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图书馆嵌入护理科研的学科化服务实践及模式
2015-01-30,
,
学科化服务是一种基于馆藏,以用户需求目标为驱动、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1-3]。它是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学科化、个性化、知识化服务[4]。它应以学科馆员为核心和实施主体,实现用户、服务人员、技术及资源等的有效集成[5]。
科研过程包括选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拟定提纲、撰写文章、修改文章、选刊投稿等子过程,因此学科化服务应嵌入科研子过程提供相应服务。
本文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一院”)图书馆面向护理学开展的学科化服务实践经验,探讨医院图书馆嵌入护理科研的学科化服务模式。
1 嵌入医院科研的学科化服务概况
近年来,国内图情界有学者对嵌入医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6]。如,徐烈等[7]报道了西京医院图书馆2008年为该院863计划子课题输血“BCL-2”的最新相关文献定题跟踪服务,为骨肿瘤科做“头颈部巨大肿瘤”手术方面的定题查新服务;苏日娜等[8]认为医院开展学科化服务的较好切入点是从医院重点学科服务入手,其中为科研服务的内容包括专题服务、定题服务、科研立项查新以及代查代译服务;何茵等[9]认为嵌入临床科研的学科化服务的动因在于临床科研人员对信息需要越来越不满足于文献服务,而是更倾向于提供知识或问题解决方案的学科化信息服务,并认为学科化服务的创新举措之一是积极融入临床科研一线、嵌入过程,并将图书馆的发展定位与临床科研一线的服务需求相结合;尚文玲等[10]认为开展嵌入式科研服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及方案,开展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调研,建立学科化服务交流的网络平台,面向科研用户需求设计学科化服务产品并开展服务营销。
虽然目前有不少学者对嵌入医院科研的学科化服务的背景、切入点、内容、措施等进行了理性思考[11-12],但研究内容侧重于定题检索和课题查新,有关嵌入医院科研的学科化服务实践案例的报道也多集中于此,未能系统地体现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化服务的个性化特色。
2 重医一院嵌入护理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实践
重医一院护理部创建于1957年,2010年底获得了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护理”项目资助。截至2012年,该院有在职护理人员2095人,但根据2011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内科技论文产出情况显示:重医一院护理专业技术人员发文量在全院发文量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这引起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图书馆积极响应医院号召,馆长亲自带领馆员面向护理科研开展了学科化服务。
2.1 面向护理科研建设和推介资源
以本院护士护理和教学工作的需要为导向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现在重医一院图书馆可供护理人员使用的资源主要有中文文摘数据库、中文全文数据库、外文全文数据库、外文循证数据库和一站式检索平台。
中文文摘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整合版(CMCC/CM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外文全文数据库包括PubMed、迈特思创外文检索平台(原FMJS);外文循证数据库,如循证护理学数据库(MNC)。一站式检索平台如“大医医学搜索”可以检索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
通过讲座或馆内现场推介向护理人员推介数字资源,如图书馆开展的“提高护士信息获取能力”讲座,介绍了馆内纸质和电子数字资源的获取利用;Elsevier公司专业培训人员开展的“护理循证医学数据库(MNC)”专题讲座,向护理人员讲述了MNC数据库功能界面及资源查找技巧。这些讲座使护理人员熟悉了图书馆的资源及获取方法。此外图书馆从期刊上收录有关护理的标准、规范和指南,并及时上传医院OA系统以供护理人员查阅。
2.2 辅助护理人员搜集和阅读资料
数字资源区工作人员现场辅助到馆的护理人员,根据其科研目的帮助其选择使用相应的数据库,并帮助其在具体的某一个数据库检索界面上构建检索式;在数据库不能下载的资料,馆员则通过百度文库、豆丁网、医脉通、丁香园、小木虫、科学网等网站为其下载;对于未到馆的护理人员,则通过在线咨询服务、邮箱传递文献服务、QQ传递文献服务等途径为其传递搜集到的所需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的阅读效果直接关系到护理人员能否从文献中提炼出有效的内容,其阅读效率又直接关系到科研进程的推进,因此提升护理人员阅读资料的能力是个关键问题,为此图书馆专门组织开展了“数化学研平台:CNKI E-learning的使用技巧”讲座,其中结合实例着重讲述了如何应用CNKI E-learning软件管理文献、阅读文献、管理笔记,这种结合实例的讲解易于护理人员把理论直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从而便于他们通过借助软件较快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2.3 为护理人员提供论文撰写培训服务
图书馆通过举办“护士发表科研论文的技巧”讲座,分析了医院护理人员在论文写作发表中存在的内容、规范等方面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中文护理论文的格式规范”讲座让护理人员从宏观角度清楚论文格式规范的具体要求,论文各部分内容的格式规范是如何体现的;通过一对一帮助护理人员修改论文格式,让其直观体会到论文各部分内容的格式规范是如何在Word 中进行处理实现的,有利于护理人员在日后论文写作中自觉地规范其论文格式。
2.4 为护理人员投稿提供选刊服务
护理人员要提高投稿的命中率,在其撰稿前就要参考拟投期刊的稿约,以便向合适的期刊投稿,但部分护理人员除了明确知道哪些期刊刊载护理论文外,对还有哪些期刊设有护理栏目并不清楚,制约了护理人员投稿的选刊范围。
为此,图书馆中文期刊负责人从图书馆2013年订购的近700种中文期刊中遴选了设置有护理类栏目的104种非护理专业期刊,并统计了每种期刊的刊名、主办单位、载护理论文的栏目名称,编辑部地址、电话、邮箱、网址等数据,并将统计结果上传医院OA系统公共文件柜以供护理人员查阅。同时,数字资源负责人从Thomson ISI网站的SCI-E数据库按学科分类的期刊列表(master journal list)中检索到护理学(Nursing)的105种来源期刊,而后在Web of Science、JCR、MedSci等官网采集数据,经整理、翻译后形成包含有每种期刊英文名、中文名、ISSN号、出版国别、出版周期、出版语种、载文主题、投稿难易度、审稿时长、最新影响因子等数据的《SCI-E收录护理学期刊投稿指南》,不但可以让护理人员实现一站式查阅,还便于他们比较其所在护理学科的SCI-E期刊情况。
为了给护理人员投稿选刊提供深度服务,图书馆还根据搜集到的数据撰写了《SCI-E收录护理学期刊近5年计量分析及投稿策略》,提出论文投稿选刊的综合参照指标,包括期刊刊载主题、载中国论文的比例、影响因子、出版周期、审稿时长、投稿难易度等,为他们投稿选刊提供了指标参考依据。
3 嵌入护理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模式
在中文词典中的“模式”被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是可使人照着做的标准样式[13],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的“模式”是对前人积累的经验的抽象总结与升华[14]。笔者认为“模式”是对过去规律的揭示或经验的总结,本文在总结嵌入护理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实践经验基础上,归纳出以下几种服务模式。
3.1 资源建设和推介并重模式
服务是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的,面向护理学科研的学科化服务的前提是要搞好数字资源的建设,因为没有数字资源作为基础,会造成护理人员无法顺利开展科研,馆员无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案;数字资源建设以护理人员的需求为导向,脱离了护理人员的需求,资源建设将失去意义。
为了避免数字资源,还要做好宣传推介,让护理人员清楚有什么数字资源可以用以及如何才能有效使用。
3.2 嵌入过程的系统服务模式
初景利等[4]提出构建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化服务机制,如科研项目开题与申报时提供课题的研究背景、综述和进展,课题进行中提供实验方案、数据分析、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结题和论文撰写中提供比较研究、检索查新、投稿指南等。
这种服务机制其实是聚焦于科研的系统过程,在其不同子过程阶段提供相应的服务,而不仅限于课题查新或定题服务。
重医一院图书馆嵌入护理科研过程的学科化服务内容与护理人员“搜集资料→研读资料→撰写论文→选刊投稿”这个系统过程是相对应的,因此是嵌入护理科研过程的系统化服务,而不是零碎的服务。
3.3 团队协同攻关的服务模式
嵌入护理科研的学科化服务在科研的不同阶段服务内容不同。重医一院图书馆目前不具备既懂医院相应对口学科专业知识、又懂图书情报知识复合型人才,为此图书馆工作人员非常注重发挥团队协作精神,齐心协力地攻关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争为护理科研提供优质的学科化服务。
事实上,在学科化服务过程中,虽然学科馆员是实施主体、处于核心位置,其工作的知识含量高、业务技能强,但围绕用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学科化服务却绝不是单纯由学科馆员就能完成的,馆员间需要进行服务合作[5],这种合作并不意味着学科化服务变质了,相反还会发挥出团队协作攻关的突出优势。
4 结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图书馆嵌入护理科研的学科化服务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医院护理人员的好评,本文总结了医院图书馆嵌入护理科研的学科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希望能为其他医院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提供参考,促进医院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