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例药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冠心病长期安全性分析
2015-02-01董春林陈爱明董振宇
董春林 陈爱明 董振宇
251例药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冠心病长期安全性分析
董春林 陈爱明 董振宇
目的研究药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冠心病的长期安全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支架治疗的251例冠心病患者, 按照使用支架类型分成药物支架组(168例)和金属裸支架组(83例), 对两组心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因死亡、非心固死亡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支架组再次血管重建率低于金属裸支架组, 再次血管重建时间明显迟于金属裸支架组(P<0.05)。结论 与金属裸支架相比, 在不增加患者心因死亡与心肌梗死的情况下, 药物支架显著降低患者的再次血管的重建率, 并使血管再次重建的时间明显推迟。
冠心病;药物支架;金属裸支架
金属裸支架虽然使冠状动脉成型术的再狭窄比率降低,然而其再狭窄比率仍然较高, 药物支架使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狭窄比率降低到相对满意的程度, 但其安全性引发了不少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药物支架可引发血管内皮化不全以及早、晚期支架贴壁不良, 可引起致命性的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为此, 本研究做了药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的回顾性临床比较,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1例2009年1月~2010年1月年本院采用支架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 按照使用支架类型分为药物支架组(168例)和金属裸支架组(83例), 入组条件左心射血分数(LVEF)≥40%, 患者年龄50~70岁。其中药物支架组患者, 平均年龄(59.7±9.8)岁, 女性占19.6%;金属裸支架组患者, 平均年龄(64.0±7.8)岁, 女性占19.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通过病历查阅、电话调查、信访、户籍和单位查访, 调查支架植入后5年内两组患者在心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次重建方面的不同, 从而比较药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本研究251例患者, 平均总随访应答率达81%。电话随访应答率57%, 信访37%, 户籍查访以及单位随访应答率23%。
2.2 支架情况 药物支架组支架长度为(23.7±6.5)mm, 支架直径为(3.1±0.27)mm, 置入总的支架195个, 金属裸支架组支架长度为(18.0±5.2)mm, 支架直径为(3.2±0.49)mm, 置入总的支架91个, 两组置入支架贴壁情况均良好, 术后血流(TIMI)均达3级。
2.3 两组患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血管重建方面比较
2.3.1 两组患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方面:药物支架组10例(6.0%), 金属裸支架组2例(2.4%);心因死亡方面:药物支架组4例(猝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3例), 金属裸支架组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 心力衰竭1例);非心因死亡方面:药物支架组胃癌死亡1例, 金属裸支架组糖尿病死亡1例;两组患者上述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 再次血管重建方面 药物支架组再次血管重建12例(7.1%), 金属裸支架组17例(20.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支架组再次血管重建时间(22.1±14.2)个月, 金属裸支架组(9.2±6.4)个月,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8, P=0.028<0.05)。
3 讨论
3.1 本次比较251例药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临床特征、病变分布、病变分类及临床死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两组病例比较均衡, 具有可比性。而两种治疗方法的再次血管重建率、再次血管重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药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 可以减少血管再狭窄, 并且血管重建时间也能延迟1年以上。皮冠脉成形术、金属裸支架置入术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内膜过度增生是支架后血管再次发生狭窄的主要原因, 而药物支架对血管内膜增生有较好的抑制性。
3.2 本实验结果也表明术后的5年时间里, 接受药物支架和金属裸支架治疗的患者心因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药物支架组急性心肌梗死增加支持上述观点, 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均在1年以上的必要性。在血管的重建方面药物支架组再次血管重建风险明显低于金属裸支架组, 金属裸支架组再狭窄血管重建是药物组2.4倍, 说明金属裸支架组比药物支架组存在增加住院费用及手术风险,此外, 药物支架组再次血管重建时间可以比金属裸支架组推迟1年左右, 说明药物支架在抗血管再狭窄优于方面金属裸支架。本实验结果与国外实验结果相似, 因此, 药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 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可靠的。
3.3 无论是药物支架还是金属祼支架均存在局限性。新一代生物相容性支架是一种新的方法, 能提供短期血管支撑,然后溶解, 理论上克服药物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的不足, 但生物相容性支架还有待临床验证其安全性, 也许会成为未来更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 在较长的时间内, 与金属裸支架相比, 药物支架是一个治疗冠心病长期安全、有效的手段, 并且不增加患者的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 明显减少血管的重建率,亦使血管的重建时间延长约1年。
[1] 王妮妮.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早发冠心病的疗效.中外健康文摘, 2014(26):36-37.
[2] 王德伟, 黄洁, 杨海英.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受损患者应用金属裸支架的疗效及安全性.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4(3):318-32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78
2015-04-17]
116000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