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启航,导行中成长
2015-01-30汤少芬夏杰群
汤少芬+夏杰群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全方位地落实与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品社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尊重学生,耐心聆听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真诚交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阐明自己的看法、观点。教师在课堂上要竭力避免生硬的说教,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让孩子在被尊重的氛围中真诚地表现自己。如四年级上册《用心体会家乡》的教学,大家都为不同家乡的美景和风俗惊叹。我说,每个家乡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的家乡也一样。小伦同学却说:“我们的家乡一点都不美!”大家都笑起来了,我也愕然了。但我没有立即批评他,反而柔声说:“你这样说,一定有你的道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他反而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说:“老师,我们的家乡是很平常,没有书上的家乡那么美,那么有特色,都没什么好说的。”我说“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家乡不是有风景宜人的地方吗?”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三坑水库!”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是啊!三坑水库绿树环绕,水质清澈见底,确实难得。我继续说,我们家乡有一样产品远近闻名,还被领导作为礼物选送给英国伊莉莎白女王呢?大家恍然大悟:“盆景。”小伦激动地说:“老师,我们的家乡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是我们习以为常,把他们的美忽略了。”这节课的效果比我预想的要好。如果我把小伦的话看成是对老师的挑衅,而进行训斥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二、从学生的视觉体验生活 教育即生活。我们的课堂貌似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但是很多时候在我们的教学中充斥着成人的视角、成人的思维,教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使得学生“被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从谈起的。我们不是要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要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如六年级上册的《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教学,学生没有那样的社会经验,所以对于教材内容,他们基本上就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那样的课堂处理不好就只能反映成人的意志,脱离儿童的需要和生活,从而使课堂变得“学科化”和“知识化”。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做做学生代表,说说教学上、校园中或校园周边不合理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扎根在学生的生活中,符合学生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是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
生活即成长。教学不要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教学程度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教学要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有效的学习指导提升学生生活,达到让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并能够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目的。如三年级下册《购物的学问》教学,可以让学生说说爸爸妈妈在日常购物的时候,是否购买不同的物品去不同的地方;买商品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商品的生产日期;是否“三无产品”;购买蔬菜水果等是否出现过短斤缺两等现象,从而总结出购物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如何正确购物、安全购物、聪明购物。这样的教学使教育回归到生活,体现了生活就是成长的理念。
三、为学生导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思维敏捷的应变能力,优良的课堂教育机智,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道德教育。如三年级上册《人们的职业和劳动》的教学,在教学中,由于有前一个课时的铺垫,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各行各业。在这一课时中,我出示了各个行业的照片,让他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问:“你们也想成为为人们服务的人吗?你们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想当医生,不想当清洁工。我妈妈说,不用心读书,就要去扫街,那工作又累又脏。”教室顿时像炸开了锅,大家都表示赞同。这个时候正是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我没有马上制止他们稚嫩的表达,当他们都安静下来看着老师的时候,我说:“同学们说得很对,当清洁工确实很累很辛苦,但如果大家都不当清洁工,那么我们平时的垃圾谁帮我们清理呢?我们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满足大家的需要,得到自己的报酬。虽然大家的分工不同,可是他们同样在为社会作贡献,我们的社会离不开他们,我们都在享受着他们的劳动成果,所以各种各样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得到尊重。”我知道他们一时半会是不能够全部理解我所说的道理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然会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通过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反复渗透,使职业无分贵贱这种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达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