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私房菜 成监管真空地带
2015-01-30曹政
曹 政
网售私房菜 成监管真空地带
曹 政
DIY蛋糕曲奇、麻辣小龙虾、酱牛肉、自制卤味……网店和微信朋友圈里不断被刷屏的这些私房美食近年来颇为走俏,不过一旦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权的问题一直处于监管盲区。与此同时,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要求,网络食品第三方交易平台要对依法取得许可证才能经营的食品经营者许可证进行审查,特别是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且要立即报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这意味着,网售自制食品将与实体店一样办理相关资质的证照,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如不能提供经营者具体信息则须担责。
网店自制无证照的多
“良心品质,保证鲜活,口味独特,送餐上门。”“本店所有私房菜都是由店主亲手做。”消费者在淘宝上搜索私家菜时看到,不少自制食品都有“亲手制作”的字样。一些自制食品的外包装上,除了几句广告词外,只是简单地写出了淘宝店铺名称和订购电话。无论是商品包装上,还是淘宝店铺网页中,都看不到关于食品生产、流通的任何证件。有的只是制作过程照片,包括制作时用的原料、工具等介绍。
消费者原女士在网络上购买了一份自制小龙虾,其实,这一份包装简单的麻辣小龙虾,来自北京朝阳区的一处小店。媒体援引店铺工作人员的介绍,该店只是通过网店的方式对外出售,并不经营实体店。每天一到用餐时间都会派出几辆车在本市内进行外送,外地的订单则会打好真空包装通过快递寄送。当被问到是否具有食品生产、流通等证件时,这位工作人员则表示,其销售的是私房菜,用不着这些证件。
在淘宝网上出售类似私房菜的店铺数量不少,分布各地。虽然常常配着馋人的小吃图片,又主打“健康”与“安全”,但这些私房菜的“宝贝详情”中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一栏几乎都是空缺,网页中也没有介绍商品是否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检验。
有媒体随机选择了10家通过淘宝网售卖手工制作私房菜的店铺,有9家店铺负责人都表示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另外1家店铺工作人员虽然保证有相关证件,但也没有出示。
微商“私房菜”监管难
除了淘宝,目前借助微信平台销售食品的微店,其经营模式基本依赖于朋友圈的口碑相传。依赖店家自诩对食品质量及卫生的许诺,销售业绩并不差。
在采访中,一部分消费者表示他们也在关注朋友圈里销售食品的微店是否拥有实体店,因为依照相关法律,消费者举报后,食药监部门就可以先考察其资质及相关证件,然后再根据事实作出处理。
而对于没有实体店的微商来说,销售的食品也多是在家中制作,这给执法部门调查取证、消费者维权带来困难。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那些没有执照的卖家,只需要关闭虚拟世界中的店铺或者注销微信号,也就彻底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
据食品行业专家介绍,面对正在兴起的自制美食网售浪潮,相应的监管几乎是空白。目前我国针对第三方平台销售食品问题暂无明确监管部门。工商负责对外经营商户的监管工作,但是家庭经营不在他们的管理范畴之内;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稽查的是有实体门店的餐饮单位,而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虚拟店家并不在列;质监部门也只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已取得许可证的经营者进行监管。
相关执法部门工作人员还强调,朋友圈售卖食品的行为,本身很难界定是经营行为还是仅仅和朋友分享食品。如果确实是经营行为就属于违法,但由于朋友圈的私密性和隐秘性,这方面的监管会有一定困难,执法人员在执法处理中也不容易找到相关证据。
据了解,正规食品加工企业要通过采用动态杀菌技术、危害因子拦截技术、双核臭氧杀菌设备,合理设置生产工艺,才能预防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杜绝烘焙食品的微生物超标问题。而“家庭作坊”般的朋友圈食品却并不具备这些生产环境、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