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36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5-01-31许海玲朱勇根姚煜顾菊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3期
关键词:肝炎肝功能组间

许海玲 朱勇根 姚煜 顾菊兰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36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许海玲朱勇根姚煜顾菊兰

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76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6例确诊为重型肝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则加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肝功能(ALT、AST、TBIL、ALB、CHE、TBA)及凝血功能(PTA)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ALB水平改善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在本研究其余肝功能指标及PTA改善方面均更显著;临床疗效:观察组对于早期重型肝炎的疗效更优,中晚期则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均经治疗好转,对照组则无不良反应。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于早期重型肝炎有重要意义。

人工肝血浆置换;重型肝炎;临床分析

重型肝炎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衰竭为特征的疾病,基础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多见,临床疗效较差,不少患者虽经积极护肝降酶治疗仍难以控制病情,以致病情恶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人工肝血浆置换(PE)自问世以来,应用日渐增多,已成为本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帮助患者度过危重期有重要意义。我们从2008年开始将PE应用于本病的临床治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 3月~ 2015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重症肝炎且符合PE适应证的患者76例,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42.12±8.36)岁,慢性重症肝炎29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1例。基础病(病因):乙型肝炎35例,丁型肝炎2例,酒精肝3例;对照组36人,男29名,女7名,年龄(41.86±7.69)岁,其中慢性重症肝炎27例,亚急性重症肝炎9例。基础病(病因):乙型肝炎33例,药物性肝炎1例,酒精肝2例。两组年龄、性别、基础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中重型肝炎的标准[2]。

1.3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于我院行PE治疗并已知情同意者;(2)所有患者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

1.4排除标准

(1)不符诊断标准者;(2)精神病不配合治疗者;(3)存在PE治疗禁忌证者。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嘱患者绝对卧床,给予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白蛋白、免疫调节剂及新鲜血浆等护肝降酶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积极治疗并发症。

治疗组:联合PE治疗,采用日本可乐丽公司生产的KM8800型血液净化仪,用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股静脉通道。每次置换血浆2 000~3 500 ml,血浆分离速度25~30 ml/min,血液流出速度控制在60~120 ml/min,依据病情行选择血浆置换次数,36例患者共79次,平均2.2次/例,每次2~4 h。血浆置换前以地塞米松预防过敏,酌情应用肝素钠抗凝,每置换1 000 ml血浆,则静注20 ml规格为10%葡萄糖酸钙,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两组均7 d为一个疗程。

1.6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ALT、AST、TBIL、ALB、CHE、TBA及PTA的改善情况,并比较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

1.7疗效指标

参照《人工肝支持系统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疗效判断》。有效:临床好转和治愈;无效:病情恶化死亡。

1.8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ALT、AST、TBIL及PTA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指标均较前改善,但观察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ALB、CHE、TBA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指标均较前改善,ALB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CHE及TBA比较时,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临床疗效

对照组未发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则出现8例,皮疹4 例,躁动2例,恶心呕吐2次,观察组,均经药物干预好转。早期重型肝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中晚期比较无显著差异,详见表3。

3 讨论

重症肝炎患者由于肝脏解毒功能低下,有害产物蓄积,导致肝昏迷等严重并发症产生,威胁患者生命[3]。血浆置换术是人工肝的一种,通过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过滤血浆中的有害因子,达到治疗的目的,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4]。

本研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PE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肝功能及PTA改善更显著,对于早期重型肝炎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方面,虽出现8例,但均为轻度,且经治疗好转。张五香[5]在探讨PE疗效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PE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研究仅涉及有效率比较。本研究立足临床对于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前分期以分开论述临床疗效,并将肝功能等指标纳入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及科研价值。廖金卯[6]的研究数据则显得较为翔实,治疗组患者ALT、AST、TBIL、CHE改善更显著,并对于各期患者临床疗效予以细分,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上述研究均证实了PE对于重型肝炎患者的显著疗效。虽然本研究结果提示PE治疗过程中仅有早期患者获益,临床少部分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多次PE治疗,有学者指出如果接受5次PE治疗仍未好转的患者,继续给予PE治疗意义不大[7-8]。但我们认为PE的应用可延缓疾病进展,因此仍应该应用,可为肝组织再生及肝移植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综上,我们认为,PE安全可靠,可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特别是对患病早期的患者意义更大。

表1 两组ALT、AST、TBIL及PTA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TBⅠL(μmol/L)      ALT(U/L)      AST(U/L)      PT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14.4±70.2  350.7±103.7▲  269.9±92.4  173.4±13.4▲ 132.6±36.8  178.1±30.5▲ 30.6±9.37  36.2±8.48▲观察组  422.7±69.6  278.7±102.2▲△ 270.5±94.6  98.8±12.6▲△ 130.7±35.6  99.5±29.9▲△ 29.8±8.94  50.3±14.42▲△

表2 两组ALB、CHE、TBA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组别  n ALB(g/L)              CHE(U/L)           TBA(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31.4±4.5  32.3±4.7▲  3 759.9±816.5  3 428.3±926.8▲ 241.0±91.5  213.3±69.6▲观察组  36  31.2±4.1  32.6±5.0▲△ 3 764.1±821.4  4 022.8±830.9▲ 238.7±89.7  178.0±58.9▲△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肝衰竭与人工肝治疗学组人工肝支持系统的适应症、禁忌症和疗效判断[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10(5):405-409.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脏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3]李卫,李铭,李永华,等.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4):385-387.

[4]卢家桀,唐红,王文雅,等.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9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2):5-7.

[5]廖金卯,李灼日,胡小宣.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4):302-304.

[6]张五香.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5-6.

[7]陈虹. 重型肝炎30例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与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5,31(3):141-142.

[8]蔡峻岭,魏巧云,高乐,等.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14,35(2):108.

Clinical Analysis of 36 Cases of Severe Hepat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Plasma Exchange

XU Hailing ZHU Yonggen YAO Yu GU Jula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Nantong 226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rtificial liver in 76 cases with severe hepatitis treated with plasma exchange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Methods 76 cases of severe hepatitis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randomly assigned control groups to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treatment of 40 cases, observation of 36 cases combin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plasma replacement therapy. Observing two groups of symptoms, liver function (ALT, AST, TBIL, ALB, CHE, TBA) and coagulation (PTA)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compare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More significant set of symptoms, liver function and PTA improvements, efficacy: effects of early severe hepatitis study group for bett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ate, P>0.05, observation group, 8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re treated better, control group had no adverse reaction. Conclusion Early plasma exch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patitis with artificial liver is important.

Artificial liver plasma exchange, Severe hepatitis, Clinical analysis

R512

A

1674-9308(2015)33-0106-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3.070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肝炎肝功能组间
重视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世界肝炎日》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世界肝炎日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