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与翻译技巧
2015-01-30王艺臻
王艺臻
(江苏师范大学 敬文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浅析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与翻译技巧
王艺臻
(江苏师范大学 敬文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语言是人们生活习惯和文化沉淀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体现着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的特有习惯,英语也同样如此。就英语翻译工作而言,需要翻译工作者深入理解源语与译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最大程度实现两者之间的等值,从而更好地实现两者之间的转化,而语言转化是可以凭借视角转化得以实现的。通过对英语翻译的跨文化视角简单介绍,详细描写跨文化视角转化的根源、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翻译技巧。
英语翻译;文化;视角转换;翻译技巧
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诞生于文化,受到文化制约,伴随文化而发展,并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特色。翻译工作就是翻译工作者在充分了解源语与译语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翻译技巧和转化方式实现源语与译语之间的转化。虽然语言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甚至是复杂多变的,但我们可以借助视角转化的方式完成英语翻译工作,在跨文化视角的范畴内翻译出符合读者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所谓视角转化是翻译工作者在不涉及文化背景的情况下,转换表达角度以使得译文和读者的语言习惯相符,使用目标语来对源语言的信息进行重组[1]。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英语翻译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做好语言层面的有效转换;另一方面,要让自己的思维方式转换到源语言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模式。经过这一独特形式下的视角转换,源语言作品就能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使受众更好地理解被译作品。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译文要最大限度地符合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与思维方式,展现英语翻译工作的价值。
1 跨文化视角转换的根源
2.1文化背景差异
著名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曾这样阐述翻译理论——翻译,简单来说,就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要做到翻译成功,熟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甚至比掌握这两种语言本身更加重要。翻译归根到底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所以熟悉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就成了成功完成翻译工作的前提。然而,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必然多种多样。按照英国学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的说法,文化的实质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形成的知识、信仰、艺术、习俗以及其他社会成员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整体。文化主要的差异来自于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差异,这是文化差异的渊源所在。正是这多样的差异,使得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的处理的重要性凸显出来[2]。汉语和英语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就形式而言,汉语以方块为特征,重在表意,极具形象性;而英语以字母为特征,重在表音,极具抽象性。如中国的成语“南辕北辙”,在英语中就没有此类说法,同时,英语中很多说法中国也没有,比如“A big fish”(大人物)。又如在中国,“老”是智慧和经验的象征,如“老司机”“老队长”等。而在英美人的眼里,“old”象征“没有价值的,无用的”,一般用“elderly”或者“senior”来代替。这类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要让翻译的内容更加贴切,清楚了解文化背景的差异并寻求高效可行的解决办法对一个翻译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达到源语言文化与译文语言文化的完全对等几乎不可能,这时,翻译过程中的视角转换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2.2生活习惯和习俗的差异
生活习惯和习俗文化主要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所形成的文化,有着不同习俗的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的语言习惯自然也会存在一些差异[3]。中国由于长期居于内陆,与土壤有着深厚的感情,反之,英美国家,特别是英国,与海洋、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国四面环海,其航运非常发达。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习惯自然有了较大的区别,语言习惯自然不同。比如,汉语中常见的“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却表达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又比如,欧美国家的人有养宠物的习惯,他们非常珍爱自己的宠物,他们常把“猫”“狗”这类单词用以表达“极其的,特别的”,或者把“猫”“狗”进行拟人化使用,如“All cats are gray in dark.”意为“人不可貌相”,“The film must be a real dog”的意思是“这部电影真糟糕”。由这类例子可以看出,生活习惯和习俗的差异影响着我们对语言的翻译,故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有必要在翻译的时候进行视角转换。
2.3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
著名翻译学家张培基先生曾指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无误而又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的确,英语翻译的过程就是对其源语表达者的思维进行理解和翻译的过程。然而思维的形成受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就汉语和英语而言,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差异中管中窥豹。
首先,中国人更注重整体和谐性。在这样的影响下,汉语的表达体现出以时间为顺序层层推进,形成“流水型”的结构。这点我们深有感触,最常见的是中国人在写家庭住址时,依次写国家、省份、城市、街道,是从大到小的顺序,而欧美国家则反其道而行之,从街道到国家。
其次,中国人受“万物合一”思想影响,汉语更加注重意义表达,反之,英国、美国坚持人和物分开。这样的背景下,汉语注重表达意思,英语注重结构完整。汉语没有及物动词与非及物动词之分,而英语则有严格的及物动词与非及物动词之分。
再次,中国人和英美人的逻辑性存在很大的不同,体现在语言中,汉语注重具像思维,着重于逻辑[4],而英语则更加注重抽象思维,往往喜欢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汉语的习惯是从整体到部分,而英语则是从部分到整体,比如中国人先写年,再写月,最后写日,欧美国家则是按日、月、年的顺序进行表述的。
2 跨文化视角转换的翻译技巧
如上文所述,英语翻译的本质就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然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看懂源语表达者真正想表达的思想,减少因文化差异形成的错误和片面理解,这是翻译工作需要追求的效果。在翻译时需要进行跨文化视角转化,即从相异的角度表达相同的思想,从相悖的角度传达同样的信息。要实现这个目标,翻译技巧将变得非常重要,这里笔者主要介绍两种方法,即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
2.1归化策略技巧
根据不同国家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将语言用另一种更令受众熟悉和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翻译技巧称为归化策略技巧。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减少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语言不通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在这样的目的指导下,可以对原文进行归化处理,根据源语和译语的表达习惯及语法规则对语言的成分、句式进行改变[5]。
2.1.1 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视角转换
许多英语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源自中西方在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上存在的巨大差异。例如,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常常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句子的主语,而英语中,以“物”甚至是“事”做主语的情况则更为多见。比如“A ten minutes’ walk brought us to the restaurant.”意为“我们步行10分钟就到了那家饭馆”。这就要求翻译者在遇到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时,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对主语进行相对应的转换,在不破坏英语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贴近汉语的表达习惯。
2.1.2 不同词类在跨文化视角下的视角转换
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跨文化的视角转换并将许多方面的因素考虑研究后再进行翻译的情况。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将原文进行相悖式的翻译,使之更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英语中有些不适合从正面翻译的语句,就从反面翻译,不宜使用否定表达的语境可以采用肯定的句式来调整语义。如“Compus life is simple and beautiful”.中“simple”表示“简单”,“beautiful”表示“漂亮”,但如果直接翻译为“大学生活简单而漂亮”,则会影响文章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所以我们将“simple”翻译成“单纯的”,“beautiful”翻译成“美好的”,从而实现译文视角转换,最终翻译成“大学生活单纯而美好”。
2.1.3 句式在跨文化视角下的视角转换
句式的翻译是英语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一些特殊的英语句式,例如祈使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使这类句式的译文能够符合其本意,选择合理的翻译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如“What could I do then except to let the baby cry?”(我没办法让那孩子安静下来。)句子为疑问句,但是在翻译的时候译为陈述句或祈使句能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情感。
2.2异化策略技巧
所谓异化策略即是以源语为出发点,对从正面翻译不通的英语表达从其反面进行翻译,从而实现舍弃其形式的对等,达到对其意义的对等。异化策略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的面貌。实现异化策略的方法很多,这里笔者主要介绍最常用的两种技巧,即正反词和相悖语态的运用。
2.2.1 正反词的转换翻译
运用词性的灵活性可以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使源语不通顺的地方译出更好的效果。例如“This is no easy task.”(这可是个困难的任务。)句中“no easy task”是否定句式,在英语中有一种委婉、谨慎的语气。而翻译成中文“困难的任务”,语气则更为强烈。
2.2.2 英汉语态的转换相悖翻译
在翻译时经常会遇到各类语态的变化。比如汉语和英语受各自语言表达习惯的影响,在句式中主语与谓语的放置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表达同样的语义时,英语习惯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习惯采用主动语态。这就要求译者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各自语言的表达习惯进行更为准确的翻译。如“Now,the box was used to catch mouse.”是被动语态,而翻译成中文时,用主动语态更能表达源语言的意思,即“现在那个盒子用于捕捉老鼠”。
3 结束语
翻译既是一门技巧,又是一门艺术,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词义转换。翻译者需要对两种语言对应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进行全面了解,运用视角转换手法,通过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的转换来实现源语与译文的语义最大限度的等值,并使译文更符合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这样才能确保英语翻译更加迅速、准确,进而促进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 潘颖.浅析商标的中英文互译[J].中国校外教育,2010,26(16):35-38.
[2] 熊咏萍.跨文化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4(7):1-5.
[3] 廖国强.英汉互译理论、技巧和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4] 袁美琴.英汉思维差异表现及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12(6):88-90.
[5] 张露萍.浅析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翻译技巧[J].中国外资,2013,34(22):98-106.
〔责任编辑: 卢 蕊〕
PerspectiveconversionofcrosscultureinEnglishtranslationandtranslationskills
WANG Yi-zheng
(Jingwen Shuyua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Language is the product of people’s living habits and culture precipitation,which contains rich culture, and embodies long-formed specific habits of the same area, and the same nation. The same is true of English.Therefore, as far as English translation work is concerned, translators need to underst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maximize the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two so as to better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language with the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can be converted to its implementation. Through the brief explanation of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this paper offer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root causes of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focusing on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of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the effect of translation.
English translation; culture; perspective conversion; translation skills
2015-05-06
王艺臻(1984—),女,江苏连云港人,主要从事英语师范研究。
H315.9
: C
:1008-8148(2015)04-01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