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实践增强双师素质
2015-02-05李振
李振
由于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市场,与行业企业具有天然的紧密关系,因此在当前经济转型期,要求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职业教育作出相应变革,尤其是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师资水平——重在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职教师资培养的最大特点是校企合作,树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在企业”的观念,注重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由于本人从事商贸管理类专业教学,在参加河南省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实施的中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时,我选择了河南裕华惠宝商贸有限公司。可以说,该项目对急需增加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增强岗位(群)实践技能、从而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一、本人岗位实践情况简介
该公司是宝洁公司(P&G )的一个重要分销商,是河南专业从事日化用品分销及相应物流的龙头企业。
(一)销售部
我首先被安排在销售部,学习公司的销售模式。依次经历了零售事业部、分销事业部、传统与新兴事业部。每天早上参加其晨会,会后跟随销售业务代表实地拜访客户,了解拜访路线制定,学习销售代表实地工作方法。
(二)信息部
接下来,我被安排在信息部,主要培训内容有:
(1)信息部岗位结构、主要功能介绍、岗位职责以及公司订单流程;
(2)PDA使用操作方法硬件内容讲解、PDA基础信息维护;
(3)PDA服务器和网站介绍、PDA订单的上传和下载;
(4)DMS系统主要功能讲解,着重演示了其中的采购中心和仓储中心这两个系统模块。
(三)物流部
物流配送部是我这次到企业实践的最重要环节,实践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培训的内容有:
(1)物流部岗位结构、运作模式、岗位职责以及人员、库容、车辆基本情况;车辆配置数量计算方式、建议路线设计;(2)配送成本的构成及如何降低配送成本、提货送货流程及退货流程;(3)收货及验收流程和注意事项、备货流程及注意事项、处理及发货流程和注意事项;(4)装卸及堆放制度、盘点流程及库存准度、温湿度控制及每日自我检查流程、库内清洁及害虫控制与防治以及流程残损处理及控制;(5)库存天数及控制、仓库面积需求计算、仓库成本及控制和DMS仓管员界面培训;(6)车辆监控(GPS)、车辆维修成本跟踪及分析。 (7)宝洁JIT系统安装、测试全过程;运用手持终端PDA收货(含多人同时收货)操作方法;PC端盘点数据导入、导出和实际操作。
我们先是跟车送货,大致了解了公司的配送模式,车辆管理和配置,配送路线设计等实际情况。每天早上9:00没有出车之前,司机和配送员们都忙着核对货物品类和数量、装车,赶在道路放行之前装好上路。我就赶在这段时间,在出货月台上一边干活一边与司机、配送员们交流,工作中产生的疑问我随时请教他们,得到了司机和配送员的热心解答,获得了教科书上找不到的实践知识。
在仓储部分,我们主要是在仓库实践,从仓库的设计规划到仓库内的库位设置,质量管理,每日收发货情况,仓库库存控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都在仓管员的帮助下学习和掌握,把平时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对照和比较,加深了我对仓储管理和库存控制、库存优化的理解,使我在以后的课堂上能够更清晰更具体地把这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 心得体会
“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开始了!”通过企业实践,我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双师素质。实践然后知不足,我更有兴趣钻研专业理论,并结合实践理解分析书本理论,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认识。通过数个部门的轮流岗位学习,我了解了公司文化、团队管理模式和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工作氛围,尤其是深入接触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高效执行力文化,使自己掌握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理论接上了“企业气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 增强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在企业实践工作中遇到的疑问都能在公司员工的帮助下得到热情的解答,我也把司机、配送员和仓管员们丰富的实践经验提炼为我的教学案例素材。
企业实践促进了我对物流专业建设、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开发的思考以及对物流信息处理等技能的学习。我全程参与学习物流部新上的《宝洁JIT》管理软件,系统安装、测试,产生疑问就随时与其他员工交流,并下载了用于培训的演示软件,这些经验为《物流信息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同时,我设想提炼此经验为该课程进行“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的真实案例,初步构思了5个学习项目来重构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以后开发建设该门课程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打下基础。
在实践学习中,我也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在物流社会化、物流专业化的趋势下,对郑州市区配送之外的远距离运输到各个分公司的货物,应改变目前只强调管控、一切自己包揽的做法。重视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加强使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整合资源配置,实现总体优化、供应链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目标。在这方面,我认为公司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后来在一次交流中我谈了自己的这一看法和建议,得到了公司后勤、物流部领导的肯定。
(二)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
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科研已成为任何一所院校生存发展的要素。职业院校的科研主要集中在教学研究和以发现、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上,如教学改革、技术服务、工艺流程(设备)改进、技术革新等。
科研是最好的学习提高方式,在这次实践学习中我也深受启发,产生了一些教学、科研上的思想火花:
1.商业环境在不断变化,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宝洁“分销商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从日化用品行业发展趋势展望的视角,我构思了专业论文《新形势下宝洁分销商功能转型与运作模式创新分析》,并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后讨论。当前,零售终端纷纷连锁化,其商品直供的要求及讨价还价的能力逐步增强。同时厂家直控终端日趋成为趋势,两端在不断压缩中间分销商。另外,网购直销日趋切分市场份额等,使商流、物流分离、分立,传统分销商的市场份额在缩小。因此,应以转型物流配送和集散中心快速中转功能为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打造核心竞争力。
2.实践中了解到宝洁在各地分销商处都设立了外派机构——“宝洁经理部”,既起到了总部与各地分销商沟通的作用,又了解市场终端。其在中国(新兴市场)推广任何一个新产品,都进行详细缜密的市场调查研究,按不同产品市场的统计分析与研究结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受此启发,职业学院的相关课程如何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满足企业开展业务和具体岗位工作实际需要,达到学以致用?我构思了教研课题《工作过程导向的有利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市场调查分析>和<统计学>课程为例》,尝试以后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按照“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结论应用”这一工作过程展开,改变以往的“学科型”课程教学模式。
三、结束语
非常感谢省教育厅积极、认真组织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项目,给我提供了一次实际接触企业的机会。尽管也有企业相关部门主管怕麻烦、合作理念不强,“刚性管理多、柔性沟通少”,让学员们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是,一线岗位的锻炼,让我们增长了才干,并且结交了一批年轻的“师傅朋友们”。我积极与“师傅”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感受、职业理想,以及他们对自己大学时代专业学习的反思,对大学阶段接受教育方式的认识与孰优孰劣的评价,对在校大学生的建议等等。我更大的收获是领悟到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重构并更新哪些让学生乐于接受、对其专业成长有帮助的课程知识,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和坚定专业思想的教育。(责编 赵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