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安全信息化管理之我见

2015-01-31刘群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黄石435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施工现场工程项目

文/刘群 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黄石 435000

建筑安全信息化管理之我见

文/刘群 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黄石 435000

由于我国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发展也比较慢,所以即使政府高度重视它的发展,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本文对建筑安全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建筑安全;信息化管理;现状

一、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通过应用现代的各种安全管理手段,使建筑施工的后台管理和生产过程最大化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就是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管理的目标。 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能够高效率地收集、存储和处理大量信息资料,大大提高管理信息的质量和效能; 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和迅速传递信息,实现对管理系统的有效沟通和适时管理;能够提高现代管理技术水平,提高预测、决策和计划的质量与效率。

大型建筑企业往往同时在建工程数量较多,要确保对所有工程项目安全的有效监管,尤其是对施工现场安全的有效监管,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抽查、资料审查、报表检查等方式是无法真正落实的。因而做好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及时发现在建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安全隐患并进行预测、预警,从而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对各项目部实施有效的安全集中管控已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现状

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随着工程数量增多,工程规模扩大,建筑从业人员成倍增加,施工企业从原有管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变成纯管理型企业。大量的一线职工没有经过职业培训,就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加之人员流动性较大、项目操作人员不稳定,建筑安全管理会产生诸多问题,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可控或不可控状况,安全管理得不到有效提升。

目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安全生产费用得不到保障。在投标、议标过程中,多数采用低价中标的方法。 建筑企业在招标、议标过程中,将临时设施、文明施工安全防护、职工教育培训等费用暗中减少,以确保中标;投标保证金、项目垫资、工程款拖欠等情况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再加上违法分包等现象,造成了一部分工程项目人员配备不足,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管而不管、管而难管的局面,施工现场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生产很难达标。

其次,建筑企业缺乏主动管理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每个建筑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但在工程项目施工时,企业领导及安全管理机构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不能很好的落实责任。对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的评定与检查,依据项目资料员经验填写评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放任自流,没有做到严管严控。

再次,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安全风险认识不足。 从业人员中的一线作业人员多数是农民工,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又没有经过职业技术培训,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如何加强自我保护都不清楚。 单位项目承包人安排工作时,也不考虑相应的作业情况能否施工作业。

最后,“三违”现象普遍,跟踪督查不够。由于某些工程抢进度、赶工期,在施工现场工作环境没有很好的交底、现场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部分作业人员因为经济利益冒险作业,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

三、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安全文明施工中的运用

1、信息化平台的建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用信息技术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公司为改革管理模式,在项目管理中采用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建立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两个层次的项目综合管理系统,与各项目部进行联网,便于与企业总部进行数据传输联络,各项目部及时定期沟通联系,做到信息流畅,集中处理,实现资源共享。

2、信息化让安全看得见

在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方面,信息化从多个模块入手,针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现场危险源。由于危险源种类繁多,构成复杂,也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所在,信息化系统根据其影响范围、 可能造成的后果设置危险等级,进行定时、定人、定措施的动态监控,强调通过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评价和控制来达到安全文明施工的目的;公司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生产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可以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部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以图片等方式做到实时回复,从而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生产安全,实现了安全文明施工全过程管理;根据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化系统设置了安全考核机制,安全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定期对项目经理安全管理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设置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促使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另外针对建筑作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流动性大,缺少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以及使项目管理人员更好的履行安全职责,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信息化平台建立每个项目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入场、日常教育情况,有效地控制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3、信息化让设备运行安全处于掌控之中

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实现建筑安全与文明施工的重要保障,我公司在设备管理上注重制度制定、过程控制,先后运用信息化平台建立每台施工机械的型号、维保记录、检测日期等数据档案,公司安全质量部门可以根据数据制定设备安全质量检查专项计划,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限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另外公司对部分工程项目建立起工程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在用塔吊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检查和实时监控,对塔吊的运行实施实时管理监督,实时记录设备运行的动态过程,使所有运行信息都能及时的在系统中捕捉到,对违章操作,系统会实行预警机制,使管理人员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作出响应,并对设备安全隐患做到实时有效管控。

结束语:

总之,建筑安全信息化管理目前只是刚刚起步,要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完善存在的一些问题。 只要建筑安全信息化管理更加透明、企业对工程项目了解更多、自我约束更强,其自身提高将会更快,人脸识别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监管通系统的作用将更大。

[1]江帆.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李海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郑广斌.济南四建集团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4]聂建伟.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施工现场工程项目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探讨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探究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建筑安全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