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2015-01-31

中国农资 2015年13期
关键词:供销补贴农药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据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出台文件,就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部署。这份文件2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全文约7000字,共分5个部分19条,包括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更好履行为农服务职责;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改造,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创新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治理机制,增强服务“三农”的综合实力;加强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领导。

决定指出,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服务农民,迫切需要打造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长期以来,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比较完整,经营网络比较健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完全有条件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要充分用好这支力量。

决定说,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要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强化基层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为重点,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因地制宜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努力开创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决定要求,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决定提出,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决定强调,要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改造,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决定明确,各级联合社要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理顺社企关系,密切层级联系,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

此外,决定还说,在长期的为农服务实践中,供销合作社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组合和服务体系,组织成分多元,资产构成多样,地位性质特殊。为更好发挥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必须确立其特定法律地位,抓紧制定供销合作社条例,适时启动供销合作社立法工作。

(《决定》全文及解读详见6-9版)

农药管理要提质增效转方式

本报讯 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在重庆市召开全国农药检定所所长工作会议,与会代表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这条主线对2015年农药检定工作和行业发展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总结交流经验,深入分析形势,研讨部署今年药检工作重点。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对这次会议作出专门批示:“规范和创新农药管理对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药检系统要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工作主线,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不断规范农药行业管理,大力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服务绿色生产,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隋鹏飞提出农药检定系统2015年主要凝心聚力重点抓好五件事:一是坚持开门立法兼顾科学国情,做好新条例配套规章制修订;二是提升公开透明和公信力,再造农药登记管理流程;三是发挥国内国际影响,设置农药登记技术壁垒;四是构建农药产业信用评价体系,创新管理评价机制;五是增强农药管理、产品可追溯、产业分析预警信息服务能力,打造中国农药信息系统。

国际设施农业展倡导节水农业

本报讯近日,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设施农业和国际灌溉技术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展会以“倡导科学节能灌溉、推进高效设施农业”为主题,重点展示节水灌溉、信息化农业等领域的新技术与创新型产品。

据了解,展会同期增设农业物联网信息展区,共同探讨我国新型物联网技术,展示科学的配套使用方法,并举办“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峰会”,共同推进精准、高效、信息化的科技型设施农业发展。与会专家表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再往前推进,要引入信息技术的支撑。同时,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和“水药肥一体化”技术亟须跟进,以更好地助力我国节水农业发展。

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三项补贴1434亿元

本报讯 日前,财政部、农业部下发通知,拨付2015年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3项资金1434亿元,助力今年农业生产。通知同时就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作出部署。

通知明确,这次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国家对农民的总体支持力度不降低,但对不同粮食种植规模和经营方式农户的补贴有所调整,重点向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倾斜,以不同方式鼓励不同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财政部、农业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中央财政拨付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调整安排20%的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试点资金和补贴增量资金,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两部委将于近期印发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做好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政策要求和管理规定,加快补贴资金分配拨付进度,及时把直接补贴给农民的资金尽快兑付到农民手中。因地制宜地采取农业信贷担保、贴息、现金直补、重大农业技术推广补助等有效方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解决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社会化水平,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

今年,两部委还将选择安徽、山东、四川、湖南和浙江等5省的部分市县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试点,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2015年种子种源免税进口政策发布

本报讯 近日,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2015年免税进口计划的通知》(财关税〔2015〕9号)。2015年种子种源政策下,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将审批62类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73类进口种用野生动植物种源。

为支持引进和推广良种,加强物种资源保护,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林业,经国务院批准,“十二五”期间对一定品种和数量范围内的进口种子(苗)、种畜(禽)、鱼种(苗)和种用野生动植物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以下简称种子种源政策)。

2014年种子种源政策共计免税约8.88亿元,基本实现了政策目标,引进和推广国外优质种质资源,有效降低用种成本,提高我国农、林业产值和产量,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质量,促进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大力发展,惠农、富农效果明显。

声音Voice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

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防汛抗旱防台风形势不容乐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全面落实各项应对措施,扎实有效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数字Figure

1.5亿

近日,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农集网”正式公开内测,据相关人士透露,“农集网”首日累计成交订单近万份,成交总金额1.5亿多元。

40%

近日,从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获悉,去年陕西省在102个涉农县区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使用配方肥占全年化肥使用总量的40%以上。

73亿元

从农发行贵州省分行获悉,今年该行信贷支农继续保持迅猛态势。仅1至2月就投放粮油产业链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项贷款73亿元。

(本版文章均由本版编辑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供销补贴农药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挖掘化工企业超额收益:如何利用智能决策实现采供销协同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战略合作单位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