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2015-01-30陈向东

师道·教研 2014年11期
关键词:活动课内容活动

陈向东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动脑筋,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程。

一、 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获取直接经验。即以实践性为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1. 实践性内容。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征,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采访,然后写一篇小通讯。很多学生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的记述。如“吃啥有啥”、“乱摆乱卖没人管”等。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明白了“写作处处有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2. 重要性内容。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如六年级时,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开展一个“赠你一言”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这节课学生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提高学生定留言的品味。3. 竞争性内容。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变得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二、 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受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1.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教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趣说歇后语”就可叫学生推荐一些趣题给老师。一些活动内容熟悉以后,则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学生参与出题设计的活动,会“动”得特别投入。笔者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了一“诗情画意迎新年”的活动课,学生设计了“对春联”、比赛“猜灯谜”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制作,到活动场景的布置,均可让学生参与,教师主要是做好小主持人的指导。如在上“诗情画意迎新年”这节活动课中,学生不但布置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教室,还自行准备了水果、糖等奖品。3. 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4. 放手让学生参加活动总结。这能使学生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先认真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升华。如活动课“我能行”结束语时老师说:“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我来采访几个同学。”这就是引导学生以活动作总结的一种方式。每次活动后,若能引导学生以活动为题材写篇日记,能使学生的总结产生更大效益。

三、 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动”

一方面,做好活动课的场景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景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想说说、想做做的强烈愿望;其次,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营造一个让学生“乐意动”的氛围。

四、 优化结构,让学生“全程动”

要确保学生在每个环节都处在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如在“我能行”这节活动课的程序设计中,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情境,继而选取评委抢答掀起第一个小高潮;紧接着安排了一个带有竞赛性却轻松愉快的表演来缓和气氛;最后的评选“班之最……”就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样的课堂结构,自始至终都让学生们处于活跃的“动”中,效果自然显著。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活动课内容活动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主要内容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