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提高课程有效性

2015-01-31齐齐哈尔姜云霞

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章活动语文

齐齐哈尔 姜云霞

如何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提高课程有效性

齐齐哈尔 姜云霞

本文在阐述“经典诵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及经典诵读教学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重要性的基础上,从课上及课下两方面论述经典诵读教学中提高课程有效性的策略。

经典诵读 教学 课程有效性

一、 “经典诵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经典诵读”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性活动,其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也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下面将重点阐述“经典诵读”的语文学习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经典诵读”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语言教育活动,它更需要教师或学生的示范朗读,同时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在有意识、专注的听读的过祝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锻炼,对语音、语调、语速的掌握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除了听的能力的提高,“经典诵读”活动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开口“诵读”。 “诵读”即大声地读,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不仅规范了语者,纠正了语调,调整了语速,而且可以不断地受到作者规范而优美的文字的影响,从而更正自己在口语表达中的种种语病或口语繁琐的问题,长此以往,潜移默化,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上文所言,“反复性”是诵读的特性之一。在不断地诵读过程中,口耳的配合使得大脑能更好地接收信息。“反断地诵读所形成的信息刺激的强烈程度,远远超过了交谈和默读,使书面语系统“内化“的逨度和牢固程度也要超过默读”。中国文化经典一般都语言简洁、韵律和谐,也比较适合用诵读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反复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能慢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经过“经典诵读”一系列的训练,学生的认读、解读水平都会得到提升。此后,再进行阅读,对文本的阅读速度、理解深度相应也会得到提高。增强了阅读能力,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中也有利于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理解能力,树立对生活正确的观点和态度。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诵读经典,其作用不仅在于熟读成诵,积累一定的精美语词和文史典故,更在于通过记忆,使自己的语汇丰富起来,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正所谓“多读胸藏万汇,勤写笔下生花”,平时的不断积累,使得学生在写作时随心所欲地引用或者化用,使语言的表达更加自然流畅,文章也会显得更加大气深厚。与此同时,经典之作不仅语言优美,而且逻辑严谨,多读经典,利于学生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把握文章写作的布局谋篇,从而在自己创作时增强文章的条理性、逻辑性。

综上所述,合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均能产生有利的影响,“经典诵读”是一个积累,内化的过程,而口语表达、阅读写作是一个外化的过程,只有在深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感受力,深入的理解力和流畅恰当的表达力,学生的输出才不至于单薄,从而起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经典诵读教学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判断力。”如何通过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人格、道德,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满足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挑战。

经典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根,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经典诵读就是读中华文化乃至世界上一切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经典。经典诵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文化和智慧的浸润,是人文底蕴的积累,是情操的陶冶,是人品、人格、性情的熏陶。

从国家层面看,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有利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从职业教育层面看,如何在职业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素质提升活动,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三、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提高课程有效性的策略

(一)课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任务单导学法

“将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 ,将第一表达机会还给学生 ,将第一体验过程还给学生 ,将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进行优秀的任务程序——任务单的设计,是在课程设计阶段就应完成的主要任务。任务单中明确学习目标,结合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相关知识准备,找出疑难问题,课上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明确解决措施,课后要进行自我评价。

2.知人论事法

在文本学习前,对作者及写作背景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阅读障碍,体会文章的情感,作出知人论世的评价,品味语言的精妙,获得阅读的乐趣,所以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老师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所有的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中的情感体悟。写文章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一次情感或观点的表达。作为读者的教师和学生,在读作品的过程中要准确找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这种体会靠什么,仅仅是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此时起着纽带的作用,教师要通过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告知学生一些理解文章所需的必要信息,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表情达意。

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也是一个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如在介绍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时,教师可采用“欲擒故纵”设置悬念,也可以“浓墨重彩”的渲染吊足学生的胃口。

(二)课下成立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各系部和专业根据具体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制定具体的时间与指导方案进行晨读等活动;建立传统文化经典的研读会、文学社等学生社团,定期开展经典诵读、解读活动;组织院内教师、邀请名家开设国学经典讲座;开展经典朗诵比赛、经典诗文书法大赛、‘我读经典’演讲比赛、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竞赛和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学校应开设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

[1]徐华.古典诗词诵读教学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6.

[2]邹宁.国学启蒙教育研究[D].武汉:华屮师范大学,2006.

[3]单露丹.对当前学校推展国学启蒙教育的几点思考[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文章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