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新常态 呼唤教育发展新生态
2015-02-02晓恭
晓恭
2014年是北京基础教育实现突破的一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北京市教委以改革重点、难点等问题为着力点,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冲破束缚与藩篱,全面深化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执行与落实。
2014年,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北京市教委以中高考命题改革为切入点,促进科学系统的减负实施和教育质量综合提升。深化课程改革,重新认定考试与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考试制度和育人模式,促使教育教学与考试评价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价值观立意转化;围绕着教师与学生成长制定学科改进意见,科学有效地推进学科改进与融合,强化学生的母语素养、科学精神、英语能力及数学思维;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优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模式及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2014年,在优质教育资源实质性扩大的基础上,北京市教委以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和新教育服务产品供给为另一个切入点,统筹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以最终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学区制、集团化、校际联盟、一体化办学,以及校长、教师交流机制等措施的实行,促进了教育资源的高效治理与应用;推行新九年、十二年一贯制,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探索大学先修,实现幼小衔接,尊重了学生成长的连贯性,修补了原有教育链条的阻断性;职普融通、新综合高中、公办民办协同、中外合作办学、高考高招改革等措施,给予了学生基础教育末端更加灵活的选择和回路;基于大数据需求分析,全面启动在线教育资源建设及补充服务,优化资源供给,为学生提供跨越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实质性进展的同时,不可否认,改革也步入了“深水区”,更多深层次的问题被倒逼出来。因此,今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就要重新审视和判断教育现状,灵活改革方式,通过系统分析以及综合诊断,全面治理教育问题,以协同创新推进综合改革,使改革的成果超越改革的意义,成为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成长的新常态。
形成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成果新常态的目标是推进基础教育走向更加开放和综合,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需求与状态,通过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着重建立非线性合作互动系统以及跨界发展的新治理结构,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出基础教育改革良好的社会生态。因此,深化教育改革新常态,呼唤教育发展新生态。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教育新生态中,诊断比治疗更重要,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诊断;保护比开发更重要,要发现和读懂教育对象,保护学生探究质疑的欲望,致力于保护学生的执着追求;变化比成绩更重要,要追求教育附加值和增量,并使之成为持续的驱动力;服务比建设更重要,要实现教育有质量、低代价、可持续的增长。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教育新生态中,要以学生对教育服务的实际获得为基本目标。必须建立符合教育方针和基本公共服务框架下的升学、考试、评价规则,不断丰富广义教育产品的供给,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可选择的教育消费模式,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新资源观和环境观。
总之,区域教育发展和运行的新生态,首要的是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有尊严地成长的绿色环境,其次才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家)或学校得以成长的乐土,这是构建良好教育新生态的价值取向,也是所有教育从业者当前“作风转变”的关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