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做人要实”融入自己的血液中
2015-01-30文/戴路
文 / 戴 路
把“做人要实”融入自己的血液中
文 / 戴 路
做人要实,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做人要实,实际上涉及到个人信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信念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做人要实就是每个人在内心深处实实在在地存有实在感。实在感的形成是要有积淀的,这种积淀就是要有一定的积累,而这种积累第一是要有点历史厚重感。历史上的点滴故事启示我们,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可能在短期会有吃亏的情况出现、甚至遇上不顺利的事情。但是从长远来看,总的来说,还是能够得到大众认可的、还是能够“善有善报”的。其次是要有种敬畏感。我们必须在内心深处定出一个戒尺,打心眼里去做一个老实人。第三,是要有一股子定力。没有坚定的信仰,实在做人也不可能长久。做实在人是很不容易的,会受到各种风吹草动的干扰,是会产生拨动的,这就需要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这种定力需要一种坚强内心的支撑,需要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力量,更需要一种笑看风云变化的通达胸襟。
做人要实,实际上是有很多益处的,是值得慢慢品鉴的。做人要实,方聚力量。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形成战斗的合力,就一定能都有效有力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做人要实,方可心安。实实在在做人,心安理得做事,就能够更为清醒地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就可以更为全面地分析和判断事情。
做人要实,方有收获。实在人可能会在某一时吃亏、受一些委屈,但是长此以往,是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的,是会收获到友谊和信任的。做人要实,方可成事。
做人上踏实,势必在做事上务实。务实就是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
做人要实,固然是信念,但是关键在修为。一是加强学习,要学习一些正反面的例子,这些可以从历史书中获取,看看做人实的好处、看看做人不实的害,以史为鉴、以铜为镜,方可正衣冠。我们现在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希望通过信仰的力量使当代中国人在物质条件丰富的基础上、精神世界也敞亮起来;二是锤炼意志,要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工作的历练、社会的锤炼,增强自身的定力,培养自身宽阔的胸襟。
做人要实,这个实应该更多地理解为务实,是一种正面意义上的老实。这种老实不是缩头缩脑、无能无为、不能明辨是非,而是为人正派,处事公正,不耍小聪明,不使小心眼,不搞小动作,不搬弄是非,不拉帮结派,工作上任劳任怨,生活上勤勤恳恳,做错了事情,敢于承担责任。
“老实人”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一个人的生命长度不可以控制,但是生命的“宽度”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人不一定使自己伟大,但是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要以诚信为本、以求真为怀、以气节为重,要反对和抵御只追求享乐的“庸俗人格”;要反对和抵御只图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狭隘人格”;要反对和抵御表里不一的“虚假人格”;要反对和抵御攀附依靠的“依附人格”。
团干部是开展青年工作的,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广大青年做好榜样。团干部要从平凡的事做起,从最细小的事做起,尤其是要避免自负病、浮躁病、冷热病、嫉妒心,扎根于青年之中,多做让青年满意的事,多说让青年听懂的话,赢得青年的信赖,用良好的工作业绩赢得青年的尊重,在青年中树立起“好干部”的形象。
(作者系团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