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分析

2015-02-01郭莹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中枢性减退症血脂

郭莹婧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分析

郭莹婧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方法 28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对其均进行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检查, 根据其病症情况采取对应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28例患者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25例, 16例属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例患者为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且经相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均恢复正常, 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不明显, 检查中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的情况, 为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 临床应加强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的重视, 做到详细检查、筛查与提早治疗。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水平的不断改变, 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社会、工作或家庭等压力的影响, 有学者表明,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发几率也逐渐呈升高趋势, 而且糖尿病患者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几率要高出正常人2~3倍[1],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但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是十分明显, 在就诊检查中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因而延误治疗。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率, 本文对本院28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及治疗的探讨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8例, 其中男10例, 女18例;年龄38~70岁, 平均年龄(53.4±7.8)岁;糖尿病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5.5±1.6)年。所有患者均经甲状腺功能筛查及糖尿病相关检查后确诊, 其中5例患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 9例患者家族中有患有甲状腺疾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需对其进行一般资料的询问及记录, 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病程、病史、家族史和临床症状等;并及时进行血糖、尿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同时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心电图、心脏彩超、胸腔及腹腔B超等检查。待患者各项检查指标结果明确后, 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糖尿病采用降糖类药物治疗, 若血糖值比较高可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 并参照患者血脂、心电等检查结果, 对出现心脏病或血脂异常者,选取对应药物进行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 根据患者促甲状腺激素的检查水平及相应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采用合适剂量的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本文选取的患者均用优甲乐进行治疗, 使用剂量保持在25~100 μg/d。对出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根据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取适宜剂量治疗;对出现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先详细对其垂体前叶功能进行检测, 采用糖皮质激素给予患者先治疗3 d,再给患者使用优甲乐进行治疗;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因其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不严重, 可结合其血脂、心脏等异常情况, 选择小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检查和询问后, 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水肿或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无明显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心率缓慢、肌肉疼痛、贫血或智力下降等症状。其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5例, 而属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有16例;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3例;经相应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病症均恢复正常, 且无一例患者死亡。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发病几率的不断增加, 导致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结果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糖尿病症状, 也无明显的肌肉关节疼痛、贫血或心率低下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症状。分析其原因, 由于患者患有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减少或紊乱, 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 患者机体代谢缓慢且影响机体组织酶的活性降低, 从而影响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速度, 降低机体对糖的汲取, 减少胰岛素分泌速率[2], 所以患者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因此, 在对此类患者血糖控制上,由于甲状腺症状会刺激胰岛素的敏感性, 因而应选择小剂量的降糖类药物进行血糖控制, 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时检测患者的血糖情况, 避免发生低血糖等症状。本文分析的结果中,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最多, 并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主, 3例患者出现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均与家族遗传或机体免疫能力有关, 所以在有家族史, 或患者因免疫能力下降发生感染后, 会增加其发生糖尿病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几率;而少数患者病发糖尿病合并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的原因是, 糖尿病病程比较长, 且易发生血管病变[3]。所以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上, 应根据患者发生的具体病症, 选择适量的甲状腺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心脏功能及血脂等的检查, 对发生异常者可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联合治疗, 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效率。本文中所有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均得到良好恢复, 无死亡的情况。

综上所述, 临床应提高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检查、筛查及治疗的重视, 提高其治疗效率。

[1] 石翠梅.36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1, 32(22):4570-4571.

[2] 于永敏.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临床医学, 2013, 33(5):69-70.

[3] 陈利英, 卢巧英.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5例临床分析.中国乡村医药, 2009, 16(10):23-2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75

2015-05-25]

132000 吉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中枢性减退症血脂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回医禀性衰败理论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病机
浙江省温岭地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调查研究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