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用画笔记录世界
2015-01-30AnneStone湘华
Anne Stone 湘华
当你和一个画家一起漫步街头时,你们的眼中是不一样的世界:你只看到绿树成荫,光线耀眼,而画家眼中却是美的细节——他会看到并去思考阳光是如何从叶缝中倾洒而下,树根是如何交错盘绕,鲜花是如何装点绿地……每当你下意识地拿出手机记录美景时,你早已忘了用心去欣赏它。你曾以为自己会再次翻看这些照片,但结果却是遗忘的美景越来越多而已。也许,你缺少的只是一支画笔,它能让你细心观察周围的美;也许,你缺少的并不是画笔,而是画家的视角和心态,去记录这个世界的点滴。
阅读感评 秋叶
随着数码相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摄影不再是个昂贵的业余爱好,倒是成了既廉价又方便的全民活动。于是,人们出游时便随时随地大量地拍照.甚至引发了与当地人的冲突,以至于中国旅游局专门提醒中国游客在境外要遵守当地风俗,不能不分场合、不管时间地狂拍一气。本人原以为这是刚踏出国门的同胞的无知随性所致,殊不知这也是个世界性的问题。看到美景即条件反射似地拿出手机拍照,也同样是至少有着半个多世纪大规模旅游业(tourism)发展历程的西方的顽疾,而且随着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普及化,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西方人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来,有对人的各种行为进行心理分析的习惯,而这种心理分析一般都要以人的各种欲望为起点。原文作者对人们在旅游时喜欢拍照的动机作了如下分析:一旦出现有趣、美丽的事物或景色,便会有捕捉并保留之的本能冲动,但这些事物或景色本身一般又买不到、带不走,因此把它给拍下来并存储起来就似乎成了最有效、合理的办法了。其实.这种思维定势是早在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时代之前就存在的。记得上世纪80年代,笔者与几位朋友结伴去附近的一处未开发的景区登山旅行。人山前,带路的向导问我们带了几卷胶卷,我说带了一卷(可拍三十余张照片),他说一卷根本不够,进了景区不照相,来了等于白来!旅行与拍照之间的关系,在这位向导看来,无疑成了旅行就是为了拍照,一天下来,人与风景以各种方式被摄入越多的相纸中,旅行也就越成功,否则便是“白来”一趟!
原文作者认为,在旅行时这样忙于大量地拍照,有其两大弊端:一、忙于拍照,拍完即匆匆离去,结果反而忽视了周围那些促使我们拿出手机拍照的美景;二、以为美景已成为相片并安全存储于自己的手机中,随时可以翻看欣赏,结果往往是我们难得看它们一眼,验证了“得到了也就不再珍惜”的至理名言。因此,在作者看来,拍照非但于欣赏美景无补,而且有妨碍我们细细品味之嫌。于是,作者认为,我们每见一处让我们心动的美景,应该拿出画笔而非手机,据说这个观点最初来自英国19世纪的艺术家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1819—1900)。在罗斯金看来,绘画能教会我们观察:以适当的方式去关注事物,而非心不在焉地走马观花。运用我们的手来再现面前的景色,这个过程自然让我们避免了以一种随意的方式观察美景,转而获得了对于其各个细节的洞察力。显然,在罗斯金看来,用拍照来记录景色过于随意了,属囫囵吞枣,而只有展开画纸,拿起画笔.对眼前的景色以“工笔”画出,不省略任何细节,才是欣赏景色的“正道”或该有的方式。看来,这位英国艺术家属于艺术的科学派,而非印象派。不过他的话大致不假,恰如写作而非其他方式是讓自己的思想系统化、逻辑化最好的方法,因为一篇严肃的文章需要精确、理性并合乎逻辑。然而,即便如此,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为了让旅行者看得更合理、更有效,叫人人都在景点拿出画笔,架起画夹,在一个地方停留不动.再用上半小时写生,这显然有点不太现实,尤其与当代讲求效率的旅游业格格不入。但在笔者看来,少拍照,多观察,多感受,却正是旅行的初衷,我们应当让我们的行为做法回归其本源。毕竟,从长远来看,最重要的是你从旅行中增长了多少见识以及观察事物的洞察力,而不是你的护照签证页上打了多少个国家的戳、看了多少个景点、拍了多少张与它们的合影,并把它们发布到微博微信朋友圈后得到了多少点赞。在这个所谓的“我、我、我时代”,多几张已充斥各种社交媒体的旅游照片不过是沧海一粟,还是多一些与大自然以及名胜古迹的“对视”与“对话”这种深度接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