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创建大学生跨学科阅读模式研究
2015-01-31朱学梅
朱学梅
高校图书馆创建大学生跨学科阅读模式研究
朱学梅
河北中医学院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200
本文以跨学科与跨学科研究为起点,以高校跨学科教育变革和实践为背景,指出跨学科阅读对大学生读者的重要意义,以及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读者跨学科阅读中肩负的责任。并针对当前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弊端,进一步提出高校图书馆创建大学生读者跨学科阅读模式的实施方案。
高校图书馆;跨学科阅读;大学生读者;阅读模式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及解决综合性科学问题的需要,世界各国高校和科研团队兴起了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学术研究的浪潮。作为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在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学术研究中的作用,提倡和创建跨学科阅读模式和服务,这是对提升自身价值、开展服务创新的有益尝试。
1 概述
1.1 跨学科和跨学科研究
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为克服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由于科学技术分工日趋精密、各专门科学发展缺乏相互联系导致的学科发展难有战略性突破的瓶颈,相继出现了以广泛的学科为基础,甚至涉及所有科学的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和横断科学的研究思想,即交叉学科的研究思想,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科学认识是一个连续的、有机的整体。这些科学研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不断实践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对交叉学科的关注和不断实践,逐渐使用了更为形象的术语,即跨学科(cross-disciplinary)和跨学科研究,指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用一门或几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其他科学,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用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1]。
实践证明,仅凭单一知识思考问题已经无法解释或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已导致许多新兴学科出现,如计算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为不同的学科和研究领域架起了联系的桥梁,有助于集中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去研究和解决综合性问题,可以使相关学科在研究宽度、深度和速度方面相互促进。因此,跨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在人类科学认识和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1.2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变革与实践
跨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发展趋势,决定了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在高校教育和科研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跨学科教育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因而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跨学科教育、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普遍进行了本科生的课程改革,以整体知识观为指导,广泛采用了跨学科教学和研究模式。2000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增设了交叉专业,在跨学科交叉中有25个学科群设置了跨学科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各大学普遍设置了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人文与技术科学等新学科与综合课程。英国则将传统的单科学院教学改变为由多个学院形成某大类学科群的综合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较全面的教育。日本通过国立大学的联合办学来促进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此外还通过设置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2]。
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高校的跨学科教育。教育部2001年发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就曾提出,有条件的高校应“打破学科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设置本科专业的实验试点,整合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积极尝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最初只有几所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设置跨学科专业,目前各大学纷纷在本科生阶段就设置跨学科专业,跨学科专业成为了就业市场的热门专业。如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开设的融合了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开设的融合了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南京审计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渤海大学等开设的融合了会计学、审计学、法学、侦查学和犯罪学的法务会计专业等。可见,发展跨学科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 跨学科阅读
2.1 跨学科阅读的意义
鲁迅先生曾经建议青年跨专业广泛阅读,“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跨学科教育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是如何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等;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其实质就是博览群书,进行跨学科学习和跨学科阅读。跨学科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促进不同学科知识交融与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跨学科阅读是获取学习资源、充实学习内容、寻找学习方法、了解不同学科发展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的重要途径,是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手段。
2.2 高校大学生跨学科阅读现状
当前大学生对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很不理想。大部分大学生在阅读文献方面,或专注于自己专业学科和考试类的文献阅读,或专注于文学读物和休闲娱乐类文献的阅读等。唐淑香等[3]对湖南省8所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87份,其中“你最喜欢阅读的书刊类别”中,文艺小说类最高(27.7%),其次是人文社科类(23.0%)和专业类(15.8%)。龚花萍等[4]对我国北部、东部、中部、南部、西南部五大区域内有代表性的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五成的大学生通常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其次是时尚娱乐休闲类(39.4%)和专业相关书籍(28.2%),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仅分别为21.2%和17.0%。王建军[5]对上海10所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阅读内容方面,65.0%的大学生阅读范围为文学艺术类图书,47.2%的大学生阅读范围为生活娱乐类,专业教辅类和自然科学类图书分别为39.4%和31.0%。
由此可见,众多大学生读者专注于阅读文学艺术和休闲娱乐类、专业学科、考试学科类读物,而没有认识到开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各大学跨学科课程还相对较少,尤其是本科生的跨学科课程设置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图书馆缺乏以跨学科阅读为主题的阅读宣传和引导活动,学生完全凭个人兴趣或专业所需进行阅读。
2.3 高校图书馆对推动大学生跨学科阅读肩负重责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读者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参与广泛阅读的重要部门,担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能。进入21世纪以来,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方式、硬件环境、信息环境以及面对的读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高校图书馆发展并不均衡,读者情况各异,但综合来看,文献资源的丰富程度,服务方式和平台的多样化,硬件环境的改善等均为图书馆提供跨学科服务创造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而且在新技术造就的新信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水平,有能力进行跨学科阅读与学习,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启发。因此,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辅助部门,高等院校图书馆有责任、有条件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各种措施,让大学生读者逐渐认识到跨学科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其跨学科阅读的兴趣,积极创建和推广基于跨学科理念的阅读模式,为高校开展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
3 高校图书馆创建大学生跨学科阅读模式的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高读者对跨学科阅读理念的认识
要使大学生读者逐渐认识到跨学科阅读的重要性,图书馆应首先加强宣传,通过各种途径让大学生了解并逐步确立整体知识观。一旦整体知识观深入人心,即可水到渠成的推动跨学科阅读。所谓整体知识观,即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20世纪80~90年代,美国一些有远见的高等教育家,针对美国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整体知识观的课程思想,主张本科教育应该是一种完整的教育;本科教育内容应打破学科壁垒,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克服知识碎片化,尽可能系统、连贯并形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又具有宽广的人生视野、创新意识、思辨与表达能力及独立成熟的人格,能以全面的观点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6],从而在毕业后能成功和满意的生活。
高校图书馆要从新生入馆教育的第一堂课就开始加入整体知识观和跨学科阅读宣传内容,让大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图书馆时就对其有总体了解。实践中还可从大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入手,如“整体知识观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就业是大学生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图书馆可据此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宣传活动和讲座,借此宣传整体知识观和跨学科阅读。此外,图书馆还要和相关教学部门紧密合作,在教学中宣讲跨学科阅读的好处,同时嵌入图书馆相关服务。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还可通过微信、短信、社交网络等平台,举办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线上活动进行阅读推荐、导读和宣传。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定期统计大学生借阅图书和阅读电子文献的情况,对阅读内容的变化进行调查分析,适时调整宣传策略。总之,图书馆的阅读宣传要贴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注重活动质量、活动规模以及宣传活动的持续性,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兴趣。需要强调的是,对整体知识观和跨学科阅读的宣传不可能一蹴而就,仅通过几次活动不可能达到效果,图书馆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树立“立足实践,理念先行”的观念,只有大学生树立了整体知识观,认识到跨学科阅读的重要性,才会有阅读需求,才能推动图书馆跨学科阅读模式后续工作的展开。
3.2 完善馆藏资源建设,充实跨学科阅读资源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主要满足教学和科研所需,而在教学类文献和研究性文献采购中,受经费所限,很多图书馆又以研究性文献(尤其是外文科研文献)和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主,基础性的教学类文献为辅。目前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研究生的跨学科课程,本科生跨学科课程还处在起步和试验阶段。因此,对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而言,跨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未被真正重视,在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还难觅其踪。鉴于此,进行跨学科阅读的文献资源建设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对于已开设跨学科课程的专业,可以围绕已开设的课程与教学部门充分沟通后再进行文献采访工作,这一部分资源建设相对容易;对于没有开设跨学科课程的专业,可通过对国内外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研究,了解相关跨学科阅读文献的组成和变化来制定相应的文献采集策略。同时要努力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加强与各个院系的沟通,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建有学科馆员制度的图书馆要让学科馆员也参与进来。第二,可根据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相关文献采集。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已不仅是拥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分析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和终身学习能力等,这就要求学工科的大学生要阅读管理类和哲学类书籍;学文科的大学生也要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思维深度。图书馆在进行文献采访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集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文献。第三,要加强高校图书馆间和其他机构间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好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积极参加区域图书馆联盟,以弥补馆藏文献资源不足。第四,重视对已有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揭示,提高资源利用率。
总之,在跨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中,以上几个方面要相辅相成,同时进行,既要有学校领导和院系的支持和理解,还要发挥图书馆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建设好适合大学生读者的跨学科阅读文献。
3.3 优化工作人员知识结构,提升跨学科阅读服务
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图书馆事业,有爱岗敬业精神,热爱大学生读者,期望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用自己的知识引导他们在大学阶段健康成长。只有这样,馆员才能保持长久的工作热情,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学习,并在服务中不断提高自己。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图书馆员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信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要成为能够提供跨学科阅读服务的信息专家,图书馆员需具备广博的知识和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而不只是满足于“借借还还”或仅了解本馆馆藏文献等。用“T型人才说”[7]解释,图书馆员应具备如下技能。⑴要有精深的图书情报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这是开展业务工作的基础;⑵要有广博的知识,即具有广泛的一般性知识修养,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等,这是对读者进行跨学科阅读指导能力的知识基础;⑶要有相关的有利于业务工作开展的补充性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这是掌握了解读者、融入读者、熟悉读者的服务技能所必备的理论基础;⑷要了解各类学科的研究方法,便于指导读者更好地利用文献;⑸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能娴熟地使用最新的信息工具,能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才有可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图书馆要着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发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历练一支优秀的服务团队。具体实践中,首先要有长远的人才建设和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具体的培养措施、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确定培训内容和重点;同时鼓励图书馆员自觉学习,对于取得成绩的要给予一定奖励;对于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可以实施定岗定向培养,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开发人才潜能,注重图书馆员专业特长的发挥和工作经验的积累,使每个图书馆员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优势。同时要建立考核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提升学习动力,促进自我完善。以提升跨学科阅读服务为目标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图书馆领导和中层干部做起,要先于读者树立整体知识观,才能建设好全员学习、充满活力的优秀服务团队。
跨学科教育尤其是大学本科生的跨学科教育在我国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图书馆的跨学科阅读模式建立也还处在不断地探索中,因此,整体知识观和跨学科阅读的宣传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各方面对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阅读的认识提高了,才能推动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
4 结语
跨学科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提供跨学科阅读服务则是高校图书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突显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重要的教学辅助部门,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培养大学生读者跨学科阅读理念的建立和发展,使大学生读者在大学学习期间,充分认识到跨学科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跨学科阅读,以使其在今后的阅读活动中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体系,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为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上海交通大学.跨学科研究系列调查报告选登之十 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趋势[EB/OL].[2015-1-27].http://www.npopss- cn.gov.cn/GB/220182/227704/15319162.html.
[2] 李兴业.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4(5):71-75.
[3] 唐淑香,孙娟.湖南省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建设, 2009(3):63-66.
[4] 龚花萍,龚怡,周程成.大学生阅读现状调研与分析[EB/OL]. [2015-1-27].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371892.
[5] 王建军.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13(2): 74-78.
[6] 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150.
[7] 黄少如.图书馆T型人才的开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17(19):88-90.
Research on Establishing Interdisciplinary Reading Mod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ZHU Xue-mei
(Library of He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Shijiazhuang Hebei 050200,China)
Taking interdiscipline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s as starting point, and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in universities a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read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 reader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libraries have to cultivate their interdisciplinary reading ability. In addition, it further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libraries to establish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ading mode for university student readers, as response to their current reading problems.
university library; interdisciplinary reading; university student reader;reading mode
10.3969/j.issn.2095-5707.2015.02.008
(2015-02-05;编辑:季巍巍)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SZ141275)
朱学梅,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E-mail: lzhtsx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