

猜你喜欢

纯收入团场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团场女人
团场的冬天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