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五大工程”夯实组织保障

2015-02-05文丨王华平

当代贵州 2015年46期
关键词:遵义市生产力党组织

文丨王华平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历来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自觉融入中心、主动服务大局,组织工作才能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遵义市探索实施“组织工作促进生产力工程”,持续以“14项计划、100项任务”为具体抓手,通过细化推进落实主体责任、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远程教育促进生产力五大工程,不断释放服务保障改革发展正能量,为全市“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近年来增比进位均处在全省前列。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建工作

实施“落实主体责任促进生产力工程”,全面强化党建责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好主业主责。

遵义市以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为抓手,大力实施“落实主体责任促进生产力工程”,积极推进党建责任清单、党内组织制度完善、领导干部示范带动、党建政绩考核推动“四项计划”,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

建设党建责任清单。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新形势下从严治党八项重点任务的责任分解方案》等文件,对15个县(市、区)委书记抓好党建责任落实开展交流培训。

完善党内组织制度。健全完善民主生活会、领导成员互相沟通思想等专项制度,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党员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完善不合格党员处置实施办法,对484名不合格党员进行了处置。

鼓励领导干部示范带动。出台《遵义市党员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等制度文件,市委领导带头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贫困镇村党组织等工作难度大的地方开展联系指导,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建立党建联系点5000多个。

严格党建政绩考核。围绕党建功能是否增强、党员干部素质是否提高、党的建设部署是否落实等“五条标准”细化党建考核指标,改进方式对各县(市、区)和部分市直单位进行组织工作调研考核,通过明确责任、落实责任、追究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形成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出活力、出生产力的格局。

遵义市探索实施“组织工作促进生产力工程”,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为全市“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了组织保障。图为2015年8月,作者(右一)在桐梓县杉坪村调研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遵义市委组织部供图)

促进干部工作激发队伍活力

实施“干部工作促进生产力工程”,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鼓足干劲,乘势而上,关键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遵义市围绕发展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干部工作促进生产力工程”,扎实推进干部优化发展、干部活力增强、干部素质提升“三项计划”,充分调动激发“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推进干部优化发展。加大“四方面”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动态管理机制,掌握、储备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和各年龄段干部。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对部分重要的正县级领导职位人选采取了“两差两推”的选拔方式。

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对31个未脱贫乡镇班子进行运转考察,对25名党政正职和187名班子副职作了调整。在干部考核评价中引入“德”的专项测评和辛苦指数测评内容,建立健全干部能进能出机制,扎实开展县级领导干部任期性、结构性、锻炼性、回避性交流轮岗。建成干部监督“千人系统”和“千眼平台”,强化与纪委、审计等单位的沟通联系,落实离任审计、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等制度,组织13家单位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联系工作机制。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8名,开展了在民选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实践,全面落实公务员“两个80%”要求。

提升干部素质。围绕重点产业举办各级各类班次582个,培训干部3.2万余人次,引领各级干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提升人才工作推进创业创新

实施“人才工作促进生产力工程”,聚才引智推进创业创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科技的引领者,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遵义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服务方式,大力实施“人才工作促进生产力工程”,推进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三项计划”,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人才引进以“凤还巢”为重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45万余名,催生一批“还巢”企业。实施“娄山智库”高层次才引进计划,开展“建立市委重大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制度”课题调研,构建起集“研发、交流、培训、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遵义核心智库。

人才培养以“五个千人计划”为重点,培训各类人才40余万人次,培养了一批有技术、有创新、能带动的人才队伍。以县为单位实施了“一县一品”人才培养计划,量身打造县级人才工作品牌15个。

人才服务以优化环境为重点,投入6844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发展,绘制了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流程图,完成“遵义市人才工作网”等人才信息平台在线升级。据统计,全市2014年度人才资源总量达61.4万人,人才总量保持全省第一;每万人人才资源数达998人,保持全省第二;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1.25%,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60.63%。通过持续释放人才效能,使得不拘一格地识才选才,各类人才各显其能、各尽其用成为现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基础保障

实施“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生产力工程”,夯实基层基础保障发展。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遵义市以优化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发展功能和服务功能为目标,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升级计划”“项目书记计划”“强村富民计划”“三项计划”。

制定实施《关于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现升级发展的意见》,先后投入资金4.1亿元,对四级服务阵地进行升级改造,新建村(社区)活动阵地226个、改扩建379个。村级运转经费由1万元/年提高到4.5万元/年,农村民选干部待遇由人均1000元/月提高到1700元/月。采取建立便民超市、微笑小屋、自管会等形式,将服务内容扩展到涉及基层群众的各个方面。

与此同时,选育项目书记1443名,下派国家干部2300名,选派驻村队员6292名,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1214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结合扶贫攻坚,深入推进强村富民,实行县、乡领导挂包集体经济薄弱村制度,包保村经营性收入达不到10万元不脱钩。着力推进“一村一品”,建成县级产业基地112个、青年创业示范基地336个。全市集体经济“空壳村”由2012年底的60%下降到9%。探索实施“党建+行动计划”,构建党建带动群团工作联动共建新格局。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激活生产力、以发展体现生产力,推动基层党组织转型升级。

实施远程教育促进成果转化

实施“远程教育促进生产力工程”,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发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让农村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

遵义市顺应微时代、大数据时代需要,把远程教育工作与发展聚焦、与产业融合,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促进生产力工程”,推进以“百个远程教育示范点、百个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培育万户农村产业示范户、万名党员骨干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远程教育“双百双万计划”,不断为群众致富铺设网络“经纬线”。

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先后完成了800个党员活动室站点设备更新,投入示范建设资金413.4万元,分别建立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和产业示范基地各50个,组建了由市、县、乡共3503名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远程教育专家辅导队伍,培训产业大户和群众5.4万余人次,培育示范户1.39万户、党员骨干带头人1.1万余人。加大地方特色课件开发力度,探索实施远程教育入户工程,开设“遵义远程教育频道”,开通遵义党建手机报和遵义党员教育微信平台,形成党员教育立体网络。通过强化学用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为民服务本领,培养造就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新型农民,全面破解远程教育工作学用成果脱节问题,增强教育培训实效性,拓宽群众致富新路子。

猜你喜欢

遵义市生产力党组织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超越函数ex,lnx与几个导出函数公式及应用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雅安市关工委到遵义市考察学习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