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5-02-01李红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开腹根治术胃癌

李红涛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李红涛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胃癌D2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因胃癌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5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胃癌D2根治术,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清除淋巴结数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少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清除淋巴结数量少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行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行胃癌D2根治术比较具有手术出血少、切口长度小、住院天数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的技术优势, 而在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除上,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并没有优势可言, 因此, 腹腔镜行胃癌D2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方法,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开腹

目前胃癌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开腹D2根治术和腹腔镜D2根治术, 腹腔镜D2根治术凭借其微创的技术优势, 在早期和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本科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开腹D2根治术和腹腔镜D2根治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因胃癌于本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成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4例、女18例, 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4.6±9.2)岁, 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9.7±4.2)个月;病变部位:胃体17例、胃窦25例、胃角10例。试验组患者中男30例、女22例, 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3.4±8.9)岁, 病程2~24个月、平均病程(10.2±4.4)个月;病变部位:胃体19例、胃窦24例、胃角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均采用胃癌D2根治术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以及消化道的重建。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在人工气腹建立后进行腹腔探查, 利用超声刀来切除肿物及处理血管,与开腹手术同样步骤进行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以及消化道的重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清除淋巴结数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对照组平均切口长度(15.6±3.4)cm、试验组(6.2±1.3)cm,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出血量(287.2±125.6)ml、试验组(164.5±52.8)ml,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2.3±0.5)h、试验组(2.5±0.6)h,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4.2±2.1)d、试验组(11.6±1.7)d,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清除淋巴结(16.2±4.8)枚、试验组(15.8±4.6)枚,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术后出现3例吻合口漏、2例肠梗阻、4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23.1%;试验组术后出现1例吻合口漏、2例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1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是目前胃癌治疗中最有效的和最常用的方法, 能够有效的切除病灶和降低复发的风险[2]。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手术的低创伤、低风险和快恢复的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日本Kitano对腹腔镜进行辅助远端胃切除进行首次报道, 应用腹腔镜进行胃癌的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相关的研究报道表明[4],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 腹腔镜行胃癌D2根治术更注重的是整块的切除病灶和周围组织、肿瘤非接触操作原则和淋巴结的彻底清除。腹腔镜操作不仅损伤小, 而且能够大大减轻炎症反应, 避免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更大创伤, 以降低微转移灶的移植及延缓肿瘤复发的几率。本组研究中试验组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腹腔镜技术在术中的创伤程度、术后患者的恢复和并发症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 而腹腔镜技术在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清除淋巴结数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腹腔镜技术的熟练操作完全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手术效果。与刘红权等[5]获得的结论相同。

综上所述, 腹腔镜行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行胃癌D2根治术比较具有手术出血少、切口长度小、住院天数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的技术优势, 而在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除上,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比较并没有优势可言, 因此, 腹腔镜行胃癌D2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方法,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帅磊渊, 刘福亮, 李益飞, 等.远端胃癌腹腔镜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近期疗效观察.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8(4):432-434.

[2] 张伟.腹腔镜辅助远端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胃癌的疗效研究.实用癌症杂志, 2015, 30(3):392-394.

[3] 吴文庆.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24):5648-5649.

[4] 张贤坤, 韩晓鹏, 朱万坤, 等.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284例.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3, 16(8):636-638.

[5] 刘红权, 刘传渊, 方传发.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2):24-2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026

2015-04-20]

110006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开腹根治术胃癌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