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2015-01-30李妲
李 妲
(湖南省邵阳师范,湖南 邵阳 422000)
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
李 妲
(湖南省邵阳师范,湖南 邵阳 422000)
各高校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对学生音乐教学中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技巧以及音乐能力时获得最佳的状态,由学生被动的学习音乐转变为了学生主动学习音乐,并将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日常生活。近几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许多大学的视唱练耳教学中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视唱练耳教学;实际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学生音乐学习的内心世界变化,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利用学生的肢体、语言、动作等将内心对音乐的情感充分地抒发,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想象能力提供了平台,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施现状
大学视唱练耳教学法主要分为视唱与听觉两个部分,视唱是指学生拿到简单的视唱谱和五线谱能够熟练区分不同的谱号和音高,升降记号以及调式、调性等,在演唱过程中能够将音乐准确地把握并演唱出来,练耳是指通过对学生听觉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辨别出钢琴弹奏的音符以及音程、和弦、节奏、音色等,并将听到的乐曲用五线谱记录下来,视唱练耳教学在大学音乐的教学中是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和根本。
虽然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已经应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但是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我国大学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视唱练耳教学主要重视对学生专业化与技能化的培训,教学方式中规中矩,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创造能力以及音乐灵活使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大学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主张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即兴性的教学主张不能够很好地吻合,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此外,我国许多大学视唱练耳教学的课堂环境和教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正常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要求,缺少大量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老师,部分老师在视唱练耳课堂的教学中欠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音乐水平和教学技能无法适应现代音乐教学的需求,曲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真正内涵和精神,造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无法正常的推广和实施。
面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大学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完善。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应当重视起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来的积极作用,认真分析大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传统的音乐教学相结合,增加对视唱练耳教学相关课堂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大学教师视唱练耳教学相关的教学技能以及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因材施教,切实推进大学音乐教学的改革,通过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音乐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音乐创造的能力,为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于大学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作为世界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之一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传统音乐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大学视唱练耳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节奏方面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教学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音乐教学是从音乐的根源以及本质出发,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乐曲的节奏有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音乐视唱和听觉的综合能力。
节奏是音乐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能够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塑造出音乐的灵魂,对学生掌握音乐、感知音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学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受传统音乐教学的影响,音乐教师对学生音乐节奏的训练和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演唱音乐或者演奏音乐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使音乐的表现力大幅降低,造成音乐节奏出错等问题。
大学的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单从书本表面知识出发,要通过综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音乐的构成以及音乐所传递出的情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原本性”理念突出了音乐教学中实践的意义,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要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的表现和感受音乐。大学音乐教师在视唱练耳的教学课堂上应当重视起对学生音乐节奏的教学,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参与到节奏教学的实践之中,发挥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的节奏,加强对音乐相关知识的记忆,充分理解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某大学的视唱练耳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准确把握和理解音乐的节奏,再学习音乐其他方面的知识,在音乐节奏的训练上,教师采用了分小组练习的模式,营造出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的学习氛围,通过布置节奏替换、创编节奏、续编节奏等任务,完成了由简单任务到复杂任务的转变,使学生充分掌握了乐曲的音符节奏、切分节奏等,理解了乐曲的节奏构成。同时,教师还让学生通过跺脚、拍腿、拍肩以及敲打三角铁、响板、碰铃等方式,利用肢体动作和敲击乐器,对乐器的节奏掌握进行了练习,活跃了沉闷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
(二)音乐旋律方面
音乐的旋律是音乐通过艺术构思形成,有组织有节奏的序列,根据一定的音高、音量构成,是大学音乐教学的重点。音乐节奏的快慢、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音乐旋律的进行,旋律是声部组成的基础,将相互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进行相互的组合,构成了复调音乐,这样的音乐更加具有曲调感,通过一章章旋律的组合形成了完整的一章乐曲。大学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先从旋律的起伏和音乐音准训练开始,对学生旋律的教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教师耐心、细心地训练学生对音乐旋律音程的敏感度,为学生今后视唱打下扎实的基础,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视唱创编能力的增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视唱创编的实践,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辨别音高、节奏等音乐的综合能力,即兴式学习,掌握音乐旋律感的同时感受音乐散发的独特魅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通过语言的应用,将音乐的魅力放大,充分利用身体动作发出声音,表达音乐体现情感,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的身体动作中理解音乐、体会音乐,听力练习从课堂上音乐的训练逐渐发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听力训练的实践让学生了解乐曲的主要构成结构、风格方式、表达内容、情感思想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大学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使大学视唱练耳教学具有更高意义的实践性、教育性、创新性的特点,转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探索新事物的精神,使音乐教学更加以人为本,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符合当今社会多元化教育的理念,满足了高校对于现代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未来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未来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应当合理科学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结合大学视唱练耳教学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根本,将音乐的教学从培养人发展到培养人格,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增强学生音乐创造的精神,使学生的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更好地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1]吕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可行性探究[J].艺术教育,2014,11.
[2]万慧.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4,12.
[3]佘敏慧.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3,07.
[4]秦亚洁.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观念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体会[J].大众文艺,2011,03.
[5]谢云秀.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专业视唱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探索,2010,04.
J6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