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文化之路
2015-01-30杨树荫
杨树荫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路:崎岖的路,平实的路,征战的路,辉煌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中的路。通往文化之路,却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必经的路。恩斯特·卡西尔更把文化之路当做“对人开放的新路”。文化是一种自由创造。人类社会一切伟大的不朽的文化,都来自于人的有思想、有尊严、有价值的自由创造。文化之路,就是人的自由创造之路,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通道。通往文化之路,是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路,是融合物质、精神与人的共同发展的路,更是展示理想、激情与创造的路。
在封建专制时代,中国是一个文化之国,却无文化之路。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英文化;中国的历史,本质上也是一部精英的历史,生活在低层的大众百姓,与这种文化、这部历史无缘、无份。
封建专制体制也有文化,儒家文化就享受了这种尊荣,这是精英的经典文化,与封建专制相匹配。现代的一些人,对儒家文化总是情有独钟,其实万万不要忘了,在赞美儒家文化的同时,也要赞美封建专制,两者实在是骨肉关系,相依为命,分不开的。
儒家文化扶持封建专制,封建专制也为儒家文化撑腰,天下一统,独尊儒学,断不会给大众百姓以文化创造的自由。专制,即无自由。无自由,焉有不朽的大众文化,又焉有大众的文化之路?专制之下,只有奴役与被奴役之路。
太阳终究要升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赋予人民大众文化创造的自由空间。没有民众的热情参与,任何伟大的政策都不过是一纸空文;没有民众的自由创造,任何优秀的文化都将苍白无力。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的这一著名论述,被美国学者丹尼尔·B·贝克收录于世界权力经典语录,成为全球政要的为政警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这一语录,将会使我们更深地思考人民的地位和作用,更深地感受人民的份量!
通往文化之路的,毫无疑义是有尊严的文化。有尊严的文化,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体现出社会正义和生活的真善美,它一定不畏权,不信邪,不媚俗;有正气,有骨气,有大气。在波澜壮阔的世界文化大潮中,有尊严的文化才能享有文化的尊严。
中国文化中的落后一面,亵渎的恰恰是文化的尊严。而失去尊严的文化,终究被演变成可怕的社会病:讲套话讲空话,被当作成熟;唯唯诺诺,唯上是言,被当作顾全大局;弄虚作假,抄袭仿冒,被当作开拓创新;厚颜无耻,不择手段,被当作本事;吹牛说大话,被当作气魄。至于文化,更是简单地当作搭台唱戏,文化已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己本性的意义。而一个社会、一个人群,倘若丢掉了文化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化的根基。而失去了根基的文化,堆砌得越高,摔得越破碎。
创造有尊严的文化,必是有尊严的人。尊严,是人的精神和气质的集中体现,是人的价值所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一个向上的民族,一定会把维护每一个人的尊严,作为整体的价值取向。当每一个人都需要尊严,而且坚守尊严,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始终向上、不可征服的民族,它必然地会赢得他国他民族的普遍尊重。当每一个人都把尊严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谦卑而不骄横,独立而不逢迎,自强而不自卑,奋进而不懈怠。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创造有尊严的文化。
人能创造文化,这是人的一个本质特征。有尊严的人,创造有尊严的文化,这是人的骄傲,文化的骄傲。通往文化之路的,一定是有尊严的人,有尊严的文化。中国人,中国文化,挺起自己尊严的脊梁,在文化之路上,走出一个大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