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2015-02-01马江张瑜
马江 张瑜
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马江 张瑜
目的 探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锁骨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臂丛阻滞麻醉组、颈丛阻滞麻醉组、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组, 每组30例, 观察三种麻醉方法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颈臂丛联合组麻醉效果较另两组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 操作简易, 麻醉效果满意, 不良反应小, 是锁骨手术较完善的麻醉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骨科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之一, 根据骨折位置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锁骨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30例, 分别采用臂丛阻滞麻醉、颈丛阻滞麻醉、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 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不良反应少, 麻醉效果满意, 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锁骨骨折患者, 其中男59例, 女31例;患者年龄16~83岁, 平均年龄34.5岁, 患者体重37~76 kg,平均体重 59.5 kg。骨折部位:锁骨近段骨折10例, 中段骨折32例, 远段骨折48例。随机分为臂丛阻滞麻醉组、颈丛阻滞麻醉组、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组, 每组30例。
1.2 麻醉方法 臂丛阻滞麻醉组采用肌间沟阻滞法。局部麻醉药采用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患者头偏向对侧, 去枕仰卧, 清楚显露患侧颈部。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 确定肌间沟的位置, 在锁骨头后缘确认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以及横行走向的肩呷舌骨肌。判断肌间沟的位置,自环状软骨引一水平线与肌间沟交点即穿刺点。肥胖患者可以在锁骨上2~3 cm的肌间沟位置做穿刺。在穿刺点垂直穿刺,触及横突或者寻找异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 注入局部麻醉药13~15 ml。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采用C4一点法。首先确定C4的位置,穿刺针由此位置垂直穿刺, 针尖触到碰到骨质, 回抽无血及脑脊液, 注入局部麻醉药3~4 ml。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垂直进针, 穿透肌膜后, 注入局部麻醉药3~4 ml。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组采用两者结合的麻醉方式。术中监测记录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喉返神经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霍纳氏综合征、膈神经阻滞以及手术区域感觉运动阻滞情况。
1.3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优:患者无不适, 阻滞效果完善;良:患者表情痛苦, 阻滞效果欠佳, 需加用镇静药物可完成手术;差:麻醉完全无效, 须改用其他麻醉才能完成手术。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臂丛阻滞麻醉组30例患者优17例, 良8例, 差5例,优良率83.33%;颈丛阻滞麻醉组优18例, 良7例, 差5例,优良率83.33%;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组, 优26例, 良4例,差0例, 优良率100.00%, 阻滞效果较另两组满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麻醉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丛分深浅两支, 颈丛深支组支配舌骨下肌群、颈深部肌群以及膈。浅组中锁骨上神经(C3~4)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进入颈后三角, 分为内、中、外3支, 分别走向锁骨的内、中、外份, 与胸分布区相接[1]。臂丛神经分3干, C5~6组成上干, C7为中干, C8T1组成下干, 腋神经肌支支配三角肌, 皮支绕三角肌后缘分布于肩部和臂上1/3外侧面皮肤[2-4]。喉返神经返回颈部后沿气管食管沟上行, 在环甲关节后方入喉[5], 为混合神经。膈神经(C3~5)是颈丛主要分支,为混合性神经, 经前斜角肌前面下行。施行单一臂丛阻滞或颈丛阻滞麻醉效果欠佳, 同时需要辅助用药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6-8]。臂丛阻滞时, 药液未必能沿神经鞘, 支配锁骨近端的神经丛不能被阻滞或阻滞不全。做颈丛麻醉时, 药液直接注射于C4横突处, 相邻的神经袢被阻滞, 受给药量的限制,其扩散范围有限, 以致形成臂丛的神经根不能被阻滞或阻滞不全[9]。
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满意, 有2次操作, 增加组织损伤的可能性, 局部麻醉药用量增大, 发生毒副反应的几率可能增大。要求麻醉医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避免注入血管和椎管内[10,11]。在2次操作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问, 在局部麻醉药中加入适量肾上腺素可以有效延长局部麻醉药作用时间。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手术中应用, 不良反应小, 是锁骨手术较完善的麻醉方法, 麻醉效果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朱爱侠, 许凤琴, 苑继承, 等.颈浅丛神经痛诊治的解剖学基础(系列报道之四).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2(3):216-217.
[2] 聂绪发, 严振园.临床应刚表面解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42-43.
[3] 张励才.麻醉解剖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5-48.
[4] 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605-606.
[5] 刘风, 许勇, 王泓波, 等.颈丛神经阻滞后患者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圜相关肽浓度的变化.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 23(3): 218-219.
[6] 刘文东.颈丛阻滞后血压升高原因探讨.临床麻醉学杂志, 1990, 6(3):183-184.
[7] 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634.
[8] 徐恩多.局部解剖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23-25.
[9] 杨霞林.臂丛加颈丛浅支阻滞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0, 20(1):24-25.
[10] 郑思竞.人体解剖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296-300.
[11] 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605-60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44
2015-04-29]
132011 吉林市中心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