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块定性诊断中的研究
2015-02-01张文娟
张文娟
螺旋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块定性诊断中的研究
张文娟
目的 探讨螺旋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螺旋CT扫描发现肺部周围型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穿刺成功, 13例确诊恶性肿瘤, 7例炎症病变, 2例结核, 3例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穿刺后扫描发现其中3例出现气胸, 压缩5%~10%, 经卧床休息、吸氧后5 d内复查气胸消失。3例有咯血, 咯血量在1~20 ml;经使用止血药1 d后症状缓解;未见气体栓塞、针道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螺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是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最为简单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手段, 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螺旋CT;肺穿刺活检术;肺部肿块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见肺部肿块病灶, 治疗前对肺部肿块的确诊依然成为常规, 尤其是化疗或者是放射性治疗, 开始前必须要获取精准的病理学诊断;通常来说影像学检查只能发现病灶, 某些时候并不具备完全的可确定性, 这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订与执行带来一定影响[1]。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应用螺旋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肺部肿块病灶25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25例螺旋CT扫描发现肺部周围型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8例, 女7例, 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60岁。并未有任何临床症状表现在健康体检中有3例。
1.2 方法
1.2.1 器械选择 螺旋CT机为美国GE-Prospeed;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穿刺针的选取18G侧槽套管型切割活检针。
1.2.2 诊断方法 25例患者于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 先就病灶区域行薄层(2~5 mm)扫描, 同时多期增强, 对肿块的坏死区、实质区以及周围反应区进行分析。采用金属体表进行定位, 薄层扫描病灶区域, 确定穿刺层面, 并明确进针的角度与深度;常规消毒, 铺巾, 进行局部麻醉;叮嘱患者屏气凝神, 快速将穿刺针刺破胸膜进入到肺实质预定深度, 见图1;再做局部CT扫描, 明确针尖于预定取材部位, 之后将活检针倒入;切割取材, 同时将标本送到病理科;手术之后30 min再行CT扫描, 对患者有否出现肺出血或者气胸等并发症进行分析。
2 结果
本组25例患者中13例确诊恶性肿瘤, 7例炎症病变, 2例结核, 3例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穿刺后扫描发现其中3例出现气胸, 压缩5%~10%, 经卧床休息、吸氧后5 d内复查气胸消失。3例有咯血, 咯血量在1~20 ml;经使用止血药1 d后症状缓解;未见气体栓塞、针道转移等并发症。
3 讨论
肺部肿块病灶的临床表现更偏向于缺乏特异性或者是不典型时, 仅凭借CT检查或者X线根本难以进行明确诊断[2,3]。本组25例患者经诊断, 其中13例确诊恶性肿瘤, 7例炎症病变, 2例结核, 3例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穿刺后扫描发现其中3例出现气胸, 3例有咯血, 未见气体栓塞、针道转移等并发症发生。表明螺旋CT引导穿刺肺活检术在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通常对于肺中央型肿块来说, 首选检查为纤支镜活检,而对于肺周围肿块来说, 由于纤支镜活检尚存在着不足之处,完全可以使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予以弥补[4]。
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在影像学的引导下进行的, 包括CT、B超等。其中使用CT引导的优势最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CT图像分辨率较高, 可以将病灶的实质区、坏死区以及囊性区清晰的表现出来。②可以明确定位, 且能对针尖位置予以判断, 具有较好的活检成功率。而螺旋CT与常规CT做比较, 应用优势更加突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薄层螺旋扫描可以对由于呼吸移动及容积效应产生的影响予以克服, 使病灶更精准的显现出来, 尤其是对于直径在10 mm以下的病灶来说尤为明显。②螺旋CT可以实现多期增强扫描, 更有利于对病灶内部各不相同的组织成分进行分析, 可有效排除血管性病变。
针对于此, 为提高螺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诊断精准率, 应有以下几点需注意事项:①在手术开始前, 必须要对病灶区域做薄层增强扫描, 明确对病灶实质区、坏死区以及周围反应区的分析;②要求穿刺定位的精准性, 合理选择层面, 并保证进针的角度与深度, 这也是确保穿刺成功的重点所在;③严格依照于病灶中心以及实质区进行活检取材的基本原则, 若患者肿块较大, 依据情况需要则应进行远缘、中心等多点取材。
在肺穿刺活检术中,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气胸、感染、肺出血等, 同时并发症的多少与病灶所在、操作者操作是否熟练以及患者肺部基础疾病等均存在着密切关系。若患者在手术操作中不尽力合作, 发生了咳嗽等, 会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螺旋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应用具有精准定位、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等诸多优点,是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最为简单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手段,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段早辉, 金明根, 毛青青, 等.螺旋CT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术在肺部肿块及结节病变的价值.江西医药, 2011, 46(2):179-180.
[2] 黄筠洋, 苏广布, 岑炳奎, 等.肺内占位性病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12):1948-1949.
[3] 张亚年.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结节或肿块110例诊断分析.交通医学, 2013, 27(2):200-201.
[4] 周建辉, 罗海波.27例肺结节及肿块样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分析.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 32(1):34-3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34
2015-04-15]
423000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