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骨不连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2015-02-01宋亚玲华乾坤杨方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2期
关键词:骨膜移植术桡骨

祁 鹏 宋亚玲 高 炜 华乾坤 杨方武

小儿骨不连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祁 鹏 宋亚玲 高 炜 华乾坤 杨方武

目的 分析小儿骨不连临床特点, 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小儿骨不连患儿病历资料;诊断主要依据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技术, 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结果 X线平片:撕脱骨折块复杂性移位12例、单纯侧位移位3例;CT三维图像重建, 无骨性连接10例、部分连接5例, 骨折远端“鱼尾样”改变14例;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骼骨骨膜移植术2例、带髓髓内钉治疗4例、外支架固定术治疗9例;平均随访时间(23±5)个月, 8~16周骨愈合, 末次随访均获得痊愈, 无后遗症。结论 小儿骨不连的诊断并不困难, 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多数预后较好, 但需长时间预防。

小儿;骨不连;临床特征;预后

骨不连又称骨折不愈合, 是骨折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约为5%~10%, 一直是骨科治疗的一大难题, 其诊断、治疗标准尚未确立, 疗效并不确定, 医疗行为极易引起道德风险[1]。小儿是骨不连高风险人群, 因骨发育尚未停止, 发生骨不连后, 诊断、治疗困难相对较大。本次研究就本院既往收治的15例小儿骨不连患儿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儿收治于2011年2月~2013年7月, 其中男10例、女5例, 年龄2~12岁, 中位年龄6.4岁, 平均年龄(6.9±2.0)岁。原发疾病:尺桡骨远端骨折5例、中段1例, 桡骨高位、尺骨低位3例, 尺骨高位、桡骨低位2例, 桡骨远断粉碎性骨折1例, 胫骨骨折3例。表现类型:尺骨、桡骨骨不连3例, 尺骨骨不连4例, 桡骨骨不连5例,胫骨骨不连3例。影像学表现:缺血性骨不连8例、萎缩性7例, 其中合并有局部骨质缺损1例。以骨不连入院致手术时间9~14个月。临床表现:均伴有不同程度肌力下降、肿胀、活动受限, 骨折端异常活动5例, 关节僵直2例, 间歇性麻痹1例。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未合并有高热、感染等症状表现;③非病理性骨折。

1.2 方法

1.2.1 诊断 调取患儿病历, 据症状表现安排骨折端X线检查, 观察骨折端端愈合情况, 有无骨痂形成、骨小梁情况,必要时进行CT/MRI检查。

1.2.2 治疗 均采用手术治疗, 采用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骼骨骨膜移植术, 或带锁髓内钉治疗, 或外支架固定术。

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骼骨骨膜移植术治疗, 参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选择血液供应已被破坏的区域入路, 避免破坏骨不连周围组织血供。

带锁髓内钉治疗, 据骨折正、侧位X线片, 寻找髓腔最狭窄处直径, 评估骨折端硬化、髓腔闭锁情况, 全身麻醉下取出内固定物, 切除瘢痕组织、硬化骨, 凿下骨不连接处外侧骨干皮质, 注意避免损伤血运, 打通骨折端硬化髓腔, 扩髓, 见新鲜骨泥, 置入髓内钉, 以瞄准器拧入锁钉, 穿刺抽取骨髓弃上清, 与复合人工骨组织混合, 填平骨缺损, 离断骨膜血管, 吻合血供区血管。

外支架固定术, 下肢骨折采用硬膜外麻醉, 上肢骨折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取内固定物, 不剥离或少量剥离骨膜,打通髓腔、祛除硬化骨, 合并处理感染病灶、死骨, 彻底清创, 必要时行开窗减压, 骨折端牵引复位, 选择支架固定, 置入人工骨、自体骨髓, 移植骨膜, 吻合血管。

术后做好肢体保暖, 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术后可安排肢体等长收缩训练, 主动、被动屈曲训练, 康复训练应慎重,患儿依从性较差、对康复训练理解能力不足, 康复有一定风险。常规随访, 拍摄X片, 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骨密度。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肿胀、疼痛等症状表现消失,骨折线消失, 骨痂生长, 骨密度良好, 患肢功能恢复;未治愈,未达到以上标准[1]。

2 结果

X线平片, 撕脱骨折块复杂性移位12例, 单纯侧位移位3例。CT三维图像重建, 无骨性连接10例, 部分连接5例。骨折远端“鱼尾样”改变14例。采用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骼骨骨膜移植术2例, 以带髓髓内钉治疗4例, 外支架固定术治疗9例。随访时间6~30个月, 平均(23±5)个月。患儿均在8~16周骨愈合。末次随访后均获得痊愈, 无疼痛、畏寒等后遗症。

3 讨论

骨不连是骨折后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将其定义为“损伤和骨折后至少9个月, 已有3个月无进一步愈合倾向”, 即长病程、长时间骨折不愈合。骨不连可致患肢畸形、功能障碍, 严重损害患儿身心健康, 对于小儿骨不连患儿而言, 这种影响可能伴随终身, 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2]。本组15例患儿家长均表示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人均花费均在3万元以上。

骨不连诊断并不困难, 据病历资料、影像学检查技术,可明确诊断。关注要点包括:①骨折端骨组织结构;②骨折块移位;③有无骨性连接;④辅助手术治疗相关信息, 如髓腔分布、血供情况、有无感染与髓内炎等并发症。本组患儿明确诊断符合率为100%, 获取征象较典型, 典型征象无漏诊。

骨不连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生物疗法、物理治疗等,但生物疗法与物理疗法均难以改善骨折端畸形等物理改变,手术在骨不连治疗中的地位仍难以替代。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组织移植、硬化骨切除、内固定、假体置换等, 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处理感染、髓内炎等并发症, 纠正骨畸形, 解除髓腔骨性闭塞、纤维化与接触骨软化以重塑骨折愈合生理过程。目前, 约80%的骨不连可通过手术治疗, 症状改善率100%, 痊愈率在80%以上, 手术疗效较好。

本组患儿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骼骨骨膜移植术2例, 以带髓髓内钉治疗4例, 外支架固定术治疗9例。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骼骨骨膜移植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小儿骨折缺损小、机械稳定性多较好, 该技术治疗小儿骨不连具有较大优势, 但许多患儿家长因对该术缺乏足够的认识, 认为抽取骨髓存在较高风险, 更愿意选择传统内固定术。内固定术治疗骨不连常用术式包括带锁髓内钉、钢板固定、外固定支架、内固定支架等。其中带锁髓内钉优势较大, 创伤小、适应证广、感染率低、多无需植骨, 但技术尚未成熟。外固定架创伤小、对血运影响较小, 适用于治疗时间长、病程长、发生感染者, 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是许多医院治疗小儿骨不连的首选术式, 也是本组患儿最常用术式。

[1] 徐尚胜, 王晋.骨不连的常见分型及治疗进展.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 21(9):754-756.

[2] 朱雄武.血瘀证与骨折迟缓愈合发病的相关性研究.云南中医学院, 201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2.079

2015-01-19]

277800 山东省枣矿集团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骨膜移植术桡骨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眼眶MRI 在眼眶骨膜下间隙血肿的应用研究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脏康复对预后的影响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髓芯减压术自体髂骨移植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治疗战创伤致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