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趋势及建议
2015-01-30黄贤营顾海旭
■ 黄贤营/顾海旭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我国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趋势及建议
■ 黄贤营/顾海旭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勘单位将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既可以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也可以建立健全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中实现飞跃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地勘单位势必优化整合,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加大境外勘查作业,增强在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建议地勘单位在改革发展中能够合理定位,认清社会和行业责任,争取有利的宏观政策,充分发掘人、财、物的潜在优势,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地勘单位改革经验交流,同时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地勘行业健康发展。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趋势;建议
1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现状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三年内原隶属地质矿产部和其他工业部门管理的约64万人的地勘队伍转为地方属地化管理,9.5万人划归中央有关部门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地科院重新组建,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1]。为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改革的优惠政策。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强力拉动,地勘行业的发展逐步驶入了快车道。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推动地勘行业的发展逐步达到顶峰。属地化管理十余年来,得益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地质工作的巨额投入,全国地勘单位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15%,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长水平。期间,也有大量的国有和非公有制企业进入了地勘行业。目前,我国从事地质勘查的单位有2400余家,国有地勘单位约占一半[2]。地勘单位总人数95万,其中在职人员54万,地质勘查技术人员17万,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期,近两年的地质勘查投入出现减少,地勘单位在收入来源、人员结构、业务范围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的调整[3]。同时,受我国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影响,地勘单位在今后的发展中有了新动向。
2 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趋势
我国地勘单位的改革探索始终是在特定的经济和政策环境背景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的,对于未来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方向,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预测。
(1)从社会职能角度,地勘单位适宜定位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地质勘查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属于先行性、基础性工作[4],其圈定的找矿靶区、新发现的矿产地等为矿山开采提供前期支撑。但由于地质勘查工作周期长、风险高,社会资本难以进入预查、普查等前期地质勘查阶段。国有地勘单位,尤其是地质调查机构,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地质资料,同时锻炼了一支优良的地质人才队伍,适宜从事前期地质勘查工作。为发展稳定地质事业,国家也支持地质勘查人才从事基础性工作,近几年财政资金在地质勘查投入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为保持优良精干的公益性队伍的稳定,国有地勘单位适宜定位为事业性质,由财政资金保障单位基本支出,用以从事基础性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工作。以广东省地质局为例,在分类改革中,大部分局属单位划定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各单位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拓宽环境地质服务,在地质灾害防治、地热资源勘查、地下水资源勘查、环保技术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公益支撑。
(2)从经济发展角度,企业化改革有利于地勘单位发展壮大。近几年来我国地质勘查投入中财政投入一直占据较大比重,并成为地勘单位收入的主要来源。长久来看,国家投入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有限,大部分矿产勘查工作要由企业来投资。这种长期依赖外部投资的经营模式不利于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而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之后,可以建立企业人事、财务管理制度,可以更加灵活地开展融资、招投标、矿业权转让等各类经营活动,可以兴办矿山企业等等。另外,国家对转制为企业的地勘单位在土地、税收、养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将促使部分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在改革发展中,我国有多个省区的地勘单位积极组建矿业公司,努力向企业化方向发展。内蒙古地矿集团公司在2013年总收入突破80亿元,集团公司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生活水平得到同步提高。陕西省地矿总公司2013年利润突破亿元,实现了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一些勘查企业通过不断地向下游发展矿业,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
(3)从市场需求角度,地勘单位有走向整合的趋势。从矿产资源市场因素分析:当前我国主要矿产品产量持续增长(除煤炭及部分有色金属外),大宗矿产品价格整体下跌[5],矿产品市场的低迷通过产业链的传导,势必抑制上游地勘市场活力,进一步导致地勘单位发展陷入困境。从地勘市场竞争分析:近几年地勘队伍高速发展,地勘单位遍布各地,单位之间竞争激烈[6],同时地勘技术装备、设备、技术创新等水平较低,地勘工作质量出现下降。通过改革、整治的方式,则可以解决地勘市场主体不协调关系。地勘单位整合成为潜在的市场需求。以河南省地矿局为例。地矿局下属的探矿机械院、物资供应中心等机构承担的地勘任务越来越少,原来定位的服务地勘单位地质找矿的职能逐步萎缩,在服务社会中也缺少明显优势,没有形成较强的竞争力,生存困难。在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中,河南省地矿局将两家单位并入其他地质队中,同时还撤销了地质工程公司。通过优化整合,地勘单位适应了市场需求,维护了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4)从公共服务角度,地勘单位有多领域服务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大地质”概念被再次提出。地质找矿、资源节约集约、改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等均成为了地勘单位的工作重点,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得到较大其拓展;大农业、城市化、重大工程建设等对基础地质数据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公众对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等基础信息也提出了需求和要求。地勘单位可以为城市建设、环境治理、灾害防治等提供基础科学服务,从而扩展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浙江省地质勘查局近几年向海洋地质迈出新步伐,同时积极开拓新兴测绘服务业务,承担国情普查任务,充分发挥了公益性事业单位应尽的职责。
(5)从区域分布角度,地勘单位有增强境外勘查作业的趋势。近几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水平整体较高,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不断增强,勘查难度也不断加大,国内勘查作业的有利区域缩小,地勘单位积极转向境外进行勘查作业。尽管非洲南部地区矿产勘查开发投资风险较高,但我国地勘单位较适应当地环境,投资比重高。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境外勘查投资的主要目标区。由于北美的劳工、气候问题突出,拉丁美洲的社区问题棘手等,地勘单位在美洲地区的勘查作业发展较为困难。从短期来看,地勘单位善于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来开拓境外勘查领域;从长期来看,地勘单位需要提高发现资源储量几率,实现资本增值,或通过转让矿业权、开办矿山等实现经济发展。在我国境外固体矿产投资中,虽然地质勘查投入比矿山开发、企业并购金额明显偏低,但从项目数量来看,地勘单位具有一定的优势,依托较强的技术和人才力量,地勘单位可以在境外做大、做强勘查业务。
3 对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到达了一个关键节点,为保护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地质勘查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政府应加强地勘行业管理与服务
(1)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地勘行业改革顶层设计。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应坚持“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地质事业发展、有利于发挥找矿突破主力军作用、有利于当好矿产资源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应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解决地勘单位历史遗留问题,在土地变性、社会保险、资本金转增、出让收益分配、矿业权配置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营造一个有利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综合政策环境。地勘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要审时度势、站位高远、立意纵深,要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高度,为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乃至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2)强化政府对地质勘查工作监管作用。为了有效避免地勘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降低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应加强勘查作业监管,建立一套地质勘查作业监管制度。加强地勘行业自律,构建出资人、作业者对勘查工作及质量的共同责任体系,以有效保障地质勘查成果质量。
(3)地勘领域社会组织应积极促进地勘行业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组织号召地勘单位加强改革经验交流会。围绕各地勘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发生的变化、面对的困难以及今后改革发展的政策需求等,加强地勘行业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帮助地勘单位解决困难,总结、宣传和推广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先进经验,努力做好地勘行业管理与服务工作。
3.2 地勘单位必须依据自身优势进行分类改革
(1)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应该在国家宏观政策背景下进行。在1998年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中,计划将属地化地质勘查单位逐步改组成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和管理的经济实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前多数国有地勘单位在从事经营项目,甚至组建大型矿业公司,在人员、资产等方面不能完全分离,“带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现象依然存在。在地勘单位改革中,建议厘清各类国有资产归属事业还是企业问题,事业编制人员不允许进入企业,同时制定严格的监督与惩罚措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事企分离。同时,国有地勘单位应借助分类改革契机,组建完善精干的公益性地勘队伍,遵守事业编制管理要求,保证我国公益事业能够顺利开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地勘单位要认清定位,妥善处理好与政府、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拥有的探矿权,全方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2)地勘单位要始终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障作为应尽的社会和行业责任。地勘单位应牢固树立“大地质”工作理念,除了基础地质找矿外,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等方面均应加强,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以期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及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3)地勘单位应充分发掘人、财、物潜在优势。地勘单位应积极发挥技术优势,打造专业品牌,以地质勘查为主业,发展多元化产业,增强地勘单位影响力、竞争力,以适应地勘市场新形势。地勘单位在经济发展中,首先应拓宽服务领域,一方面争取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财政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在市场中寻求勘查或工勘项目,增加资金收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充分利用单位各项资产,积极开发闲置土地,妥善处理优质矿业权,充分利用专业仪器设备,增强资产收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再次,建强人才队伍,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单位长远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3 地勘单位应积极争取改革有利政策
(1)地勘单位应积极主动与主管部门沟通交流。在地勘单位分类改革过程中,各地勘单位要联合国土资源厅,加强与省(区、市)委、省(区、市)编办、财政厅、人社厅等部门沟通,强调地勘行业的艰苦性、风险性等特点,统筹谋划、合理定位,获取多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争取适合单位发展的有利政策。在分类改革过程当中,地勘单位要紧紧依靠和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指导,省(区、市)国土资源厅要切实担负起行业管理的职责,充分利用部门优势,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继续跟踪各地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最新进展,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加强行业交流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多方面跟踪最新的有关政策,积极主动利用,抓住一切机会,及时将中央政策向地方政府汇报沟通,争取细化实用政策,结合单位自身情况,及早落到实处,以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2)地勘单位应努力争取有利的财政政策。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结合地勘行业特殊性,努力与财政部门协商,积极争取有利政策,保障地勘单位在改革中能可持续健康发展。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本支持,需要一个可以进行勘查融资的平台。各级勘查单位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融资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包括专项基金、私募资金、矿山企业资金等在内的“资本蓄水池”,为地勘单位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保障,为地勘事业发展壮大提供动力。
[1]王文,王希凯,张润丽.我国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19-84.
[2]国土资源部.2013年度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情况通报[R].北京:国土资源部,2014.
[3]张万益,姚晓峰,陕亮,等.2013地质勘查进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1-3.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Z].北京:国务院,2006.
[5]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2014年三季度国土资源工作盘点与形势分析[R].北京: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2014.
[6]贾志强.关于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几点认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5):38-39.
On the Trend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HUANG Xianying, GU Haixu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 Beijing 101149)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the new normal. Therefore,the emphasi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efforts will be placed on providing social services and establishing a sound modern corporate structure based on their actual needs, so that they can realize the leap development in a market econom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must optimize integration, actively expand service areas, and step up efforts to overseas exploration to increase the influence upon economy and society. On this account,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should find a suitable position in society, recognize social and industrial responsibility, strive for favorable macroeconomic policy, fully exploit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human, money and material, and make efforts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partments responsible for mineral resourc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guide the units to exchange the experience in the reform. Meanwhile, they should enhance the efforts to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rad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rend; suggestion
F407.1;F062.1
C
1672-6995(2015)04-0021-03
2015-01-07;
2015-01-14
全国地勘行业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1212011120358)
黄贤营(1986-),男,山东省鄄城县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实习员,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形势、政策与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