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特罗”风格与平面设计

2015-02-02邓玉昆王美艳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

邓玉昆+王美艳

摘 要:“里特罗”风格的设计流派的特点是强调历史风格的复古和重构,是对欧洲20世纪上半叶的平面设计风格的复兴。“里特罗”风格既是对这个时期的风格特点的偏爱和认可,又是对当时的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中的沉闷、刻板、乏味以及过分理性的反对。由于这个风格是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流行的某些平面风格的复兴及演绎,对于今天的平面设计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里特罗 平面设计 设计流派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the design features of retro style are emphasizing on the retrosp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ical styles. Its the european graphic style revival of first half of 20s century. Retro style is the preference and recognition for the style of this era,as well as objecting to the ponderous,stereotyped,boring,rational modern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at that time. Because it is the revival and interpretation of some graphic styles which got popularity from 1920s to 1930s, it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odays graphic design.

Keywords :Retro, Graphic Design, Design Schools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里特罗”风格

(一) “里特罗”风格的形成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冰冷刻板的现代主义设计渐渐遭到了大众的批判和唾弃,迫使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新设计潮流来取代它,于是后现代主义在这样的趋势下应运而生,设计师们开始将探索的方向从超前冷漠的秩序感中脱离出来,继而转向将现代的通俗文化、传统的纹样符号以及设计师个人的情感关怀,引用到设计中,使设计的语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人文关怀和多元化。

在同一时期,电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在平面设计上的成绩也取得极大地进步。得益于科技上的进步,设计的各更领域也有了新的样式。在美国纽约,出现了一个名为“里特罗”的设计风格,这个设计风格更加注重历史因素,强调对历史风格的重构和复用。其实质是以复古为核心的一种平面装饰方式,更加注重将古典成分、历史装饰风格在设计上的运用。“里特罗”风格平面设计采用复旧装饰方法,其设计素材灵感大多来自于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些平面设计,例如当时的火柴盒设计、棒球卡设计、杂志海报的商业广告和商业插图等等方面的装饰因素,来丰富其本身设计的形式。

(二)“里特罗”风格的代表人物

“里特罗”派的成员以女性居多,也许是仰赖于女性的快速接受能力,使她们的设计富于价值和特殊性。其中有三位是这个风格的代表人物,她们分别是宝拉·谢尔、路易斯·菲利和卡林·戈德伯格。她们都是战后出生的新一代设计师,都以纽约为设计中心,她们的设计大多在处理色彩、平面编排、空间运用、平面肌理设计上具有明显的个人化特色。通过不同的字体、图案相混合,并且运用丰富而雅致的色彩来处理细节,从而达到了以新复旧、复旧糅新的新效果。

二、“里特罗”风格的特点

“里特罗”风格特点可以概括为对20世纪20-30年代平面设计的复古,但是又并非完全的模仿抄袭,既借鉴运用又糅合了许多设计者的情感和时代背景,使得设计更富有人情味并带有设计师的个人偏好倾向。这可以从字体、版式、装饰图案、色彩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字体

在现代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里,赫尔维蒂卡体变得非常流行,因简洁硬朗的风格,在现代主义设计中泛用它作为其主张的严肃性、理性的延伸。但是如果单一的字体被广泛运用,那么那些被公众已经记住的企业,或者那些正在寻求着自我形象的企业,就将变得越来越相像——几乎就像一个大公司,换言之像同一个外观的公司的[1]。正因为这个悖论,后现代主义设计才能兴起。“里特罗”风格的字体多是运用古字体或是将古代字体的变体,再或是在其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包含古典样式风格的新字体。比如20世纪初的无装饰线体“艾里斯体”和“埃列克特拉体”就经菲利重现再用回到大众的视线。

(二)版式

在版式布局上,“里特罗”设计风格则带着强烈的复古主义同现代主义的糅杂。既有20世纪初期平面设计的对称式、居中版式又同时运用视觉中心交错非主流的方式来丰富整个版式和布局的设计。许多设计师发现,刺激读者进行购物的手段正在变得老套,而将版式作为一种设计图文语言却给了他们更大的创作空间。通过版式的方法,设计师在一幅图片中呈现出的,有信息也有图示想法。有时候这种自提的“游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易读性的丧失(图1)。[2]

信息时代电脑技术的广泛运用,“里特罗”风格与对现代科技未来的向往形成的强烈对比,“里特罗”风格在保持着一种复旧年代感的形式特点的同时,其现代科技风格同样在隐性运用。现代主义中崇尚的单一风格无变化的版式在这里遭到了彻底的颠覆。

(三)装饰图案

繁复的古典插画风格是“里特罗”风格最明显的特征。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菲利的设计,它的设计风格明显的受到了意大利的商业广告的影响,因此她的设计中总是可见到20世纪初期浓郁的意大利平面设计风貌:繁复的藤蔓、植物花纹、对称式的花边(图2)。当然这种只存在复古插画的说法不尽然正确,同时也采用丰富的素材和符号包括:手绘、摄影、电脑合成技术。谢尔的设计风格相较于菲利来说则更倾向于侧重对复合符号的运用,她对于历史风格和历史文化非常重视,利用历史的遗产来处理现代的设计问题。在肌理上,俄国构成主义是她最擅长运用的手法,不仅如此,她同时在构成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的改良。从排版、空间运用、色彩上都更加具有明显而丰富的个人特色,相对于构成主义的松散和空白的排版版式,谢尔的设计则更加饱满,尤其是在排版上增添了许多女性细腻独到的设计,使得她的设计在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的同时又充满的人性的关怀和温柔的气质。endprint

三、“里特罗”风格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一)招贴设计

在“里特罗”招贴设计中,在沿用20世纪初期平面招贴设计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变异。谢尔设计的招贴明显将复古与现代并举。在她的“公共剧院演出”系列海报(图3)中就充分运用了将过去类似报纸的排版方式充斥整个招贴中,同时又对其进行变形和改良,再运用明艳的对比色彩突出强调以达到一种新颖的视觉感受。相较于谢尔的招贴设计,卡琳的设计则更多一层神秘及隐喻性。在她为尼克劳斯特罗克斯勒设计的60岁生日海报上,用几乎不带任何文字的图形方式来表达这一主题,简洁的画面上充满了大量的信息,同时又有别于那种“充满怀旧老玩具”的情怀。

(二)包装设计

由于“里特罗”风格是一种形式上的风格,因此在包装设计上,其特点也多是在包装形式上做文章,而在包装器形结构上做出的改动不大。菲利的包装设计保持她一贯的复古主义风格,在她设计的Ambessa饼干系列包装中(图4),她使用充满回忆的方形铁盒作为外包装,采用了反复的四方连续图案作为包装底纹,不同艳丽又不失典雅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饼干口味,典型的“斯佛罗堪尔”复古字体作为包装标识,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复古意味。谢尔的包装则相对更加充满活力和简约,她为OLLA坚果设计的包装则使用了变形的字体和跳跃明快的色彩,运用她擅长的字体变体方式既作为标识又作为包装图案的一部分,使整个包装显得生动有趣。

(三)书籍装帧设计

“里特罗”风格对书籍设计的影响最为突出,尤其是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上。其中菲利的设计具有全国和国际的影响意义。她对复古意大利20年代初期的海报风格十分钟情,尤为喜欢充满趣味又优雅别致的手绘海报。她将这些海报里的字体和版式加以运用到自己的设计风格中。而卡琳在书籍装帧设计方面同样成绩卓越,相比于菲利充满意大利风情的复古风格,卡琳的书籍设计则充满了俄国构成主义的风格。她为只爱数字图书设计的人系列画册设计的封面充满了结构和神秘的色彩。

(四)标志设计

“里特罗”风格在标志设计方面主要表现在复古字体的再用和变形。前文提到的丹尼在字体方面的研究较多,在他的标志设计中大量的采用复古字体,尤其是对流线型风格的偏爱,大多使用的是古典且充满浪漫色彩的流线型字体,他的作品因此受到许多美国民众的喜爱。他为铁路安全设计的标志就充分表达了他的设计理念。

四、“里特罗”风格对平面设计得影响

在许多“里特罗”的设计中,版面编排本身就具有主题性、描绘性、表现性,并辅以插图和照片作为表现手法,使平面设计取得前所未有的特殊效果。就好像赫伯所说:“我认为,现在是我们第一次用版式来揭示出明晰的美国风格的时刻,并且将会把它的影响扩展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里特罗”风格既是对这个时期的风格特点的偏爱和认可,又是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中的沉闷、刻板、乏味、以及过分理性的反对。一开始出现这种风格的时候,遭到大众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一种设计上的倒退,但随着现代主义的冷漠理性遭到批判,公众对于丰富多元化的设计的诉求,逐渐接受了“里特罗”风格。并受到广大消费者、顾客的喜爱,进而成为流行风格。它不仅作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丰富了世界平面设计的面貌,还将许多早已被人遗忘的字体翻新,例如“伯恩哈特时髦体”“帝国体” “哈克斯莱体”。越来愈多的平面设计师采用这一风格来丰富自己的设计作品,用以逐渐取代了国际主义千篇一律的风貌。“里特罗”风格也成为影响20世纪80年代重要的设计风格,而他所带来的影响至今,对于设计来说,所有那些关于传统和现代、美国版式还是欧洲版式等无意义的问题,都将变得不再重要。所有这些影响,还有许多其他的,都将变成设计师的总设计语汇的一部分。

注释

[1] L&M公司负责设计的副总裁雷·普沃德都说赫尔维蒂卡字体“在某些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官方的标准体。”

[2] 赫伯·路巴林在《美国版式设计中的新面貌》中多次强调版式易读性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金·莱文.后现代的转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 王端廷.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周博.设计真言[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4 李轶南.新的可持续性——复古设计的述评[J].包装工程, 2007, 28(3).

5 曹小鸥.国外后现代平面设计述略[J].装饰,2002(7)。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
试分析传统纹样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试论色彩、图形、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设计史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版式特征
平面设计中的构成艺术分析
基于Photoshop环境下的平面设计刍议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