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在企业标准编制中的应用
2015-02-03赵莉
赵 莉
(中航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质量管理在企业标准编制中的应用
赵 莉
(中航工业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阐述了如何在标准化工作中开展QC小组活动,来缩短公司某系列企标的编制周期。活动中,我们通过改进调研和征求意见方法、合理安排企标编制工作时间等措施,使某系列企业标准的制定周期由活动前的10~15个月缩短为活动后的8~12个月,达到了预期目标。
QC小组活动;标准化;企业标准;编制周期
我公司主营航空仪表的研发和生产,业务几乎覆盖了国内所有军、民机机种。截至目前,公司已制定了企业标准1000余项,涉及公司管理和产品设计、制造、试验、包装和交付的各个环节,对于提高公司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科学合理进行企业管理和科研生产有序进行起到了技术支撑和促进作用。
1 企业标准的编制概述
1.1 标准的编制
标准的编制是整个标准化活动的中心环节。编制标准一般是指制定一项新标准,是指过去没有而现在需要进行制定的标准。编制这类标准的工作量最大,工作要求最高,所用时间也较多。它是一个公司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方面,反映了该公司标准化工作水平。编制标准比较复杂,综合性强,是一项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必须严肃、认真、细致。
1.2 企业标准编制时间
企业制定标准的工作程序大致分为3个阶段:一是确定制定标准计划项目阶段,二是进行编写、审定标准阶段,三是标准审批、发布阶段。
企业标准编制时间反映的是编制人员从开始编制至总工程师批准发布实施的时间跨度,此时间跨度越短,说明标准编制的时效性越高。
1.3 某系列企业标准的编制
技术文件是技术管理和科研生产的重要载体,各类技术文件的质量则反映了组织的整体业务水平的高低。由于缺乏明晰、简洁、适用的标准可遵循,我公司设计人员提交相关文档质量参差不齐,有少部分设计文档经历多次驳回修改,技术文件编制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此问题,公司下达了2013年度标准化工作计划,其中编制某系列企业标准的目的就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技术文件,制作成规范、统一的模板式标准,使设计人员有章可循,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水平和编制效率。
2 开展QC活动,缩短某系列企业标准的编制周期
2.1 明确目标
由于标准化员在企业标准化日常业务和型号标准化方面的任务较为繁重,而标准化员编制的企业标准又涉及公司基础管理和科研生产等方方面面,牵扯人力、物力要求较为广泛,标准编制要求特别严格,成型时间较长。多年来,公司企业标准的制定周期为10~15个月。标准编制周期较长,给科研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标准化创新QC小组活动的目标是缩短某系列企业标准的编制周期。按照部门领导要求,满足公司科研生产需求。结合企业标准编制实际情况,我们又将这一目标量化到实际:在保证标准编制高质量的前提下,将企业标准的制定周期缩短为8~12个月。
2.2 数据收集
就企业标准编制时效性较差的可能原因问题,2013年2月底,标准化室对相关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涉及企业标准编制周期较长、调研和征求意见有局限、与标准使用者沟通不畅、标准编制者能力有欠缺等方面的问题,数据分类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标准编制时效性较差的可能原因排列图
经过对排列图的分析,得出了造成企业标准编制时效性较差的症结是:企业标准的编制周期过长。经统计,2012~2013年,企业标准的编制周期平均为10~15个月,而综合考虑部门领导要求和科研生产的需求,最理想的编制周期应控制在12个月以内,因此,我公司标准编制的时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2.3 原因分析
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绘制了鱼刺图进行原因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标准编制周期较长的鱼刺图
对查找到的9个末端因素逐一确认,确认过程见表1。判别出的主要原因有如下4项。
● 调研方法有问题;
● 标准编制及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不足;
● 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
● 征求意见方法有问题。
2.4 制定对策
根据判断出的4项主要原因,我们采用权重评分法分析、并确定了4项对策如表2所示。
2.5 组织实施
2.5.1 采用电子邮件、专家会议方式辅助开展调研
实施过程中,我们与每一位标准编者和相关专家沟通,改进原有单方联系后面对面沟通形式,与电子邮件、组织编制者与相关行业专家召开调研会相结合,改进后的调研方式缩短了调研阶段的等待时间,从而为缩短标准编制周期做出了贡献。
QC活动后,达到了预期目标:即调研方法合理有效,调研效率较高,平均每份标准集中调研时未超过3周。
2.5.2 自学与参加培训相结合、提高标准编制人员素质
表1 末端原因确认表
表2 对策措施计划表
实施过程中,我们调查并汇总了每一位标准编制人员的培训需求,并实时收集公司内部及外部相关培训信息并及时传递到相关人员处,并协助联系办理培训审批事宜。经调查,标准编制人员素来就有工作之余自学提高的好习惯,我们还对标准编制人员的自学时间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QC活动后,达到了预期目标:
● 标准编制人员的标准编制及相关专业培训≥2次/年;
● 培训成绩合格率或取证率达到了100%;
● 编制人员自学时间不少于4小时/周。
2.5.3 工作时间内每天安排2小时的标准编制专用时间
从2013年5月开始,标准编制人员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工作时间内至少每两天开辟出标准编制专用时间2小时,来进行标准编制(例如:标准化室成员进行了下午工作时段的工作任务重新分工,每天下午后两小时工作时间内安排3人办理日常标准化业务,另外3人则专心标准编制)。2013年6~7月,统计了连续4周(20个工作日)内8名标准编制人员、不受任何干扰的安静独立标准编制时间段,并与QC活动前的统计情况进行了对比。
QC活动后,达到了预期目标:即编制人员的不受任何干扰的标准编制时间段不少于连续2小时/2日。
2.5.4 采用电子邮件、专家会议方式辅助开展意见征求
实施过程中,我们同每一位标准编者和相关专家沟通,将原有单方联系后面对面意见征求方式式与电子邮件、组织编制者与相关行业专家召开意见征求会相结合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意见征求阶段的等待时间,从而为缩短标准编制周期做出了贡献。
QC活动后,达到了预期目标:即征求意见方法合理有效,意见收集时效较高,平均每份标准集中意见收集时间未超过3周。
3 效果巩固 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
3.1 巩固措施
3.1.1 完善标准编制管理制度
经过QC活动,我们取得了预期效果,圆满完成了课题,还完善了相关标准编制管理制度,简要内容如下。
● 在标准编制调研与征求意见阶段,应将面对面沟通形式与电子邮件、组织编制者与相关行业专家召开调研会相结合,最大程度地缩短等待时间;
● 标准编制人员的标准编制及相关专业培训应≥2次/年,以提高标准编制者的标准编制素养与能力;
● 编制人员的不受任何干扰的标准编制时间段应≥连续2小时/2日;
● 编制人员自学时间应不少于4小时/周。
3.1.2 巩固期效果检查
巩固期为2014年2月到4月,期间不断完善标准编制工作,经统计,达到QC活动目标。
3.2 工作展望
活动中,我们运用QC理论和方法,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并积极拓展思路,通过活动的有序开展和PDCA循环,最终实现了预期目标,缩短了企业标准编制的周期至8~12个月,提高了企业标准编制的时效性,圆满地完成了课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次QC活动为契机,结合标准化工作实际,提出下一个周期的改进目标,想方设法,不断提高企业标准编制的时效性。而且,仍将继续采用QC这一先进的质量控制工具,坚持PDCA循环,努力解决公司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公司技术管理、科研生产需求和QC小组质量改进需要,将创新活动延伸到标准化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1] 中国质量协会编著. 质量管理小组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2] 苏桂萍. 在标准化工作中开展QC活动规范型号产品工艺文件填写[J]. 航天标准化. 2007年第3期.
[3] 冯福融. 在标审工作中开展QC活动提高设计文件质量[J]. 航天标准化. 2003年第2期.
(编辑:雨晴)
T-65
C
1003-6660(2015)01-0025-04
10.13237/j.cnki.asq.2015.01.007
[收修订稿日期] 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