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北京式地毯的发展史

2015-02-02姜媛吴微微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

姜媛+吴微微

摘 要:北京式地毯是我国地毯的典型代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北京式地毯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研究,详细的探究了北京式地毯的由来,以及其初期、中期和现代的发展,并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最后,结合当下地毯业的发展状况来分析北京式地毯未来应有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北京式地毯 历史 发展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Beijing carpet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carpet,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 conducted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retrieval way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eijing carpet, elaborates the Beijing carpet at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medium and the modern,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Beijing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pet. Finally, by comb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carpet industry to analyz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eijing carpet.

Keywords :Beijing Carpet, History, Development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北京式地毯是典型的中国式地毯,很多人也称之为中国式地毯,又称京式毯,北京宫毯。北京式地毯早期名为官坊毯,是官营织毯机构的主要织品,仅供皇宫和皇家贵族使用,兴盛于元代,清朝时期发展的最为繁盛,因产地而被命名为北京式地毯。北京式地毯现泛指由奎龙、枝花、角云、大小边等纹样组成的四面全对称的格律式构图形式的地毯。如今北京式地毯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毯类织物。

一、北京式地毯的由来

北京式地毯是随着地毯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而生的,地毯作为一种织物,最早出现在商汤王时期,也是我国纺织史上原始手工纺织的形成时期,这时北方游牧部族的先民为防寒保暖、抵御潮湿等生活环境的需要,牧民开始将大量羊毛时捻线织成席,也称之为毯。随着部落的迁徙,纺织技术开始传播开来,秦汉战乱过后,纺织业的发展也较快,在汉代(约公元前200年)时期人们在毛席(即编织地毯)的基础上创造了栽绒地毯,栽绒地毯的发展为北京式地毯的产生做了铺垫。隋唐时期,由于家具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席地而坐被取代,出现了床上、椅上、地上均铺毯的装饰局面,官府也开设了地毯编织的作坊,所生产的毯一律称之为“官坊毯”,这是北京式地毯发展的雏形。唐朝权贵喜爱奢华,使得这一时期的官坊织毯的图案与工艺都非常讲究、精致,颜色也较为浓艳。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红线毯》中写道:“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可见毯类织物在这一时期在家居装饰方面的意义较为重大,唐朝的经济发展以及皇室对毯织物的钟爱也为北京式地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是抑武扬文的时代,则这时期的纺织品从唐代的浓艳豪放转向淡雅精致,构成宋代家纺自然典雅的特征。也使得在这个时期对官坊毯制作的原材料、工艺要求极高,从而促进了官坊毯更好的发展。元代时蒙古人建立的王朝,由于地毯是蒙古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元朝非常重视毯织造业的发展,元代官营织毯机构开始在栽绒地毯上用剪刀剪出浮雕花纹,这是北京式地毯的早期演变。此时地毯一词也首次出现在文字记载中。

明朝建立后,宫廷的地毯使用除了宫廷织造还有地方供奉。其做工精美、颜色多样、图案新颖,随着南北交通的发展,中国织毯工艺和风格不仅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印度等国家的影响,而在这时期开始出现回纹做边的现象,在边框上也有了北京式地毯的雏形,但其内部纹样与后来的北京式地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清入关后,宫廷生活仍沿袭旧制,“凡地必毯”也是清代的一大特点,随着满汉文化的融合,清代的家纺文化开始产生了自己的特色,其相对于元代来说更为纤巧瑰秀。据记载雍正时期在染织局有技艺高超的毯匠为皇室织造。他们织造的图案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供皇帝使用的龙纹图案,另一种是北京式图案,北京图案纹样追摹唐宋遗风,花纹秀丽,设色典雅。但皇室所用毯色彩较为华丽,多以吉祥图案为主,构图严谨规矩,光绪年间,北京式地毯在美国圣路易斯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确立了北京式织毯风格,成为世界织毯样式中风格特征最明显、民族特色最鲜明、构图样式最独特的织毯工艺之一,这也就标志着北京式地毯正式形成。

二、北京式地毯的初期发展

北京式地毯的初期发展与各朝各代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它的演变也充分的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状、以及各朝代的皇室文化。在清朝以前北京式地毯转为宫廷、达官贵人所用,直到清后期,一些民营地毯作坊开始织作北京式地毯,以满足更多文人雅士的需要,但民间作坊织作的北京毯远不如官坊北京毯,其水平和用料都不能与官坊毯相比。

民国初年,北京已成为中国地毯的主要产区之一,由于北京式地毯在万国博览会获得了一等奖被世界所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北京式地毯的出口量急剧增加,这也使得部分织毯厂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也开设了数十家织毯厂,由此可知北京式地毯当时的盛行程度,外贸的介入使北京式地毯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北京式地毯的出口月成交额在330000美元左右,此时北京成立的民办织毯厂和作坊已发展到三百余家,北京式地毯的生产与交易都日渐成熟。endprint

三、北京式地毯的中期发展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他们对京毯的精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曾尝试将京毯制作融入西方文化,20世纪40年代,一种兼具西方设计理念和中国民族特色艺术风格的美术式地毯问世,这意味着北京式地毯开始逐渐演变。1932年后,西方开始使用机器织毯,而北京仍采用手工织造,其生产速度,工艺等都竞争不过外国产品而日渐衰落,北京式地毯衰落的原因部分来自于外贸,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北京式地毯外贸交易额日渐上升,直至1926年达到了鼎盛时期,一些大的厂家发现了其中的利润,几乎实行垄断式生产交易,这样就使得一些民间小作坊只能为大的织毯厂生产原料,无法去独立生产,从而使得北京式地毯的历史文化逐渐消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京地毯行业原料、外销无着落,生产停顿,为了维持生计制毯工人除了摆地摊售卖,还进行推销,使得北京地毯艺术几乎灭绝。

解放后,我国兴文化重工艺,人民政府大力扶持北京工艺,使得北京式地毯艺术得到了恢复。同时,机械的引进使古老的制毯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地毯的设计既继承了传统图案又吸收中国织锦等艺术文化的精华,设计出了汉宫式、古纹式等新式图案,以绝美的工艺、新颖的题材再次吸引了海外大批订货。此时成立了第一地毯厂,北京式地毯也正式融入百姓家庭。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兴办地毯厂,北京式、彩花式、美术式、素凸式四大名毯基本定型,地毯业发展发展的较为繁荣。1984年,北京的飞凤纹地毯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又获金奖。距万国博览会已相隔80多年,从侧面反映了地毯艺术曲折的发展过程。

四、北京式地毯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国外的设计思路和流行影响这我国设计行业,北京式地毯的图案也有了创新的发展,但其格律式构架仍没有改变,这不仅代表了各朝各代的历史文化,也见证了我国手工业历史的发展。如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北京式地毯的设计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北京式地毯的图案布局、纹样选择、色彩搭配等设计都非常考究,在保留了中国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现代的家居装饰中,北京式地毯依旧保留其文化特征风格以及醇厚的民族韵味,同时搭配红木等具有中国古色古香材质的家具进行搭配装饰,使现今北京式地毯在与时尚接轨的同时不失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

五、结语

北京式地毯是我国地毯业发展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种,也是北京的特种工艺,其雏形出现在隋唐时期,兴盛于元代,成型于清代,民国时期才得以大量的生产和买卖交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纹样、色彩、构图、材料的选择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北京式地毯可以凭其独特的中国韵味被世界所接受,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家用纺织品的流行元素越来越多,这也使得有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品被逐步同化,但在未来的发展中如若北京式地毯仍保留了这种民族特色,就将会成为民族的流行,也将成为世界的流行。

参考文献

1 顾珏良、王振声.地毯[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1.

2 刘宝建、苑洪琪.故宫藏毯图典[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3 陆红旗.中国古毯[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4 秦广言 秦沿.东方手织地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5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家纺文化典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6 李加林.室内装饰织物[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7 钱志扬.北京式地毯图案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996(Z1).

8 谢光银.装饰织物设计与生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 杨原.近代北京地毯的对外贸易[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2).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
区域发展篇
新历史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