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骨科Ⅰ类切口的影响因素

2015-02-01陈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医源性感染率骨科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I类骨科切口感染情况,积极寻找预防感染的方法,提升骨科I类切口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内容、手术相关信息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情况进行评价;统计院内感染的危险值,术后伤口的感染情况、愈合情况等。结果 患者术后有不同的感染情况发生。结论 骨科手术I类切口患者的感染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时候应该要妥善的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05-006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5.049

作者单位: 15400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医院

Influence Factors of Type I Incis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EN Lei,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 Musi city, Jiamusi 154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class I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fection of incision, actively looking for a way to prevent infection,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type I incision in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x, age, diagnosis, operation content related information to the rationality of patients with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statistics value, etc., infection of wound healing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has occurred in different. Conclusion Infection Preventio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incision I patients is very important thing, whe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peration treatment should be to d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properly.

[Key words] Orthopedics operation, Internal storage, I operation incision, Infection control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术后的并发症,患者因此而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我院此次就骨科I类切口的感染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对I类切口的感染预防方式以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帮助临床骨科I类切口患者提供比较好的预防感染效果。现就研究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根据2010~2013年我院骨科I类切口患者183例进行了探讨分析,共有4例感染的患者,男性患者有2例,女性患者有2例,最小患者是22岁,最大患者是76岁。

1.2 纳入标准

(1)患者接受的骨科手术切口为I类,内置固定器超过一年;(2)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亦可以参与此次的研究;(3)患者年龄最大不超过76岁。

1.3 排除标准

(1)病历资料等缺失;(2)骨折类型为开放性骨折。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采取我院自制的表格来进行调查统计;主要内容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内容、手术相关信息;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情况进行评价;统计院内感染的危险值,术后伤口的感染情况、愈合情况等。

1.4.1 骨科Ⅰ类手术切口的危险因素指数计算 按照3个等级计感染危险因素指数(ASA):(1)美国麻醉学会体质状况分类≥3;(2)手术时间大于此类手术平均时间的75%(满足条件的为1分),此二项得分累计为:0、1、2;(3)2分以上具有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险因素。

1.4.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评估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评价标准并参照国际通用(联合用药)原则,制定本次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将其划分为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3项进行评价累计计算。

2 结果

此次研究共有183例骨科内置器材手术,出现了4例术后感染的情况,我们对患者进行了感染危险因素评估,这些病例的感染危险指数均处于同一层面,可以相互比较。

2.1 感染病患的切口致病菌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达到30.9%,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0.9%,其余感染菌依次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阴沟肠杆菌等等。

2.2 感染病患中深部切口感染率达到41.3%,器官腔隙感染率占34.1%,浅部切口感染率占8.7%。其中足部手术的感染率为27.9%,腰膝部手术感染率各占15.5%。有类风湿、糖尿病史者占39.6%。

2.3 我们对患者的围手术期使用药物不合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共有52.3%的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有77.1%的患者属于术中应该追加抗菌药却没有执行的。抗菌药使用不合理的有38.7%。

3 小结与展望

3.1 医源性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是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目前G +球菌感染率比较高,医源性感染降低需要通过提升医源性无菌操作比例来实现。此次共有1例阴性标本送检,该情况笔者分析是以下几类原因:(1)样本属于非感染组织;(2)存在漏检的情况。其实在现阶段的一些研究中也存在无菌性坏死组织检验阴性结果的报道 [1]。

3.2 手术部位及局部软组织感染

临床中的骨科Ⅰ类手术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大多数都是其手术的部位,在骨科中也是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妥善处理会有关节功能异常、畸形、败血症、骨髓炎等等严重疾病产生 [2]。目前医院在对院内感染的处理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可是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对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长期而困难的任务。此次我院对骨科手术感染预防的几个关键内容研究认为,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抗菌药使用是最重要的。需要对这些关键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提供针对性的措施,避免患者的感染。

总之,骨科I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高,预防是重点,防治结合来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升患者的手术质量和效果,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研究和执行。

猜你喜欢

医源性感染率骨科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经气管切口误吸医源性呼吸道异物3例护理缺陷分析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