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在“对话”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5-02-02张庆国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4年8期
关键词:对话谈话交流

张庆国

对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谈话、交流。对话人之间是同意或反对的关系,肯定或补充的关系,问或答的关系。对话经常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发生,许多班主任也有意识地用对话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倾听

对话要从了解对方的意图开始,这就需要首先倾听对方的话语,从中听出共同的话题,决定讨论的方向和内容。不去倾听,就失去了对话的基础,失去了对话的意义,对话就可能成为“独白”,甚至是单方的“训话”。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不要再说了,你总是有理,我对你讲过多少次了,可你……”这样的情景。教师不容学生辩解,仅听只言片语便急于行教,在权威意识下独占话语权,久而久之,这一行为抑制了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的渠道。用这种“独白”式的“训话”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是低效或无效的。

因此,无论何时、何事,班主任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用心倾听,不仅要注意学生说了什么,更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么想。只有这样,对话才能深入到本质层面。

二、信任

班主任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积极进取的愿望,相信自己的学生有天天向上的追求。这是对话的基础,是促进师生关系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我们学校是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元某是我班一个身体较弱的女孩,她经常以看病为由请假外出,其实并非全然如此。一次,她又来请假,我毫不犹豫地为其开出两张假条,其中有一张是空白的。她不解地望着我,我便告诉她,老师下一星期要出差,也许你还要去看病,所以留一张空白的给你,需要时好用。她犹豫片刻,点点头走了。由于感受到班主任对她的信任,之后的每次请假她变得更加慎重,请假次数反倒越来越少了。在谈话之前,教师不可把学生的过去深印于脑海之中,这样的先入为主,会把对话推向危险的边缘。

三、技巧

许多班主任总是埋怨自己与学生的对话效果不理想,这中间有许多原因,技巧便是其中之一。对话时机的掌握,对话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同样的话对谁可以说、对谁不可以说……这都是教师应该掌握的技巧。例如:有些班主任在学生出了问题之后,往往会立即将学生找来大加训斥。其实,这样做不仅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徒增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经验的班主任则会采取适当冷却的方式,冷一冷之后再与学生去谈,给学生留一点自我反省和改正的空间。其实学生还是很有自尊心和自知之明的,要相信他们在冷处理的过程中会自我反省和改正。如果他们的表现在这段时间里有所改观,班主任就可以及时鼓励;如果仍然没有进步,再与他们去谈,这时当事人情绪比较稳定,会做出相对理智的判断,对话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方式

对话时采用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刘某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在三年级时,她回忆自己刚入校时第一次被喊住谈话时,形容道:当时心怦怦乱跳,脑子里一片空白,到谈话结束了,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更记不得老师的话。用面对面的谈话方式,尤其对新生,他们往往会拘束、紧张,谈话效果不理想。

对话应该深入到学生的人格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精神对话。这既需要与学生有长期的对话实践,也要建立广泛的对话机制。对话应当既有面对面的,也有书信的、电话的和网络的等多种形式。学生在多种对话形式下,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坦然表露出来。

五、选择适宜的对话内容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用对话的形式,对话并不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进行,而是可以随时进行。在正常情况下,与学生通过对话进行德育的渗透,所选的对话内容就十分重要了。一般我们认为与学生谈话,就要谈学习、谈做人、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等,但正是这种普遍认为再正常不过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了压抑,进而影响对话的效果。

陈某是一个普通的女生,不善言谈,因为我与她谈话的目的性较强,因此刚开始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后来她成了班干部,我们交流的次数增多,但她仍是言语不多。在一次谈话过程中,她突然打断我的话,很烦躁地说:“老师,你别老是谈班里的事,咱们就不能谈点别的?”于是我们改了话题,谈起了她家里的情况。没想到她很健谈,足足和我聊了一个小时。后来我们进行了多次谈话,每次都很畅快。正当我感慨了解一个人真不容易时,陈某的一句“一直想和老师这样交流,这种感觉真好”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所谈的是一些日常琐碎的生活感受,很少涉及我认为更重要的学习、人生、价值观等,但效果明显好于我更看重的话题。由此看来,师生对话的内容要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她们才有话可说,才能把自己的观点、想法等在对话中表露出来,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如何做人。

六、教师要有平等的态度

许多学生认为一些老师在谈话过程中盛气凌人,总是把他们的思想和态度强加给自己,如果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会受到一顿指责,因此不愿意同这些老师谈话。除此之外,也经常有一部分老师很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但却从没想过从学生的交流中吸取新的东西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样其实是以真诚为手段变相地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学生,只是面目不那么“狰狞”罢了。这种教育并非是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当然就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话过程中两者不应是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双方之间应相互倾听和对话,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交流和分享。此时,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将不复存在,代之以学生式的教师和教师式的学生,教师不再仅仅去教,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不再仅仅被教,也通过对话在教,师生得以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对于班主任来说,要提高对话的效果,首先要树立“帮助对方并使自己从中受益”的思想。平时,班主任要尽可能地用对话的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向学生示范对话的过程,展示对话的效果,同时也让大家有对话的意识,知道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效果比较好。在对话活动开始之初,应该鼓励学生与教师、与同学,在更大的范围内对话,同时应该接受不同的对话形式。班主任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家实践对话,只有在实践中才会真正形成意识、锻炼能力。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即使学生说的内容不正确,甚至有严重的错误,也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能力。教师要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巧妙地引导,这正是对话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对话谈话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1)阅读理解两则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