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要做到取中有舍,舍中有取

2015-02-04吴向胜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9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文章作文

吴向胜

学生从小学懵懵懂懂的一二年级进入到三年级,开始了两极分化,有的学生成绩依然优秀,有的学生却逐渐倒退。作文犹如拦路虎,成了沉重的负担。学生无从下笔,老师教习困难,犹如一个个解不开的疙瘩。怎样才能顺利度过三年级起步作文阶段,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地呢?认真观察,激发兴趣,多多练习,适当的取舍,就能让学生容易的达到目标。

一、求近舍远

所谓求近舍远,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或者是学生最亲近最了解的人或物。

作文命题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还不健全,没什么逻辑性,题目如果深沉,学生就更无从写起,比如,《一件小事》题目很老套,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写了一遍又一遍,但很接近生活,学生会写。作文命题还要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学生所处地域不同,认知事物,感受生活都不同。比如,写《秋天》,农村的学生可能写:“玉米长出了胡须,高粱笑弯了腰,大豆裂开了嘴。”城市学生就不会写这些,他们可能会写:“秋天的太阳淡淡的,无力地在昏沉的雾霾中跳跃,却总也跳不出来。”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老师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只有在生活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社会中的小事融进学生的作文,才能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室里种一盆花或者泡一点黄豆芽,让学生每天观察豆子发芽、长出叶子,甚至每个叶子的不同。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创造条件,有意识的引导。比如,当学校发新书时,每个学生都一脸虔诚,视若珍宝,一双双小手轻轻地翻动,目光中透出强烈的求知欲,这就是一篇很贴近生活的文章。学生们认识事物多了,理解力增强了,就有东西写了。

二、求浅舍深

所谓求浅舍深,就是指在教学生写作时,要写一些浅显易懂的文章,避免讲述深奥的道理。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文章的立意主题等还不甚了解,有的一点都不知道。老师在引导时就要学生能听得懂的话语去讲解,不要华而不实。

作文课时,不要老是讲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内容要注意什么。这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不是因兴趣而写作,是为了老师而写作。比如,在学习《落花生》后,老师想让学生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写《老黄牛》借以赞赏孺子牛的精神,但三年级的学生太小了,写的一塌糊涂,所以,作文要从浅处写起,不能过深。也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要求一高,期望就大,达不到要求就恨铁不成钢,从而就会训斥学生,使学生害怕老师,害怕写作文,结果事与愿违。多看学生的闪光之处,任何一篇习作总能找出好的地方,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积极有效的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发学生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写作的热情,从而爱上写作。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写文章时因鼓励学生大胆去写,大胆去想象,这样他们说话自由了,说什么都没人嘲笑了,思想上也没有压力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些什么就写什么,就不会恐惧作文了,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求小舍大

所谓求小舍大,就是从小处着手,写一点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我的妈妈》,《我的老师》,《难忘的事》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记叙,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起航的帆船。

学生每天都有故事,有的平淡,有的激烈,把点点滴滴记下来,写下来,不要怕流水账,对于三年级校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文体,只要不是假大空,都是值得欣赏的。从小处着手,就是要有一双慧眼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什么是“小”呢?小动物,小草小花,小发现,小笑话,小秘密等。一只蚂蚁,一片树叶都会闪动光芒,用一双聪耳去聆听最微小的声音,那也许就是世界的最强音。老师就要适当的启发诱导,把学生头脑中杂乱无章的信息转化为文字,行与笔端,这样学生就有物可写。另外,教师应注意动笔前,让学生先说,百家争鸣,故事得到升华。甚至可以即兴表演,比如写一老人,可以让学生拄着拐杖,弯着腰病,咳嗽着,并蹒跚地走着,一定会引起轰动,把作文课堂变成快乐的天堂,学生们如鱼得水,挥洒自如,还怕写不出好文章?

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舍弃是为了得到。三年级起步作文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培养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素质,深化教学理念,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才能让学生喜欢作文,爱上写作;让学生更加的热爱生活,乐于在文中,在笔端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只要用自己的双眼、智慧,发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鼓舞调动学生的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转化为写作的源泉,才能让学生笔下生花。

(作者单位:福建安溪县金谷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