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服装设计对民族服饰元素的汲取

2015-02-02关紫怡齐德金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服饰图案

关紫怡+齐德金

摘 要:文章以民族审美的角度来解读民族服饰元素中的神韵,从款式、色彩、图案几方面,归纳总结了一些现代服装设计对民族服饰元素的汲取和发展的方式,意在提示大家关注民族服饰的前景,只有努力挖掘民族服饰元素的精华,进行大胆尝试,才能使民族服饰在当代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服饰元素 现代服装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This essay through the view of ethnic aesthetic to analyze the spring of ethnic costume elements. From the style, color, pattern generalizes the Modern Clothing Desig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national element. Intend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spect of national costumes and explore the essence of the national costume elements. By this way, the national clothing will have a good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time.

Keywords :National Costume, Modern Dress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世界的经济一体化、文明的多元化出现后,引发了诸多领域的逐渐融合,在这个交融的过程中,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辨识已经失去了判断力和载体,“国际化”的审美和文化意识让我们忘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现代生活的彻底改变,让民族服饰文化失去了存在的基本土壤。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找出一条既能融入现代文明,又能保护和发展民族服饰文化的方式。服饰设计不仅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让已知的元素变成未知也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段。中国传统民族服饰艺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再创造空间,当我们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传统民族服饰时,不应该只是定义或者描述它,而是抽离出最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元素,将它打破并重组,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时尚服饰设计中,让它变的未知,并激起我们的新鲜感,从而深化对民族服饰的理解。设计具有民族风的服饰,就是将无限多样的思考和感知方式,有意识地运用在传统民族服饰的再创造和传播上。

毫无疑问,一个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化属性,这种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繁衍发展的根本,还是一个民族根和魂。中国服饰文化如何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需要我们对民族元素归纳总结后进行打破重组,汲取民族元素的经典之处,再创造和发挥出具有现代感的服装。

一、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方面的汲取

服饰造型最突出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就是外轮廓的形状,是服装整体效果的体现,同时,服装的时代感和造型风格的变化蕴含着深厚的社会风貌,一个时代的服装潮流通常在此体现出来。从造型形式感因素分析,值得提取发展的有几种方式。

(一)对称

在中国传统民族服饰造型中,往往通过塑造外轮廓线来传达服饰的神韵。中国古代的服装整体造型都是以十字型的大廓形作为基础造型,这种造型稳重大气。均衡感是一种视觉的平衡,画面的和谐,和审美的要求,需要和大众的内心以及观感相同步。这种形态体现在自然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树叶的经脉、花的分布分瓣、包括古代建筑中,都显露出对应完美的对称协调态势,稳重大气。民族服饰中的对称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绝对对称,另一个是相对对称。

绝对对称是指在服装款式上,有明显对称的划分服装的结构,比如一条垂直的门襟线,让服装视觉上呈现左右对等的感受,这种服装看起来中庸大气,端庄正式,非常庄重。相对对称则更多是一种视觉心理的均衡感受,虽然也是以中轴的门襟线为中心,但两边的布局并不相同,在视觉上追求富于变化的和谐,洋溢出自由、活泼、变化的效果。

这两种对称打破了传统意义的对称式风格, 具有活泼、优美、轻松的特点, 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

(二)变化

在服装设计中,变化和统一是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给人以生动活泼和秩序感。而服装中局部造型的体现形式又是变化最丰富的部分,局部的细节可以让服装的整体造型拥有强烈的冲击感,通过对面料质感和细节的改变,大大丰富了服装的效果,让造型变得突兀。这种变化需要统一于一个主题、一种风格,这样才能从局部到整体都形成有节奏感的多样统一的效果。

(三)比例

服饰的整体设计安排传达的是它的核心配比,所谓的配比关系好比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关系。在民族服饰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和谐比例的运用。通过利用服装的长短、大小、宽窄、粗细、厚薄等方式,组成和谐多变富有美感的服饰。我国云南省的傣族服饰,以比例美著称。傣族的姑娘不仅身材苗条,面容娇媚,服装还很有造型特点。西双版纳傣族女子的上衣为圆领窄袖衫,有大襟也有对襟。袖管又细又长,只能容纳一只胳膊,衫不仅紧紧包着身体,长度也刚及腰部,露出少许脊背,若隐若现。下身为桶形的长裙,长度到脚背。再用一条加工精细的银质腰带,让上衣和筒裙连接,合成完整的服饰。这种短衫长裙上窄下宽,让傣族女子显得婀娜多姿,身材曼妙,充分展现了女子的“三围”之美。我们可以汲取这种方式,将其适当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用比例分割服饰造型,不同的比例分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以获得丰富的款式变化和良好的视觉感受。

(四)层次

服装构造中的层次,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服装局部形式的多层次;二是服饰的造型效果是由内部和外部组合而成的,内外的差距越大,视觉的冲击力越强,这样的差距就是服装设计中的层次感。层次与重复不同的是,重复是相似或相同的形式的重复排列;是而层次是用相似或者相同的形式一层一层的重叠,有明显的内外层次感,错落有致。局部形式的多层次效果,是指服装中个别部位的多层感。服装的内外多层的效果,是指服装的里层和外层共同组成服装的外观效果,里层外露,各层的边沿线不一定相同,从而使得服装体现出更丰富的变化。民族服装中,内、外两层甚至三四层的组合关系较多,有露出各层下摆、门襟的多层裙、多层衣打扮;也有裤子外穿裙子、裙子外围围腰、围腰外再加一层短围腰的打扮,真可谓层次丰富。endprint

(五)折褶

民族服饰中折褶的构造方法多出现在裙子和披风上。服装下摆要求大,另一端又要与人体相符,所以采用折褶的手法。折褶分折子和碎褶两种,两种形式在民族服饰中都很常见。彝族的披风,有大折和小折之分。苗族、瑶族、彝族的多褶裙都是小褶,是先绣上图案或用染色染花处理好后,再进行抽褶的处理。

二、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色彩方面的汲取

少数民族服装造型里的重点有很多,其中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色彩。色彩这个元素为民族服饰增加了很多视觉效果,并且传达出浓厚的民族情感。民族服饰色彩用的最多的也是基本色的有蓝、黑、红、玫红、绿、黄,这些颜色明亮、纯正、古朴,视觉冲击力很强。虽然色彩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元素,但看似随手拈来和不很讲究的组合,往往给人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

民族服饰的色彩呈现的方式虽然变化丰富但却有很稳定规律特征的。我们发现色彩的斑斓耀眼变化是靠巧妙搭配形成的。其中少数民族的服装色彩装饰常常以一种重复的方式在运用。虽然这种重复也许是刻意的、但却惊人的符合所谓设计规律。所有的变化几乎在不经意之间,随遇而安,但是却显得自然流畅,美丽温暖。我们在民族服饰色彩的组合中,很难发现中间色彩,色彩的纯度都很高。当这些色彩在黑底上出现变化时自然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以亮丽明艳强烈炫目的感觉。这些色彩的运用是一种集体的潜意识和长期民族文化转换的历史记忆,是一种民族遗传基因的形象化延续,是一种发自集体内心的心灵投射。我们不可能知道民族色彩的形成的最原始动因发生在什么时候,但我坚信,服饰色彩的逐步形成一定是从零散不规则逐渐统一形成一种集体的审美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对自然崇拜和长期缓慢沟通的过程。这里既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时也是人们文化认知、图腾崇拜的结果。他们并存了实际生活功用和内在文化涵义,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和研究的方向。所以,民族服装色彩是现代服装设计的色彩源泉,对民族服饰色彩的汲取需要和现代服饰的色彩流行趋势相结合,创造出现代耀眼的色彩。

三、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方面的汲取

少数民族的图案的最早出现也是源于宗教崇拜和历史记录作用。少数民族的图案装饰非常讲究,从结构、色彩、工艺等各方面都十分精致。民族服饰图案可以说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供现代设计师借鉴。

(一)直接运用法

直接运用法是让我们在完全充分的了解民族图案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之后,把民族图案直接运用在现代服装上,依据服装的款式,图案可以用一部分,也可以全部取用。另外在现代服装上运用民族图案要注意图案部位是否与整体颜色相协调,因为民族图案中有的图案适合放在领、袖口、下摆处作边饰,有的适合放在明显醒目的位置,总之一定要找准该图案在现代服装上最适合的位置。最后,直接运用民族图案时,要根据设计服装的整体颜色调整该图案的色彩,很可能有的适合目前设计的款式,但原色彩过于抢眼夺目,或者过于沉稳暗淡,不适合该款式或潮流,这时候就需保留图案的形式而调整色彩关系,让服饰中的款式或色彩相适宜。

(二)间接运用法

间接运用法是说在吸收理解图案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服装的神韵的一种引申运用。也就是在原始的色彩图案符号中寻找新的表达形式,比如把图案和色彩作为一种主要的符号,将图案简化或者做局部夸张变形处理,也可以进行打散重构。来源于原生态的素材,但是又与之相区别。既有时尚的感觉又有民族时尚风格的味道。

服装设计师对民族图案的运用一般采取夸张、提炼、变形和再造这四种方法,间接或再创造的使用民族图案。

1.夸张法

顾名思义,夸张也就是将图案的某个特点进行增强扩大,通过将原来图案作较大程度的变化而使其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方式常常会用在时装设计中,设计师会选用最打动他的某一方面进行艺术化的加强,放在服饰的某一个局部作为装饰。比如,中国的旗袍其中云头的图案是经典部分,我们可以将云头扩展至前胸或者后背,或者将精美复杂的纕滚,进行简化处理,简化成一条主题纹样放在领子、袖子、衣摆等地方。

2.提炼法

提炼法是考验设计师高度概括主要纹样的能力,它需要对主要部分进行取之,对次要部分进行省略简化,使原来的纹样不仅具有典型的特征,而且视觉冲击感更强。

3.变形法

变形的方法是让设计者凭借自己对民族图案的理解,发挥想象力而完全变化图案纹样或形状,不受任何图案色彩制约而把图案中最具有感染力的地方表现出来,为了充分发挥主观的感觉,可以尽量按比例把图案进行放大或缩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民族服饰上的图案,打破所有规则,把不属于服装图案放置的地方上放置图案。或把平时标准的尺寸大小,在时装设计的款式上面积扩张,重叠或做成有体积的立体效果,加强视觉。

4.再造法

民族服饰元素中装饰物的丰富多彩是民族服饰图案装饰的另一个闪光点。现代时尚的进程在不断加快,,服装配饰作为时装设计中的出彩之处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是画龙点睛之笔,影响着整个服饰的穿戴效果。在我国少数民族的装饰品中,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从头到脚都有着饰品的装饰。有头饰、颈饰、胸饰、尾饰、背饰等等。用的材料也是种类繁多,有银、玉、珊瑚、贝壳、羽毛、竹片等等,装饰的华美甚至超越服装的美丽,现代服饰的设计师可以从这些材料中获取灵感,重新组合创造这些材料装饰,时尚的表现在现代服装中。

三、民族服饰的直接搭配的汲取

把民族服装的单件原型用来与时装搭配,也是一种把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时尚相结合的方法。混搭风格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比较常见,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各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与流行服饰的上下搭配、内外搭配的穿着方式比比皆是,或者是传统服装与配饰、化妆、发型的混合搭配。在大街上不难发现裹着头巾穿着牛仔裤的马来西亚女孩;或者是有点吉祥痣、戴着鼻环、手掌心印着黄色图案、全身穿着牛仔服的印度姑娘;旗袍与军旅风格的服装搭配,都形成了一种混搭风格,野性中带着东方的柔情。日本年轻人的街头服饰风格中也有民族传统服装与时装、时尚妆容的混搭现象。红色碎花短和服搭配红色小白花牛仔折子短裙,脚下是红色高筒棉袜和大头皮鞋,直意表达90后的着装观念。与时装的混搭,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可以按照着装者本人或者设计师的想法来决定,旨在追求一种反传统的风格。

总的说来,民族风格的现代服装设计虽经过许多设计师反复争论、切磋,但民族时尚风格的发展大方向是极其形式化的,民族元素的设计也不常运用,而民族文化的深层涵义以及时装设计里运用多民族的民族特点融合的设计却比较常见,让现代的时装设计变成具有生命力和存在价值的一种艺术品。设计服装的时候不仅要继承民族传统,同时又不能依葫芦画瓢、直接照搬照抄,应该合理的选取适当的经典元素、加入现代时尚的气息,使服装设计不流于表面而深入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格的精髓,继承和发展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现代服装设计。

参考文献

1 胡乐勇.中国传统服饰与中国民族精神[J].装饰,2006,(2).

2 王晓予.少数民族文化对服饰研究的启示[J].装饰,2004,(2).

3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6.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服饰图案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欢欢喜喜购物记
猜朝代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设计
意象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审美意义研究
汤鹏作品
Wearing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