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到2017年初步建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智慧

2015-01-31黄柏洪金伟杰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20期
关键词:杭州市杭州智慧

高 宁,黄柏洪,金伟杰

(1.杭州市教育局,浙江 杭州310003;2.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浙江 杭州310003)

以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为新航向,杭州正奔跑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杭州教育也已迈入以优质均衡为主题的“后普及时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智慧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时代教育管理、教与学的深刻变革,促进师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共同成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升教育公平水准,提升杭州教育品质,服务智慧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和公众需求。

信息化·行动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通过创新应用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推动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的发展,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1.以《行动计划》实施为统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杭州市教育局根据《杭州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促进条例》和《杭州市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制定出台《推进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下称《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以改革为统领、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明确到2017年杭州要初步形成与智慧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以及教育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确保杭州教育在省内乃至国内的引领、辐射作用。

《行动计划》提出了推进教育网上政务服务、校园智能管理建设、智慧课堂建设、数字媒介素养教育、教育智能化社会服务和信息网络改造提升等六项任务,推进教育一卡通、名师公开课、云学堂、数字化学习、名师网上工作室、教师网络研训、市民空中大课堂和智慧教育示范校等八个重点项目建设。

为完成《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组建了各级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学校骨干教师和技术负责人组成的智慧教育“融·创”学习共同体,在“融合、创新、共享、应用”的总体框架下,通过知名专家和学者、业内优秀教育信息技术企业和典型先进学校等三个层面展开,专家学者进行智慧教育的理念引领,优秀企业介绍产品、讲解方案,典型先进学校交流项目思路和经验。杭州市以“融·创”学习共同体为平台,市、区(县、市)、校三级协同工作,强力有序稳步地推进教育信息化。

2.以“大数据应用”为原则,推进“两库三平台”建设

在市、区(县、市)、校三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并逐步建设教育基础信息库、优质教育资源库两大数据仓库和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在线教学三大公共服务云平台。

根据国家教育部“三通两平台”建设方案,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规划试点与浙江省教育基础平台的技术对接方案,建立适合杭州教育的基础信息库编码规范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逐步完善教育基础信息库中机构、教师、学生的基础信息,充实学生体质健康、学业评价、第二课堂等数据资源。

积极开展教育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基础数据的归集等相关工作,陆续完成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学生学业分析和反馈系统、教育微课平台、教育点播系统及教育视频平台、远程教研系统、教师教育远程培训平台、双证制培训管理系统、市民空中大课堂基础系统、教育课题评审管理系统及论文评审系统和杭州教育电子地图的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

3.以“一站式服务”为特点,打造教育电子政务体系

杭州市教育电子政务体系目前包括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务办公、权力运行、行政管理、政务辅助、数据共享等七大类。它要求以“互联网+政务”的思维全面梳理整合业务系统、工作内容,优化改造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实现为公众提供一站式、零距离、可互动的网上服务目标。

依托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杭州市教育局积极建设电子政务服务系统,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互动交流、效能监察等功能于一体,通过电子化流程方便公众通过网络办理各项事务,全面促进权力阳光运行。2015年完成电子证照目录梳理以及电子证照库建设,完成各类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运行对接工作,教育考试收费统一通过公共支付平台进行。

积极加强基于网络的行政管理,推出一系列电子政务应用建设,先后开发“教育网络办公OA系统”、“招生管理系统”、“小学一年级入学预登记及查询系统”、“高中招生录取图文直播系统”、“各类查分、录取查询系统”、“教师职称评定管理系统”、“教师公开招聘管理系统”、“教育设备政府采购管理平台”、“透明食堂管理平台”等一系列电子政务相关应用,在提高行政办公效率的同时,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4.以“名师公开课”为引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013年9月,杭州市推出“名师公开课”,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的优势,将浙江省特级教师、省市教坛新秀、杭州市名师及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等名优教师的课程资源通过电视和互联网免费共享,推动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理念引领、方法引领,展示杭州市名优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教改探索及其教学风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截至2015年,共完成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四门学科384节精品课程的制作与推送。同时,进一步拓展了“名师公开课”项目的内涵与功能,在“课堂实录(同课异构)”的基础上,启动微课学习、名家讲堂、家长学校等子栏目建设,力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在此基础上,杭州市全面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目前已征集37275名教师共10152节课的晒课资源,评出中小学优质课一、二等奖共454节,推优课300节。此外,杭州市还遴选出50个名特教师(“名师”和“优秀班主任”),以O2O模式实现名师的示范垂领作用。到2016年,将建成70个精品“名师网络工作室”。

目前,杭州市正着眼于“区域联动,校校联动”,以“云学堂”建设为核心,开发名师微课堂、网上跨校选修课程,打通学校课程开发壁垒,实现学校课程区域共享,搭建市、区(县、市)、校三级在线网络开放课程群,形成包括国内外名校公开课、杭州名师公开课、TED、微课堂、慕课、个性化在线辅导等项目的新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5.以智慧校园建设为试点,与企业合作开展信息化应用

开展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围绕云服务、云机房、云应用,为学校提供在教育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借助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力量,争取杭州市民卡公司以及华数、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支持,发挥其“数据服务”积极性。

开展全市数据的智慧分析和挖掘,联合杭州市民卡公司建设全市统一的教育一卡通数据管理平台,加强家校间的数据分发和共享,实现对已有的第二课堂、小学适龄入学儿童等数据综合应用,同时针对新建学校推出学生考勤、宿舍进出管理、教室电子门锁管理等学生市民卡新拓展应用。

阿里巴巴在杭州育才外国语学校、绿城育华学校、青春中学等校开展试点,借助阿里云平台、云OS和云WIFI、云一体机等配套设施设备,以学校业务需求为突破口,运用“阿里师生”平台,助力学校现代化管理。腾讯公司整合相关物联网厂商,借助微信、QQ等沟通平台,加强物联网在学校安全、环保和家校联系等方面应用,推出学校智慧宿舍管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智慧用电用水等智能化管理,受到试点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6.以产学对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动市属高校专业建设

积极指导市属高校加强信息类学科专业建设,确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为杭州市第二批重中之重学科,确定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移动互联网实训基地为杭州市第三批重点实训基地,投入专项经费扶持建设。

杭州师范大学与杭州数梦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数梦工场)联合成立“杭师大数梦云计算平台”工程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杭州市民卡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大数据与电子服务研发中心”。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共建校外合作基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合作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杭州市教育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信息类专业课程建设,扶持一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精品课程,2015年已遴选相关精品课程25门给予经费扶持,学校给予1比1配套。

信息化·成就

1.技术装备配置与时俱进

全市已实现市、区(县、市)、校三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所有公办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并通过教育城域网接入CERNET。全面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中小学千兆网络接通率达90%以上,百兆宽带到教室的达100%,基本实现中小学校无线网校园全覆盖。拱墅区成为全国首个区域中小学校实现万兆光纤接入的县级区。早在2012年,杭州市就已在全省提前实现中小学校班级多媒体配备全覆盖,即校内班级多媒体配备率达到100%;之后多媒体配备标准在杭州更是与时俱进,截至目前,主城区中小学校班级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率达到85%。杭州市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通过杭州教育城域网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全市各地积极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强化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促进教育技术装备应用水平和效能的提升。2015年,拱墅区、西湖区成为首批省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区。江干区、临安市积极创建第二批省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区(县、市)。

【案例1】西湖区全面完成中小学城域网千兆升级和幼儿园(社区学院)三网合一工程。实施“中小学移动学习网络支撑项目”(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预算金额800万,覆盖60余个校区,3600余个AP点位,积极开展无线网络支撑下的移动办公和教学应用实践研究。推进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建设,装备数字化管理覆盖至幼儿园,建立全区教育装备基础数据库,并将应用绩效评估结果以“指令性项目”形式列入中小学年度目标考核体系。西湖区教育局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绩效评估案例亮相全国网络校际协作发展论坛,获得充分肯定。

【案例2】杭州市源清中学实施“三阶五大系列工程”:校园网络(有线+无线)高密度全覆盖;校园云桌面系统遍布学校的教学区长廊;教室多媒体电教设备全部实现“云+端”的集成升级;建有专用录播、移动录播以及云录播教室,在视频服务平台统一协调下服务于日常课堂教学、教研交流,还能自动生成微课供学生复习、答疑和交流。

2.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推进

2012年,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杭州第十四中学、杭州市源清中学、西湖小学教育集团、胜利小学成为教育部第一批中小学信息化试点单位。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9所学校成为被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数字校园建设示范校,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一。交通职高、电子职校、临平职高、萧山三职、萧山四职入列浙江省首批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示范学校,江滨职校和拱墅职高入列浙江省第二批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基地学校。在此创建基础之上,杭州市全面启动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工作,推动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和管理等领域的创新。2015年上半年,已有首批55所入选;到年底,全市将创建80所;争取到2017年创建200所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在此过程中,积极扩大智慧教育示范校辐射面,努力实现优质、普适的智慧教育应用项目在全市的推广。

【案例3】拱墅区实施的“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工作室)”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项目。该项目在教师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基础上,把教师工作室与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相整合,以网络课程和资源中心为支撑,以激励评价机制、交流协作机制为两翼,形成了具有拱墅特色的集研训、交流、协作于一体的网络研修模式,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拱墅区教育局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先进典型。

【案例4】杭州第十四中学通过实施数字彩虹工程,打造基于APP的德育管理模式和基于新课改的教学管理系统,开展直播课堂教学研究和翻转课堂实验研究,使课堂和课外相融合,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以微课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学方式变革;以物联网建设为抓手,提升智慧校园管理。

3.智慧应用特色品牌发展

杭州市各地各校不断涌现出基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智慧应用创新发展典型,形成以学校为突破口、区域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点亮了杭州教育信息化版图,成为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排头兵与金名片。杭州高级中学与新疆阿克苏学校的联网天文台、杭州第二中学的化学创新实验室、杭州第十四中学的生物创新实验室、杭州第七中学的数字美术教室、杭州市源清中学的智能化管理、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的虚拟景点导游系统、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的烹饪剧场和环境监测实训中心等项目精彩纷呈、亮点频出。2015年上半年,全市普通高中又新申报13个省创新实验室建设培育项目,项目试点的成功和新项目的开发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云实训”、西湖小学的“翻转课堂”教学和拱墅区的教师网络研训进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先进典型行列并被通报表扬。

【案例5】上城区教育局借力信息化助推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教育的智慧应用。一是着力基础架构,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打造全网融通的教育资源平台,促进教师网络空间常态化应用;三是坚持学教方式的课堂变革,促进教学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2015年,上城区获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特别实践奖。

【案例6】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丁兰校区作为“一卡通”对接试点,开发由教育教学管理模块、个人成长记录模块、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考勤等基本模块组成的一卡通管理平台,积极探索跨校区和区域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扩展学生市民卡的应用,试点成熟后将在全市推广使用。

信息化·展望

2014年3月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对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智慧城市维度,包括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六方面。这六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的进步,也离不开管理的变革和创新,作为智慧城市核心公共服务之一的教育也是如此,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信息化与治理现代化的双带动,从而形成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新常态。

未来,杭州教育信息化将在以下三方面加快推进步伐。

1.进一步形成整体思维,完善发展架构

落实市委“一号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杭州智慧教育发展整体架构。整合各项业务系统,积极建设教育基础信息库、优质教育资源库两个大数据仓库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线教学服务平台三个云服务平台。引进新型适用的优秀教育教学软件和资源,加强教育数字图书、期刊建设,推动区域特色资源和校本资源的开放与建设。实现学校管理基础数据的规范统一与归集,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家校通”和“政校通”。

2.进一步落实行动计划,促进智能应用

全面落实《推进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行动计划》,为教育管理、师生教学、家校联系、社会教育四个层面提供服务,全力打造杭州教育信息化特色创新发展模式。到2017年,全市使用教育一卡通的学生达60%,中小学教学交互显示设备应用的覆盖率达80%,智慧教育示范校达200所;建立150个名特教师微课堂、100个精品“名师网上工作室”、100个跨校选修课程超市、500个精品在线网络开放课程资源,从小学到高中全学段各学科“名师公开课”微课学习网上服务全面实现,具有杭州特色的云学堂课程群形成规模,网上研训工作模式基本建成,“市民掌上学堂”实现全覆盖。

3.进一步加强教企合作,实现借力发展

进一步打造、借力、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加强与省内、长三角地区、港澳台地区及国内外的教育信息化交流学习、资源共享。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发各种形式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探索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长效机制,扩大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杭州市民卡公司以及华数、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合作。加强电子商务、物联网、智慧物流等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领域相关专业建设,扩大人才培养培训规模,为全市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

信息化·历程

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当年6月,杭州市第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对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设要求和内容。第二年,杭州市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成立,负责全面规划、总体协调全市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之后,杭州教育信息化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2002年,杭州市教育城域网正式开通。

2003年,杭州13个区、县(市)全部建立教育信息分中心及其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大部分学校建有校园网站及校本资源库。

2004年,全市中小学校园网接入城域网。

2005年,开展系列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培训,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制定《杭州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开展优秀校园网评比活动。

2007年,杭州教育城域网上数字图书馆和电子期刊阅览室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算机网络和光盘放映设备全部到位,完成率100%。

2008年,配合浙江省电子学籍系统的升级改造,完成市级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系统和会考系统升级。

2009年,完成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杭州市级内外网应用建设。

2010年,制定《杭州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2011-2015年)》。

2011年,杭州市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出台《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开展校园网、数字化校园、机器人、理化生等专用教室建设及“杭州市校园安全工程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全市中小学校实现班级多媒体配备全覆盖,即校内班级多媒体配备率达到100%。杭七中等38所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拱墅区教育局成为国家级“区域信息化试点单位”,杭十四中、源清中学、西湖小学、胜利小学成为国家级“中小学信息化试点单位”,占全省同类单位的1/3。

2013年,全市学校教育专网接入带宽升级。“名师公开课”推出。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校市级达103所,省级达29所,总数居全省第一。

2014年,在教育部通报表扬的全国13个先进典型中,西湖小学的“翻转课堂”教学和拱墅区的教师网络研训名列其中。在第18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浙江省有19件作品获一等奖,其中杭州市达5件,占1/4强。在2014年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上,智慧教育展馆颇受好评。《推进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行动计划(2015—2017年)》正式出台,明确三年任务、推进计划和重点项目进度表。

2015年,完成“两库三平台”(教育基础信息库、优质教育资源库两大数据仓库和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在线教学三大公共服务云平台)部分功能建设,并投入使用。拱墅区、西湖区被列为首批浙江省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县(市、区)。上城区获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特别实践奖,杭十四中、拱宸桥小学、杭州市外语实验小学入列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拱墅区的集研训、交流、协作于一体的网络研训模式和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云实训”作为先进典型进入教育部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杭州市主城区学校班级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率达到85%,部分区配备率达到100%。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成为浙江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

猜你喜欢

杭州市杭州智慧
玻璃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杭州院子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