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资料搜集处理“实”起来
2015-01-30张海华
张海华
【场景呈现】
四年级下学期《中彩那天》公开课,甫一开始,老师开门见山:“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谁能来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学生们马上拿出手头上打印的资料,争先恐后地举手:“我来!我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一个男孩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读了一大段(字音读错3个,断句不当4处),老师点头称赞:“非常好,查找得很认真!接下来检测一下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追因诊断】
实施新课程以来,收集资料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项常规性作业。上述情形,经常发生在语文课上。出现这种照本宣科资料汇报走过场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教师的任务布置过于“粗放”
要求学生找寻的资料,对教学有哪些帮助,对他们该课的学习起到什么作用,很多老师在布置的时候往往欠缺深入思考,随意性较大,于是经常出现盲目布置的现象。以前文的《中彩那天》一课为例,故事发生的背景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但就文章主旨而言,这一背景资料的搜集对于学生理解文中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帮助不大,而且对于没有什么历史知识储备的四年级学生来说,那些文献资料“读了也就读了,听了也就听了”,纯粹浮光掠影,雁过无痕。可以说,这样的资料搜集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另外,很多教师忽视对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方法指导,基本是有“指令”,无“指导”。
二、学生存在应付心理
学生出现应付现象,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教师在资料的搜集上大多是“明天要用,今晚布置”,任务的紧迫,在完成时间及搜集渠道上限制了学生。另一方面,搜集资料,教师往往把它作为一项实践性作业由学生自主完成,一般不作书面检查和批改。于是不少学生为了应付老师,随意从教辅书上摘录一些,或是网上百度后打印了事,连读也没读过,更不要说把搜集到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了。
【改进策略】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在学习中通过各种方式,加工、处理、运用信息,是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一、单元整合,合理安排搜集时间
语文教材的编排以主题单元组合,每个单元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组内课文在思想内容上有颇多共通之处。教师如果能以整个单元为单位进行全盘考虑,板块规划,列出搜集指南,再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较空闲的时间段进行资料搜集,这样就能比较保证资料搜集所需的时间及尽可能拓宽搜集的渠道,为资料搜集的实现提供最大的可能。
二、因文而异,力求适度、有针对性
如果每篇课文都要学生去搜集资料,这固然对拓展学生知识空间有一定的作用,但有这个必要吗?另外,有时候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的要求提得不当,甚至过度的话,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一定要注意适“度”,适“文”,有针对性。以六年级上册“初识鲁迅”这一单元为例,该组课文涵盖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从不同侧面叙写鲁迅的。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布置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进行以下资料的搜集:
1. 鲁迅童年时的经历
2. 《故乡》的简介
3. 鲁迅关于学习的格言
4. 名人对鲁迅的评价
关于鲁迅的相关资料文献可谓浩如烟海,如果只是大而化之笼统地让学生搜集和鲁迅相关的资料,对于他们的学习实质帮助不大。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基础,更主要是吃透文本,有的放矢,这样引导学生搜集的资料才能达到有效补充及深化的作用。
三、加强方法的指导性
大部分学生反应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去收集,不知道怎样对原材料进行自我加工处理,也不知道除了照搬照抄、直接打印以外,还可以怎样去记载搜集到的资料……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从细处实实在在地指导。比如,特定历史背景的资料处理应当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简明扼要,而人物的生平则可以进行适当的筛选概括。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