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

2015-01-31詹群芳黄石市方兴规划咨询中心湖北黄石435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22期
关键词:开发技术海绵城市规划

文/詹群芳 黄石市方兴规划咨询中心 湖北黄石 435000

戴 辉 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黄石 435000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

文/詹群芳 黄石市方兴规划咨询中心 湖北黄石 435000

戴 辉 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黄石 435000

我国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城市的不合理建设造成环境失衡进一步加剧,建立完整有效的水安全治理系统至关重要。为缓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融合最新雨洪利用与管理理念,从城市规划层面提出海绵城市理论。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进行探讨。

海绵城市;城市规划;雨水利用

引言: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发生主要原因归咎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我国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大力推动雨水利用规划政策的实施,以便其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提供有利的条件。

一、海绵城市规划理念概述

生态海绵规划理念是一种新型的雨水排除模式,此种模式的实现优化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效解决了我国现有的资源短缺问题。生态海绵规划理念的形成要求相关部门在进行地区雨水排放工作的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雨水排放理念,进而在实现生态保护目标的基础上开展新型的雨水管理方式。新型雨水管理方式即是让雨水在排放的过程中处在分散的蓄留状态,最终实现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资源节能目的。另外,生态海绵规划理念要求该地区在进行雨水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雨水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且由此解决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生态海绵规划理念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而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其展开推广。

二、城市规划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目标分析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生态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的实现要求政府要根据海绵城市构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雨水综合利用空间布局,并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开展雨水利用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内容来执行,最终提高雨水利用效率,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第二,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目标的实现要求相关部门应确定规划中的技术利用,以便在此基础上雨水利用管理工作能够更为有序的开展;第三,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保护,达到节能的目的,因而我国在水资源缺乏的发展状态下应大力推广雨水利用规划理念目标的设定,从而较好的控制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且以此改善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益。

三、海绵城市规划的技术设施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解决城市内涝排水、缺水干旱和水污染问题,因此在其设计中主要针对径流量控制、洪峰流量控制、雨水收集回用和点源面源污染控制。根据控制目标低影响开发技术按照功能可分为渗透、调节、储存、截污净化等几类,因此可根据功能将低影响开发具体技术分为入渗系统、滞留系统、存储系统和过滤系统等。

1、入渗系统

通过减少不透水面积、增加雨水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从源头上控制径流以达到径流量控制的目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的作用。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渗透塘、渗井、渗管/渠、植草沟、人工土壤渗滤等。

2、滞留系统

通过最大化滞留雨水径流,减少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到来,以达到洪峰流量控制的目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雨水下渗和净化的作用。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池、植被缓冲带等。

3、存储系统

通过对雨水的存储、集蓄利用,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达到雨水收集回用的目标。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湿塘、蓄水池、雨水罐等。

4、过滤设施

通过对初期径流的存储净化,强化场地对雨水的自然净化力以达到点源面源污染控制的目标。对应的单项技术设施有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植草沟、人工土壤渗滤等。

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集蓄利用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可实现多个控制目标,因此应根据设计目标灵活选用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四、海绵城市规划方法建议

1、重视水资源的规划

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积极考虑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将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问题放在重要的地位,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注重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培育和引导水产业发展。

2、制定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

现有的通知和文件不具有强制效力,为进一步落实和深化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还需要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出台强制性的政策法规以促进低冲击开发的实施和管理利用的规范化。强制性内容既要包括针对业主和开发商的管制政策,针对规划师和工程师的设计要求,也要包括针对管理者和使用者的管理条例。在制定强制性法规的同时也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对于市政工程和开发建设项目,可采取财政、专项资金补贴等形式鼓励工程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对于开发商和居民,可根据其相应的环境责任,收取税费或给予经济补偿,以增加其积极性推广低冲击开发技术。例如美国征收的暴雨管理费和德国征收的雨水费。

3、推广低冲击开发技术和设计体系

应制定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规范或导则,推广实用技术,将规划设计规范化和标准化,为设计人员提供简单便捷的工程设计工具,降低技术的应用难度,推动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推广与利用。同时引进国外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新技术,提高其性能,降低使用的成本。

4、完善评估系统、量化实践

应实现实施效益可量化评估,以测评低冲击开发技术设施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而促进开发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在评估系统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策略与指标相结合。对于开发技术的评估与量化应关注全生命周期内持续的性能表现,使用持续监控和测量队数据进行分析和校正,来对下一阶段的设计或管理进行调整。

五、结语

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下,各国环保意识增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技术日益显现其价值,已成为备受重视的主流理论。目前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与规划思想还不成熟,在涉及土地、规划与相关技术部门的衔接、管理、资金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还需要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

[1]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4,(36):5-7.

[2]俞孔坚,轰伟,李青,袁弘.“海绵城市”实践:北京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控规及景观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15,(01):26-31.

[3]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03):7-10.

猜你喜欢

开发技术海绵城市规划
煤层气与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专题(下)客座主编寄语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海绵是植物吗?
中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的现状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