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在读题时代的标题制作
2015-01-30黄鹂
□黄鹂
(揭阳日报社,广东揭阳522015)
民生新闻在读题时代的标题制作
□黄鹂
(揭阳日报社,广东揭阳522015)
有一句话说得好:“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现在的新闻已进入“读题时代”,一个好的标题既引导读者立即看懂新闻的纲要,也吸引读者对新闻作深入的了解。在纸质传媒中,以平民视角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独具匠心的标题对民生新闻具有“点睛”之效,让人“眼前一亮”,并引起读者的共鸣与触动。
如何点亮民生新闻的“眼睛”呢?《揭阳日报》的《本地·民生》版在标题制作上,则把视角放在细微处,以生活化的面孔去面对读者,并形成了“美”“巧”“实”的风格。
“美”:妙用修辞营造意境
新闻标题的美既要有意境美,又要有形式美。意境美需要提供出准确传神的语言文字来实现,形式美则是恰当运用汉语中对偶、比喻、借代、倒装等修辞手法,展现出或平衡对称或错落有致的外观形态美。
2013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一位被拐少女被警方营救,少女的遭遇令人心疼,回家后的出路让人忧愁,《本地·民生》对此作了“惠来被拐女阿香回家记”的连续报道(4篇),标题分别为《失踪五年终归来,昔日伶俐今痴呆》《慈母寻女历艰辛,海底捞针苦无果》《网上网下齐搜索,阿香踪迹现河南》《团圆之后添新愁,谁为阿香觅出路》,4篇报道的标题层层递进,既揭示了新闻内容,又传达着报道者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
《微信约会遇绑匪,桃花运变桃花劫》,一女子与微信网友相约,哪知网友是歹徒,将她绑架,公安部门及时侦破案件将她解救。原以为得到一份爱恋,哪知却是一场劫数,标题中的“桃花运”和“桃花劫”生动地道明新闻事件原由,一下子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014年盘点年度新闻时,其中天气篇的标题为《雨水君最调皮,台风君较斯文》,用拟人的手法形容天气,读来生动有趣。
2015年9月22日的《本地·民生》将两条报料新闻合成一组,标题为《行路难,建筑垃圾占道》《路难行,发臭污水横流》,“建筑垃圾占道”和“发臭污水横流”简练地道出报料新闻的内容,巧就巧在“行路难”和“路难行”,采用文字移位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无奈之情,既增加标题的辞格美,又让读者乐读。
“巧”:语带双关生动传神
双关语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词语的同音或多义同时涉及两个不同事物,它往往言在此意在彼,富有表现力。巧用双关语是《本地·民生》标题制作的一大特色。
近几年,进口零食以其新奇口味、精美包装、繁多品种而受到不少人的青睐,但进口零食的进货渠道不明,缺乏安全标签和生产日期,《进口零食“进口”需谨慎》的标题提醒人们买进口零食送进口中还需谨慎。
《我市迎来汽车“加油打气”时代》,这“加油打气”可不是鼓励的意思,而是指中海油在揭阳建成首个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汽车便迎来“加油+打气”的双动力时代。
一份快件从云南寄到揭阳用了8天,快递变成“慢递”,一位市民郁闷地向本报报料,而这一报料新闻的标题则为:《快递不快,客户很“不快”》,前一个“不快”是速度,后一个“不快”是心情,巧用双关,标题通俗易懂,并勾起读者详读内文的兴趣。
2015年夏天策划的一组“夏日话题”系列报道中,标题大多用双关语,如健康篇的《高温天,“热”病真不少》、水果篇的《高温天,时令瓜果凑“热”闹》、养生篇的《高温天,情绪也要防“中暑”》、电器篇的《高温天,须防家电“上火”》等,这些都是围绕民众日常生活内容的新闻报道,标题形式统一,且亲切自然,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实”:简洁明快一语破的
制作标题时,要把最新鲜的、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突出出来,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使人感到非常具体,真实可信。
2013年,揭阳市区安装了一批分类垃圾桶,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记者走访发现市民少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分类垃圾桶成摆设,在制作标题时,抓住报道的切入点,把最核心的内容在标题上体现出来,《分类垃圾桶,分了也白分》清晰易懂。
《街头奶茶没奶也没茶》,这标题一看就懂了:街头卖的奶茶说是“奶茶”,其实多用奶精勾兑,里面根本没牛奶也没茶,以事入题,以实立题,一下就抓住读者的眼球。
《节后用工:招工的挺急,找工的挺挑》,这是一篇关注节后企业用工的新闻报道,标题抓住招工和找工两种人群的心态,准确简洁,一语破的。
有一句流行语为“有钱就任性”,马年春节前,记者走市场发现市民多理性买年货,便将这一流行语“改装”,标题为《置办年货,有钱也不任性》,既实实在在地概括新闻事实,又因“改装”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标题是新闻的再创作,做一个好标题并不比写一篇新闻省力,常常是“一夜辛苦为一题”。一个好的引人注目的标题是新闻工作者智慧和才华的集中体现,即便费神也乐在其中。时间在前行,纸媒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不断发展,但无论怎样改变,标题依然是报纸的“眼睛”和“卖点”,制作出生动准确的好标题也仍是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