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与管理途径的选择及分析

2015-01-31顾志刚南京创鸿景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9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线缆管理制度工程施工

文/顾志刚 南京创鸿景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与管理途径的选择及分析

文/顾志刚 南京创鸿景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建筑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将我国建筑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建筑智能化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有段,是推动建筑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相关企业单位必须提高建筑智能化程度,保障建筑施工质量,促进企业长足发展。本文笔者将简要介绍建筑智能化,分析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探究建筑智能化管理途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途径;探究

一、建筑智能化

智能化系统建设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需科学管理技术作为支撑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考虑项目策划、成本、工期、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具体而言,建筑智能化包括涉及面广、投资规模大、系统门类繁杂以及集成要求高等特点,需要先进技术作为指导,属于高科技建筑模式。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和灵魂,是促进建筑事业发展的有效动力。目前在建筑智能化的应用基础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所提高,但其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建筑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混用线缆工程材料

各系统线缆繁多是建筑智能化的一大问题,导致施工难度大大增加。目前,诸多建筑工程为方便施工、缩短工期而偷工减料,存在混用、替代线缆材料的现象。例如,为节约成本,利用低规格的线缆代替高规格线缆;为施工便利,利用非屏蔽线缆代替屏蔽线缆;为节约工期,利用单根多芯数线缆替代多根少芯线缆。此类混用线缆工程材料现象,是影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定制铁构件材料质量不达标,未有效规范外壳接地

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诸多电子设备不能直接进行安装,必须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配置支架与设备箱子,保证施工质量。目前,诸多施工过程中存在定制材料防腐措施缺乏,尺寸不合规格,外壳接地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难以提高,影响建筑智能化工程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室外支架、箱体等铁构件材料严重不合格,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整个智能化工程的质量。

(三)接线箱内接线方式无序

中心机房布总线到中间控制设备的方式是建筑智能化工程中诸多系统采用的结构布线方式,例如,灯光控制系统、数字监控系统以及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等一般而言,点对点星型发散方式是中间控制设备常用的布线施工方法,有利于形成线缆汇聚点。但系统设备品牌更换等原因引发原设计箱体规格不合符需求,出现设备放置缺乏规划的现象,导致接线箱内接线方式混乱、无序。

(四)传感器以及执行器安装不合规格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安装主要属于楼宇自动化系统范畴,且这类设备安装需附着与水、电等安装工程之上,对相关专业的配合程度要求较高。如果安装此类设备时,缺乏相应的规划和预控措施指导,导致预留安装位置不合规格,难以有效满足安装技术需求,依法数据采集不及时等问题,影响整个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

三、探究建筑智能化管理途径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与管理存在密切联系,是影响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优化建筑智能化管理途径,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一)构建智能化管理制度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管理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标志,建筑企业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构建智能化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的指导下,规范现场施工,落实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提高经营能力,为实现建筑工程智能化管理提供保障。

(二)完善信息管理制度

信息管理,即通过信息系统得到管理的具体化效果,是实现建筑工程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建筑工程的结果。在智能化监控系统基础上,收集、整理施工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筛选,建立数据资料信息库,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便利,达到资料与信息的同步,为现场有序开展工作提供保障。简言之,信息是决策的依据,是正常施工的保障,是提供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内在动力,因此,必须完善管理信息制度,避免信息遗漏,影响工程进度。

(三)健全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制度

在掌握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特点基础上,设计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在坚持以施工方案为指导的基础上,做好现场智能化管理,健全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阶段是受到外界影响最大的阶段,因此,项目部必须明确管理责任,实施有效的现场管理,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度。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现场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此同时,以工程施工进度为依据,合理调配人员,提高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水平。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智能化管理能力,引领管理人员树立安全文明施工的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健全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四)落实智能化管理人才培养制度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保障。在实施建筑智能化施工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与价值。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在建筑智能化管理的指导下,落实智能化管理人才培养制度,打造一支优秀的管理人员,为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建筑企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引导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管理技能,保证管理效果,为实现建筑智能化施工提供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奖惩机制,激发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发展。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新的建筑形势下,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我智能化水平,通过构建智能化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健全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制度等方式,提高建筑工程智能化管理水平,为提高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推动相关企业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吴建.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实施要点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2):163.

[2]林建平.建筑智能化工程特点及施工管理重点[J].技术与市场,2015,(08):254+256.

[3]余庆.开发智能化小区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J].中国房地产业,2015,(7).

猜你喜欢

线缆管理制度工程施工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弹上线缆布设技术研究
华通线缆:“通”向未来的品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