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玻璃艺术的仿玉时代及其发展局限

2015-02-02周静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年8期
关键词:玻璃艺术

周静

摘 要:汉代是中国玻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条件下,中国的玻璃业得以存在和发展。汉代的玻璃制造以模仿为主,玻璃作为玉的替代品出现,其造型、质地无不显示出对玉的模仿,这不仅限制了玻璃的使用,更阻碍了玻璃艺术的发展。汉代玻璃艺术在原料配方、造型等方面均有所创新,扩大了玻璃制造业的规模,增加了产品种类,拓宽了玻璃的用途。

关键词:模仿; 发展局限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52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832(2014)08-0127-03

Imitation Jade Glass Art and Development of Limitations

ZHOU 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 NanJing 210042,China )

Abstract :The Han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glass art. In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conditions, Chinese glass art had been obtained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mitation is the main form of glass art of the Han Dynasty. Glass is instead of jade. Glass art form, texture are displayed the jade imitation. It not only limits the use of glass, but also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glassart. The Han Dynasty Glass art has the innovation in the formula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aspects. The Han Dynasty art glass expanded glass manufacturing scale increases the variety of products to broaden the use of glass.

Key words :imitation; development limited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引言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能够制作釉砂和玻砂,最早的玻璃则出现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早期。到了汉代,玻璃制造已经在中国的工艺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条件下,中国的玻璃业得以存在和发展。从文献资料的记载可以看出汉代玻璃制品已经比较流行:汉武帝在元鼎之年“起抬仙阁于甘泉宫西,以青琉璃为扇”;太初三年“起甘泉望风台,台上得白珠如花一株”,还有武帝“盛以琉璃之筐,以赐董偃”;董偃“常卧延清之室,以紫琉璃为帐” 的记载。可见当时玻璃的用途之广,产量之多。①80

汉代出土的玻璃制品分进口玻璃和国产玻璃。国产玻璃继承战国时期铅钡玻璃的传统,继续用来仿制玉器,在数量和品种上都有所增加,两广地区出现了精美的钾玻璃,其工艺水平甚至超过了中原地区。汉代非常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商业贸易和友好交往,汉武帝广拓疆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并派遣商船进行海上贸易。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罗马帝国的玻璃制品也通过海路和陆路输入中国。②71进口玻璃的增加,无疑对国产玻璃的制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国产玻璃的形式语言——模仿

亚里斯多德曾经对“模仿”这一行为做出了高度赞赏和肯定,他认为模仿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是人类知识的来源和文明的开端。中国早期玻璃艺术的创作主流意识就是仿玉,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玉文化的影响以及铅钡玻璃在模仿玉石材料上所具有的优势。在造型方面,玻璃艺术对其他材质的模仿也很常见,如玻璃耳珰、玻璃耳杯。诚然模仿给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市场和机会,但对于一门独立的工艺而言,仿玉的观念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玻璃材质本身的探究。

汉代玻璃制造首先承袭了战国时期铅钡玻璃的传统,继续以仿制玉器为目的,并且在数量和形式上有所发展,包括玻璃衣片、玻璃璧、玻璃耳珰、玻璃琀、玻璃九窍塞等。

“玉”字在中国古代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玉石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因此,中国历代对玉的需求量都很大,而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发祥地,即今天的湖南地区玉石原料匮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楚地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玻璃产区,因此玻璃在这一地区广泛地成为真玉的替代品。湖南出土的战国玻璃璧,绝大多数来自小型的士和平民墓中,而在七鼎的诸侯墓和五鼎的大夫墓中却没有玻璃璧出土,说明玻璃璧在这个地区很普及,属于一般的工艺品。而在其他地区,由于玻璃制造并不普及,又不缺乏玉料,则出现了“玻璃璧往往贵重于玉”的局面。到了汉代,葬玉的风俗开始流行,对玉的需求量大大提高。中国古代人相信玉可以使尸体不朽,因此有些玉器是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称为“葬玉”,葬玉在汉代玉器中占很大比例,主要有玉衣、九窍塞、玉琀和握玉4种类型,而天然玉石供不应求,因此玻璃衣、玻璃九窍塞、玻璃琀和玻璃握玉也就出现了。以“玉衣”为例,玉衣又称之为玉匣,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丧葬用品。西汉晚期的“妾莫书”墓出土的近600片玻璃衣片,就是典型的玉衣的替代品,玻璃衣片属于铅钡玻璃,而且在表面撒了一层粉状物质,使得衣片表面呈白色的陶瓷状,更像是未经细磨的玉石器的外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模仿玉石的质地,该玻璃衣片出土时曾被误认为是“石衣”,可见其模仿效果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①107汉代的玻璃制造除了大量的仿制玉器外,对其他材质工艺品的造型也有所借鉴。虽然这类模仿品并不多见,但在玻璃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从创作理念的角度来看,具有创新意义。endprint

自古以来,矛都是用于狩猎和作战的武器,质地有石、铜、铁,却很少见到玻璃制成的矛头,长沙西汉墓出土的一件玻璃矛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玻璃矛,这显然不是实用的兵器,而可能是仪式用品,或者是一件工艺品。这个玻璃矛比较完整,从形制来看,与战国时期的青铜矛基本相似,只是矛柄上的圆球状凸起比较特殊,可能是为了仿制铜矛柄上用于固定木柄的两个小耳,但玻璃质地脆,不容易铸成小耳的造型,因而用凸起的圆球来代替。②44

在已经掌握的材料中,最早的国产玻璃器皿包括汉代刘胜墓出土的的玻璃耳杯。耳杯是典型的中国器型,一般呈椭圆形,两侧有耳,微微上翘。这件玻璃耳杯颜色呈翠绿色,光泽感较好,像玉石般呈半透明状。从器型上看,玻璃耳杯显然借鉴了当时颇为流行的漆耳杯。玻璃耳杯的出现说明汉代自制玻璃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均有所发展。(图1)

二、玻璃器型与发展局限

我国古玻璃的生产始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汉代以前,以烧造装饰品为主,如项链上的管、珠。自汉代开始,才逐渐生产玻璃器皿。汉代的玻璃艺术种类较多,包括:礼器用品环、璧,生活用品杯、碗、盘、盒、平板玻璃,殉葬用品蝉、珰、塞等。③

西汉中期前后,我国的玻璃生产逐渐从铅钡玻璃转向铅玻璃,并且模压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板块玻璃制品的生产,在建筑上出现了玻璃窗。据《西京杂记》记载:“赵飞燕女弟居昭阳殿……窗扉多是绿琉璃,亦皆达照,毛发不得藏焉。”赵飞燕的妹妹住在昭阳殿,汉成帝(公元前32~前7年)能够通过窗上的绿色琉璃清楚地看到她的头发,可见玻璃的透明度相当好。这种窗棂上镶嵌的绿琉璃很可能就与南越王墓出土的平板玻璃相似。说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在建筑上使用玻璃。④早期平板玻璃的生产是采用类似生产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即用泥范浇铸而成,一范一块,劳动强度大,产量低。⑤108价格也高。此外,退火技术在玻璃制造过程中是很关键的步骤,如果退火过程掌握不好,大块的玻璃容易碎裂,因此,只能制造一些小块的产品。门窗上使用小块玻璃采光必须增加许多窗棂,才能保证窗户的稳固,那么玻璃透光的优点就无法体现,加上玻璃价格高,所以很难被普遍接受。欧洲中世纪的教堂玻璃窗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过他们借鉴了伊斯兰的镶嵌技术,生产的玻璃块虽小,却能拼接成巨大的玻璃窗画,最终使得玻璃材质在建筑中发扬光大。仅此一点小小的差异,促成了东西方玻璃艺术之路的天壤之别。

除了建筑用玻璃之外,玻璃耳珰在造型和制作技术上也具有代表性。早在春秋时期,玻璃耳珰就已经出现了,因为考古发掘时此物多在死者的耳边发现,因此定名为耳珰。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玻璃业的发展,玻璃耳珰也有了较大规模的生产。两汉时期,玻璃耳珰在社会上已经相当流行,《孔雀东南飞》中“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描述的正是汉代妇女流行装束,玻璃耳珰以其鲜艳的色彩和明亮照人的光辉,赢得了妇女们的喜爱。玻璃耳珰大多数为蓝色和深蓝色,其次为绿色、墨绿色、蓝紫色、黑色、浅绿色和白色,多数透明,也有半透明的,制作工艺精巧、细致。耳珰的制作采用了泥芯模压法,一般使用一次性的陶制模具,在压模成型后,打开模具,取出耳珰,然后进行磨平、抛光,要得到精美的玻璃制品最终还要依靠工匠们的细心和灵巧的双手。(图2)

汉代中原地区的铅钡玻璃生产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生产较大尺寸的玻璃容器、各式各样的丧葬用玻璃和装饰品。同时,南方两广地区的汉代钾玻璃也不容忽视,从器型上来看,两广地区的玻璃制品与当时的青铜器、陶器在风格上很相似,只是成分上属于高钾低镁玻璃,与同期出土的铅钡玻璃相比,高钾低镁玻璃光泽度高、质地坚硬,这说明汉代南方的玻璃制造在原料配方上有很大进步。经测试,这些出土于平民百姓的小型墓室中的钾玻璃,使用的是当地的原料,况且,号称“贵重于黄金”的进口玻璃不可能出现在平民墓葬中,所以这些钾玻璃应该是当地自制。在成分上,钾玻璃既不同于西方的钠钙玻璃,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铅钡玻璃,因为铅钡玻璃器皿不宜“沃以热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可能在原料配方上寻求突破,由此出现了钾玻璃。虽然无法准确地判断这批钾玻璃的来源,但是以目前的研究足以说明汉代两广地区的玻璃制造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反映了中国汉代玻璃制造的多样性。

三、结论

汉代玻璃艺术的发展反映出人们使用玻璃制品的思想开始有了转变,即从单一的生产仿玉制品转向利用玻璃透明度高的特点,这是我国的玻璃生产从两汉直至唐宋时期由铅钡玻璃逐步转变为铅玻璃的原因之一。如果这一转变继续下去,中国的玻璃制造很可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可以借助玻璃仪器的发明在天文观测和生物研究等方面获得重大发现,开创近代文明的辉煌。然而仿玉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妾莫书”墓中出土的玻璃衣片就证明了这一点。仿玉的观念从战国一直延续至清代,不论是缺玉的宋、明时期,还是玉材料相对丰富的清代,仿玉都是玻璃制造的主要目的。玻璃作为玉的替代品出现,其造型、质地无不显示出对玉的模仿,人们并没有把玻璃当做独立的工艺门类来看待,因此,也就谈不上发展这种工艺的愿望。虽然我们可以将仿玉的效果视为玻璃艺术的一种创作语言,但模仿的理念不仅限制了玻璃的使用,更阻碍了玻璃艺术的发展。从玻璃制造技术的角度来看,尽管明代的玻璃技术已经成熟,《天工开物》也记录了玻璃制作的全过程,但玻璃艺术并没有因此加快发展的步伐,可见狭隘的仿玉观念是造成玻璃艺术缓慢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汉时期,南方地区的玻璃制造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仅继续生产玻璃壁、珠等先秦常见礼制品和装饰品,而且还生产出日用玻璃器皿以及建筑用的平板玻璃,扩大了玻璃制造业的规模,增加了产品种类,拓宽了玻璃用途。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的“汉代钾玻璃的出现正是中国玻璃发展的一场技术革新,它逐步淘汰传统的低温玻璃,生产出耐高温的玻璃,并且在着色、透明度等方面推陈出新,逐渐脱离传统的模铸技术,开始转向创作手段更为自由的吹制技术。”⑤198然而,在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技术因素并非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对材料的定位、工艺制造的目的、传统的审美决定了玻璃工艺的非主流地位。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强调技术的时代,反观中国玻璃工艺的历史进程,也许会给现代设计史的理论研究带来更多技术之外的思考。

注释:

① 干福熹主编.中国古玻璃研究-1984年北京国际玻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N].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② 安家瑶.玻璃器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③ 蒋廷瑜.广西汉代玻璃器[J].收藏家.2000(10):11.

④后德俊.古代玻璃在建筑上的应用[J].华中建筑.1989(03).

⑤干福熹等著.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玻璃艺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爆笑街头艺术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