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反思

2015-01-31姜玉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年21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姜玉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

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是以职业为导向,以岗位实习为途径,以毕业设计(论文)为成果,以提高毕业生应职应岗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过程教学。是在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前对其专业知识学习和工作技能的一次大检阅、总考核,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后一课。通过本课程,将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1 教学的意义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实践-检验-实践的过程,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使教学能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也是学生能力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推陈出新。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独立查阅资料,具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具有分析整理各类信息的能力。毕业综合实践的成果应具有可操作可现实性,并且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意识,同时能体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

2 选题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选题很关键,以往的毕业设计多半是由老师命题,形式是假题假做,或真题假做,造成的结果就是“假、大、空”,严重脱离实际,经不起探讨,不能用于实践。有些论文题目范围过大,学生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散,涉及的学科太多,重点不突出,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论证清楚很困难,各自为往往老成学生为了凑字数,通常采用“剪刀糨糊式”的复制、粘贴,拼凑组合成一篇论文了事。这样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失去了考核学生学习能力的意义。还有些论文题目范围过窄,专业性太强,对于大专生来说,超出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范围,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而相关的文献资料又太少。近年来毕业综合实践课程强调与科研、生产相结合,即采用真题真做(实战),课题来自科研和生产一线,所以题目的选定,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以及实习的岗位。由学生自己命题,教师审题。当然指导老师必须通过充分了解企业生产模式、学生岗位,多与学生沟通。课题选定的原则必须满足既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又要体现自身专业能力水平,同时又要有利于文献资料的查找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有些学生设计的项目能投入到生产和科研中去,这样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生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我院模具专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苏州胜利精密模具厂设计的几套液晶电视支架的冷冲模,被工厂采用并投入在生产中。得到工厂的高度评价。通过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不仅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走向社会的自信心。

3 教学实施步骤

毕业综合实践教学实施强调的是“任务—训练—评价”三个环节紧密相连。

3.1 下达任务书

根据学生参加毕业综合实践的实际情况,由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和实习草拟课题,经指导老师审核。任务书对选题背景、设计(研究)内容、课题任务具体要求及预期成果、完成任务的进度安排、完成课题需具备的条件(如实验设备、实验仪器等)作基本规范与要求。学生根据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

3.2 完成毕业实践成果

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实习后,必须提交毕业实践。成果形式可以是产品的结构设计(可附实施加工的产品)、或者是产品加工工艺设计、设备的改进、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案等并撰写成论文,论文有明确研究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内容翔实,具有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学生须对研究问题的有清晰的认识,提出论点并加以论证。论证的过程要求层次清楚、概念准确、所列参考文献要有据可循。能体现新材料、先进技术的运用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使学生熟悉科学技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基本的论文格式与规范,初步了解科研创作的一些技巧,了解目前本专业方向的一些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专业的科技发展动态,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成果的介绍,掌握文献资料查找的基本方法。论文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以工程应用为目的,将所学专业知识串联成珠,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可持续学习能力。

3.3 组织成果评价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成果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完成实习任务,论文完成情况,口头答辩。

(1)完成实习任务:以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遵守纪律、工作态度、合作精神、6S管理意识、专业素养的评价为依据。平时能积极主动地与指导教师沟通,按时做好返校集中接受阶段性任务,认真完成工作周记和实习总结。

(2)论文完成情况:按期完成任务书中的各项内容,能理论联系联系实际,论文中所设计的项目有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分析、计算科学严谨。结论合理,论述充分,专业术语规范、编号齐全、图纸布局合理。

(3)答辩:论述时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论点正确,回答问题概念清楚,有想法有见解。

4 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

(1)加强与学生沟通和联系,以及时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解决毕业综合实践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状况,可采用不同的交流形式与学生交流,通过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及时答复学生提问和布置作业的形式与学生离线交流,也可以采用面谈,QQ,Email,电话,短信或去实践单位交流等形式。

(2)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指导学生、把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学生平时马马虎虎,最后胡拼乱凑交差。更要杜绝论文抄袭和掺假的现象。在指导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阶段性的任务的下达,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带着问题,在思考中进行实习,并形成论文论点并进行认证,逐渐完善和完成设计。引导学生保持较清晰的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逐步形成独立科研和设计能力。

5 对教学的反思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实习为途径、以毕业设计(论文)为基本成果、以提高毕业生应职应岗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过程教学。毕业综合实践课程只是学生的实习阶段,他还没有完全脱离学校教育,所以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就使这种无形的资源得到扩展。学生反馈的信息对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课程也能验证专业设置及教学模式是否科学,从而促进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加贴近企业用人的需求,更加有利于学生就业,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一些实际的生产技能。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也反映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与企业有关人员共同论证,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与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密切相关,在与企业的深度耦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并结合人力资源专家的调查分析,确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对工作过程各阶段的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同时通过毕业综合实践课程,也反映出学生知识水平差异和学生能力的差异,让我们教师更进一步反思如何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以实现“要帮助每一个人成功”,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6 结束语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由于高职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短,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也显著不同。所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的有效途径。

[1]樊剑剑.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反思[D].西安: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田淑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初探[J].职业技术,2008(11):78.

[4]施新.毕业论文写作指导[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我们今天毕业了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