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2015-02-01本刊评论员

资源导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红线耕地土地

◎本刊评论员

将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本刊评论员

岁末,河南省政府对土地管理工作再出重招,继10月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之后,11月26日,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坚决守住耕地数量、质量双重红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农业之本、产粮之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 坚持把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巩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更是将耕地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实行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这些无疑都显示出耕地保护工作在中央高层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当前,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总体质量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较低。有资料显示,多年来,城市外延扩张占用大量土地,其中一半以上是耕地。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呈减少趋势,同时耕地质量总体上也呈现下降趋势。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近年来,我省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省有1亿人口,人均耕地只有1.15亩。我省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养育全国7.47%的人口,同时可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土地承载压力大。当前,我省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以耕地保护为首要任务的土地管理新格局,推动土地管理工作重心向耕地保护转移,确保全省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基本稳定,总体质量不下降,既是保红线、保生态、稳增长、促发展的需要,更是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的河南应有的责任担当。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以耕地保护为首要任务的土地管理新格局,推动土地管理工作重心转向耕地保护,一方面,要集合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纪律等多种手段综合施策,对耕地实行“管控性、约束性、补救性、建设性、倒逼性、惩治性”六大保护政策体系,共同发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耕地保护的职责分工,强化激励约束手段,督促落实共同责任,形成合力。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努力做到有力保护、有效保障、有序开发,实现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的“双赢”。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凸显耕地的稀缺性。在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面前,耕保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提高对保护耕地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将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守住“红线”、保住“底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红线耕地土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我爱这土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耕地时节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