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提高分析思维能力为目的的影像解剖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2015-01-31陈忠恒单涛金利新孟庆兰夏玉军刘丰春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解剖学断层层面

陈忠恒,单涛,金利新,孟庆兰,夏玉军,刘丰春

(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青岛266021)

●教学方法

以提高分析思维能力为目的的影像解剖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陈忠恒,单涛,金利新,孟庆兰,夏玉军,刘丰春

(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青岛266021)

青岛大学医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影像解剖学在教学实践中,建立了以局部解剖学为基础,以断层解剖结构分析为主要教学手段,以掌握影像分析方法为目的的高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人体结构空间定位和形象思维能力,启发结构与影像的临床思维联系,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使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更强。

影像解剖学;断层;教学法;思维能力

青岛大学医学院的影像解剖学课程是2006年受教育部资助的国家精品课程,现已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影像解剖学课程是医学影像学和人体解剖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医学影像的形态学解读是基于人体解剖学,所以只有熟悉人体解剖学才能读懂影像结构。除了X线解剖,CT、MR和超声等显示的都是人体断层影像,在形态上与整体有较大差异,必须进行组织显影、位置分析才能把握,尤其因为分辨率等技术限制,一些细微结构往往很难分辨,因此,断层影像是研究和学习的难点和重点[1-2]。断层解剖学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而开设的课程,相当于在人体局部解剖学基础上对人体断面的结构原位分析,是对医学影像的结构验证,也是局部结构定位一种手段[2]。这样,就要求我们课程教学设计必须以局部解剖学为基础,断层结构辨析为手段,掌握分析影像思维方法、准确识别医学影像结构为最终目的,以实验课为中心,提高学生对断层影像解剖结构的分析能力,为进一步进行医学影像诊断打好基础。

一、课程构建:夯实基础,循序渐进,高度融合

课程按照局部解剖学,对某一部位的分区、结构组成、毗邻和位置关系等高度概括和总结,而结构描述中涉及到形态、构成、方位和毗邻关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结合断层解剖学的层面描述方法,重点关注典型层面的标志性结构、连续性变化规律。这样,循序渐进地夯实了不同影像表现的解剖学基础,同时也高度融合了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课程,精简学时,重点突出,避免了“局解—断层—影像”各自开课,学时过长;也避免了因缺修局部解剖学,直接学习断层和影像解剖学而基础薄弱的尴尬。

建议有条件的话,开设和影像解剖学配套的局部解剖学课程相关实验,如颅脑头颈等作为重点内容。最后对应各部影像分析,也是基于前面解剖学知识,选用最佳影像图片进行分析,给出解剖学依据,得出影像特征与规律,实现影像与解剖的融合[3]。

二、教学设计: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启发联想

断层结构是脱离了整体的局部信息,需要再认和分析,既有局部的位置关系和形态观察,又有结构的连续变化追踪,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这也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往往对于数十个结构标示无所适从,单凭识记是很难掌握的,需要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进行拓展应用。老师引领学生就具体图层进行分析讨论,形成正确的辨析思路,构建标准化结构配布模板,作为对照,辅助影像分析,并能对影像结构在整体空间定位。

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环节,也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把人体分为头、颈、胸、腹、盆、四肢和脊柱等几大部分,每个部分在结构组成和位置排列都各具特点。这一环节,就是要训练影像诊断的临床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对重要器官、标志性结构出现的规律做出总结。

重点是典型层面结构分析,主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层面位置判断。

明确层面所在大体部位,这样可能切到的主要结构就会心中有数,并且明确主要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标识性结构有助于确定位置和层面命名。

(二)结构排列描述。

如何描述层面结构的位置关系、形态特点、走形方向?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对照大体标本空间位置,转换成相应层面的结构平面图,然后完成:

1.总体结构的大致配布,如分区、分群;

2.主要结构断面的形态特点及轴位变化;

3.区域中心结构与周围结构层次关系、方位关系描述;

4.内部结构围成局部区域:如恒定出现的集合体及其内部结构排列(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脉管、神经行经路径;脏器分段等。

(三)层面动态追踪。

注意每个部位结构组成的特殊性及连续性变化。联系前后相邻层面结构变化,总结规律,养成动态观察习惯,有助于建立整体观。培养“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整体”的人体解剖学观察思维素养[1-2]。

(四)构建对比模版,辅助影像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典型层面结构排列和连续变化规律以后,默绘出结构示意图,形成参照模版,这样不仅能增强结构的空间记忆,还有利于对影像图片,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影像分析还要特别注意:

1.了解所给影像显影技术特点和参数。

2.确定层面位置,关注目标结构的形态特点,注意影像结构的不同功能状态以及个体差异。

3.主要影像结构的确认:位置、边界和连续变化等。最后绘出影像分析示意图并标注、综合描述作为实验报告。

这一环节涉及到一些基础性概念和理论,需要通过反复观察验证增强识记效果,而具体动态变化的分析和描述,则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逻辑框架,而不至混乱。

实验教学中,在老师指导下通过以上的几个环节的思维练习,帮助学生们建立了对相应层面结构的分析模式,为进一步做影像分析奠定基础。实践证明,实验室中用断层标本实物与相应影像图片进行对照分析,是一项具有实践性、挑战性任务,必须做到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按照步骤依序完成,才能为将来影像诊断学习打好坚实的解剖学基础。

三、教学研究:开展研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对于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实验任务外,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4],包括临床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习惯。

陆续开展系列本科生创新性实验,设计一些断层解剖结构的测量、结构定位、个体差异性比较等基本实验研究,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科研素养,也有助于在影像分析中获得理论支持。使学生认识到教材基本理论的提出是靠大量实验研究获得的,也有其不足之处,不能迷信教材和既得知识,要提高自己认识还要深入研究思考,不断开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帮助提高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适当开展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教学模式也是必要的,阶段性设计案例分析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等因素,课前精选代表案例,提前通过网络公布分析材料,提示学生要准备的知识,提供参考资料索引和链接等。目的是检测一个阶段以来学习的效果,启发学生临床思维,提高对实际问题综合分析能力,重在思维训练。

例如,给学生设计《肝段的划分原理及其应用》研究性实验,目的是根据Couinaud肝段划分原理,掌握如何在断面影像上进行微小病灶的定位,以如何识别肝内管道以及他们分布规律引入问题,参考文献,运用断层标本和影像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肝内管道结构分布及其相互位置关系,通过实验测量验证文献中提到的定位方法和数据,使学生在研究中深深体会到实验结果和结论是如此真实可信,对肝段划分原理和应用掌握得更加牢靠,阅片练习思维更加迅捷、清晰,即使出现个体差异情况,也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四、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由于我们多年来不断进行教学法的改革与探索,注意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注重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影像解剖学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连年的教学质量评估均名列前茅。

近3年,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以往5年学生平均考查得优率、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相比,综合考查得优率(M≥90分)由以往的平均不到15%,连续三年保持在25-30%左右,平均成绩普遍提高10%以上,不及格率由过去平均5.5%,下降至不到2-3%。从试卷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表达情况看,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普遍提高,结构表述层次更加合理而清晰。

总之,围绕提高临床影像分析能力为目的影像解剖学课程设计上要重在基础、高度融合,通过典型层面结构分析,构建辅助影像分析的标准化对照模版,用断层解剖结构分析手段,训练空间思维能力,启发临床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1]刘丰春.影像解剖学教学及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4):7-8.

[2]刘树伟,李振平,丁娟,等.创建断层解剖学课程的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2(1):43-45.

[3]易西南,罗刚.医学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实践及思考[J].解剖学杂志,2007(3):272.

[4]李辉,邹昌旭,李云庆.解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4):353-354.

G420

A

1002-1701(2015)03-0108-02

2014-01

陈忠恒,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影像解剖学教学与研究。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3.057

猜你喜欢

解剖学断层层面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一种改进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