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化疗方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5-02-01王丹凤
王丹凤
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化疗方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观察
王丹凤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化疗方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7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 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实施强化期(3HRZE/6HRE)化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左氧氟沙星治疗, 分析不同方法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3、5个月末痰菌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8个月末两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疾病, 疗效显著, 且安全可靠, 值得应用推广。
左氧氟沙星;抗结核化疗方案;复治涂阳肺结核
作为一个影响世界卫生安全的疾病, 肺结核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 全球肺结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统计结果表明耐药肺结核、复治肺结核发生率明显上升,治疗难度增加[1]。有研究人员提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7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划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16例,年龄30~68岁, 平均年龄(42.0±8.5)岁, 病程1~3年, 平均病程(2.0±0.3)年, 观察组中男24例, 女12例, 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45.0±8.4)岁, 病程1~3.5年, 平均病程(2.2±0.4)年, 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糖尿病史、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精神病史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强化期(3HRZE/6HRE)化疗, 异烟肼(H)0.3 g, 1次/d, 利福平(R)0.45 g, 1次/d, 吡嗪酰胺(Z)0.5 g, 3次/d, 乙胺丁醇(E)0.75 g, 1次/d, 治疗3个月后停用Z, 其余3种继续使用, 治疗9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先给予HRZE治疗, 住院患者增加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V)0.2 g, 2次/d, 治疗15 d后改服左氧氟沙星片0.25 g, 2次/d, 非住院患者静脉滴注V 0.2 g, 2次/d, 治疗3个月后停止使用Z, 其余H、R、E、V继续用药治疗, 共治疗9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方案在全程监督下完成。
1.3 观察指标 ①细菌学检查。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按照《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2]操作, 在治疗前用先用痰集菌法涂片检测3次, 治疗中每月检测1次痰涂片,并统计资料后2、3、5、8个月末痰涂片检查结果, 直至治疗结束。②X线检查。治疗期间每2个月需要复查1次X线胸片, 肺空洞者实施胸部CT检查。每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并统计药后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细菌学, 取痰液, 用痰涂片法检查,连续检查3个月痰菌显示为阴性, 且不再复阳, 为阴转(治愈)。②疗效标准:经X线检查胸片评价疗效分为:明显吸收:病灶X线相较于治疗前吸收>50%;无变化:病灶吸收与治疗前相比<50%;恶化:病灶增加或有新病灶。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痰菌转阴率 对照组患者治疗2、3、5、8个月末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54.8%(23/42)、59.5%(25/42)、64.3%(27/42)、64.3%(27/42), 观察组分别为69.4%(25/36)、77.8%(28/36)、86.1%(31/36)、94.4%(34/36), 两组患者治疗2、3、5个月末的痰菌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8个月膜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病灶吸收情况 治疗1个疗程后, 对照组患者明显吸收25例(59.5%), 无变化11例(26.2%), 恶化6例(14.3%);观察组患者明显吸收31例(86.1%), 无变化5例(13.9%)。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 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不良反应6例(14.3%), 皮肤瘙痒4例, 头晕头痛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6例(16.7%), 失眠3例, 恶心呕吐3例,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为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 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卫生问题, 随着全面实施结核疾病的控制策略, 肺结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但复治涂阳肺结核发病率不断增加, 而且该疾病具有耐药率高、治愈率低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研究分析认为, 多数复治涂阳肺结核为耐多药结核病, 主要与患者依从性差、不规范治疗相关, 其中一些患者因对结核疾病的防治知识缺乏了解, 故用药依从性差。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病期间持续排菌, 会对周围健康人群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健康宣教, 宣传结核疾病防治相关知识, 提高人们对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的了解, 可提高防治效果。
左氧氟沙星作为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其作用靶点为细菌 DNA 旋转酶, 可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 抑制DNA复制, 从而起到快速杀灭细菌作用。而且左氧氟沙星具有一定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作用, 口服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吸收效果良好, 可渗入到细胞, 有效抑制结核分枝杆菌DNA转录与复制, 实现杀菌目的[3]。而且研究表明, 左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不会产生交叉耐药性, 可在短期内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8个月末的痰菌转阴率优于对照组, 且病灶吸收率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表明左氧氟沙星用药毒副作用小。
综上所述, 复治涂阳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 病灶吸收率显著, 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应用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孙燕, 左根铜.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观察.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6):72-74.
[2] 覃浩.复治涂阳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家庭心理医生, 2015, 11(2):265.
[3] 李孝东, 李宝忠, 张俊宾, 等.不同化疗方案对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 2014, 36(12):1800-180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144
2015-06-23]
110044 沈阳市胸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