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甘膦涨价事出有因

2015-01-31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汪建沃

中国农资 2015年14期
关键词:原药草甘膦制剂

□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 汪建沃

草甘膦涨价事出有因

□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 汪建沃

月初,国内草甘膦原药市场维持供应紧张态势。国内主要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停止对外供货,使得国内草甘膦原药市场的现货供应立刻紧张起来,配合目前相对稳定的价格,草甘膦原药价格上涨迹象已经显现。目前,草甘膦原药主流成交价已突破22000元/吨,较前期每吨上涨1000元,涨幅为4.76%,部分货源成交价达到23000元/吨,溢价幅度超过9.5%。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草甘膦原药经过长达半年的筑底,已发出反弹信号,草甘膦就象中国的股市一样,羊年“慢牛”开始往上行。

涨久必跌,跌久必涨

众所周知,商品市场与股票市场一样,同样有为数不少的操盘手,他们利用消息利空乘势打压市场,趁机在价格底部囤货;利空出尽是良好,时机成熟便开始拉升从中渔利。

95%草甘膦原药价格从2014年9月中旬以来进入下跌通道,价格从28600元/吨一路跌至前期的21000元/吨附近,跌幅高达27%。在长达半年的市场低迷期,一些有资金实力、有客户资源的原药经销商,在草甘膦原药价格底部吸纳了一定的货源。有不少经销企业在20500-21500元/吨的时候囤集了部分货,想等到后期价格上涨的时候再抛掉,可见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草甘膦原药的后市是看好的。原药经销企业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必定拉抬价格,实现盈利的目的。

另外,国内草甘膦原药生产的主流企业也有涨价的强烈意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抱团才能使大家的利益得到保障。

市场启动,需求放量

从草甘膦行业国际供需关系来看,全球草甘膦需求量去年已超过70万吨,近年来保持年均约10%的增长速度,同时需求呈现延续稳定态势。我国草甘膦实际总产能为60万吨左右, 其中近80%的产量用于出口。

目前,北美市场开始复苏,出口开始回暖,接踵而至的又将是南美市场的启动。随着全球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草甘膦原药国际市场刚性需求的增长,未来出口量增长将是趋势,必定有一波行情。

从我国草甘膦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近半年企业开工率不高,目前行业库存整体偏低,在环保压力倒逼和下游备货需求双重推动下,草甘膦市场供求开始出现明显好转。我国农村春耕生产在即,果园、茶园、非耕地除草剂市场开始启动,国内农药制剂加工企业对草甘膦原药的需求有了大幅度增长。

2013年,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撰文称,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就会有14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而仅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了1.3%(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劳动力减少后,草甘膦等除草剂产品需求将迅速增加。

国际草甘膦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我国国内市场草甘膦需求高景气度也将延续,国内外利好因素,对草甘膦原药市场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产能萎缩,供需平衡

国内对草甘膦行业的环保核查自2013年就已拉开整合大幕,中小产能大多被淘汰,因此去产能化较为明显。草甘膦的工艺难度虽然不复杂,但废水难处理,企业每生产1吨草甘膦原药,仅用在处理废水上的投入就达到2000元以上,用在三废治理上的投入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元。

今年是新环保法实施的头一年,又是新任环保部长严格执政的第一年,还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污染问题在今年两会中成为代表委员关心、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又将为农药行业带来环保压力,市场开工率将受到严重影响,草甘膦原药价格的上涨预期较往年都要强烈。

今年以来,随着环保要求的趋严,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开工率持续不足,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增大,一哄而上的草甘膦乱象有望得到好转,草甘膦产能在政策调控下,有望回归理性。

成本升高,不得不涨

今年来,草甘膦生产企业不约而同地反映,草甘膦原药的制造成本普遍升高。一是同样迫于环保压力,草甘膦原药的上游企业制造成本增加,导致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二是油价回升,导致原材料、产成品运输成本增长;三是“三废”处理运行环保成本明显增长,任何企业都不敢偷排偷放;四是人力资源日益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五是企业融资难度大,财务成本不断攀升;六是安全压力增大,安全生产运行成本增加。

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无法消化并承受上述成本升高因素,其产品涨价既在情理之中,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企业本来就以追求应得合理利润为目的,赔本赚吆喝的事情谁都不愿意干。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草甘膦是我国农药工业既风光又伤心的支柱产业,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经验和教训。目前,草甘膦原药企业逐渐开工,市场价格也出现新的变化。即使国际市场转暖,出口增加,出口效益提升也依旧渺茫。因为中国的草甘膦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出口注册许可,没有世界知名品牌,部分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替国外企业贴牌生产产品,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不可能在效益上获得大的突破。

总之,鉴于市场需求增长、环保压力增大、产能萎缩、制造成本增加等,草甘膦原药价格短期内还有一定上升空间。但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草甘膦行业要走出低谷、稳健步入上升通道还需要时间。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好风凭借力,只有紧紧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牢牢把握国内、国际市场,才能把草甘膦产业做大做强。

观察

中国农药必须拥有市场话语权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农药生产大国,但从全国农药行业整体来看,行业形势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产品贫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寥寥无几、制剂加工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农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而这三点又是中国农药缺少市场话语权的症结。

没有市场话语权,被迫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处于竞争的劣势,就永远不可能把中国农药做强。

首先,我国农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农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投入研发的资金占主营业务收入仅为1%左右,相比发达国家的 10%-20%差距太大。以草甘膦为例,我国为全球提供了80%左右的原药供给,制剂的市场占有率却不及孟山都公司的一半,出口1吨草甘膦原药,却换不回孟山都公司的1吨农达制剂(1吨草甘膦原药可以加工3吨农达),这就是中国农药的悲哀。中国农药必须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尽快将中国制造改写为中国创造。

其次,我国农药行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目前,我国农药产业集中度较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至今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以消耗大量资源、高污染为代价的低附加值的原药出口,是得不偿失的。靠“贴牌”为生应该成为历史,中国农药再也不能扮演代加工者的角色。在国际农药市场处于量大无牌尴尬境地的中国农药,必须下大力气打响自己的品牌,敢于向国际农药巨头亮剑。

再次,我国农药行业的制剂加工技不如人,在国际市场受制于人。众所周知,农药制剂是农药原药深加工的终端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集约化程度高等特点。先正达、杜邦、陶氏、巴斯夫、拜耳、孟山都等国际农药巨头无一不是靠农药制剂驰骋全球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扩大制剂出口是中国农药进军国际农药大舞台、抢占终端市场的必经之路,中国农药要叱咤市场,必须依靠农药制剂突破重围、异军突起。

猜你喜欢

原药草甘膦制剂
国内部分农药原药价格消息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法国拟2020年废除草甘膦的使用
禁用草甘膦或将导致农民杂草防除成本增加
2017年第四批农药原药企业延续核准名单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法国欲接受草甘膦续登四年提议
2014年第三批农药原药企业延续核准名单
草甘膦 三季度有望吹响反攻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