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2015-01-30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从莫干山会议对价格改革决策的影响看改革开放中的智力支持
刘 国 新
在80年代初起步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价格改革因其涉及利益关系复杂,调整范围广,对国民经济运行影响大,成为城市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为解决80年代初的价格紊乱现象,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9月3日至10日,“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史称“莫干山会议”)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召开。虽然在会议筹备阶段分组中并未设置价格组,但价格改革很快就成为讨论最激烈且最富有成果的论题,涌现出“大步调整”“小步快调”“价格放开”“调改结合”等观点,最后“调放结合”的双轨制方案引起会议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关注与肯定,并通过会议专题报告呈报中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很快就采纳了这一方案,确定1985年价格改革采取放活价格与调整价格相结合的稳步前进方针。会议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影响不断扩大,推动了经济改革理论的深入探讨,涉及企业扩权与自负盈亏、宏观经济调控等重大理论问题,对90年代乃至21世纪前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次会议中涌现出的一批人才受到中央各部门的重视,如今已成为各部门业务骨干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这次会议由此成为在改革开放史上,特别是理论界和知识界为改革大业贡献才智、为中央献计献策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一次会议,并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被称作“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十件大事之一”。重温理论界的这份荣耀,不仅能感受8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也能品位出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人生际遇,把脉知识分子为改革开放提供智力支持的历史律动,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而深刻的现实启迪,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头,理论界和思想界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为改革开放服务,知识分子应该具有怎样的现实担当。(吴志军摘自《北京党史》2015年第2期,全文约7000字)
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变迁透视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基于1999—2014年的数据分析
陈天祥 李倩婷
行政审批是政府履行职能和管制经济社会的重要途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直接反映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规模和方式。通过对行政审批项目的变化进行量化的历史分析,以及对国务院—省—市—县(区)等四级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变迁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历史特点和趋势。自1999年以来,行政审批项目数量大规模减少,虽然这一过程有所反复,但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已不可逆转,其中经济职能较社会职能、中央政府职能较地方政府职能均快速缩减,县(区)级政府职能则逐步增加,这与中国分权式的改革路径相适应,也符合通过管理下沉提高效率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但中央政府仍然承担着不少无论是按职能标准还是按作用范围标准都应属于地方政府承担的事项,集中式的治理模式尚未发生根本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更为重视精简项目和减少政府职能范围,而地方政府则重视诸如转为日常业务和行政给付等改变管理方式的调整,以及注重对市场准入标准的规范等。但地方政府在精简审批项目之际,需要承接上级政府下放的各种事项,从而加重了地方政府改革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往往导致改革出现反复。当然,职能转变还受制于市场和社会的发育程度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与重构,单靠行政力量不足以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需要更为科学的顶层设计与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吴志军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全文约32000字)
新革命史与1950年代上海研究的新叙事
张 济 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美国历史学家发起的对50年代中国历史的再阐释,试图“告别”革命大叙事,在此影响下的上海史研究也一度将社会文化史与革命史割裂开来。但近年来,国内学界出现了“新革命史”的学术思潮,将20世纪的中国革命视为一种连续与递进的历史过程,上限始于1894年兴中会成立,下限止于“文化大革命”结束。这种关于革命连续性的历史理念,不仅为上海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维度,而且提出了重新思考和阐释关于上海史的很多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如50年代的新上海是否与1949年前的旧上海实现了彻底决裂,所指称的“旧社会”是否消失得无影无踪;50年代中共的新政权与上海社会的互动产生了何种结果,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图景到底若何;上海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图谱上处于何种方位,其地方性是否得到了延续,是完全作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还是残存着独特的城市形象;50年代的上海是否断绝了与世界的意义联系,是否完全失却了所有的全球性文化资源;国家与革命是怎样进入上海城市生活的日常空间的,非常革命和日常秩序如何冲突与调和;从整个毛泽东时代甚至更长的历史时段内加以观察,50年代的上海有没有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特殊涵义,在“继续革命”的宏大主题下,上海是否显现过多重发展的可能性;等等。显然,新革命史观也是跨越1949年历史鸿沟的文化尝试,中国革命应当是研究毛泽东时代不可回避的叙事逻辑,这为毛泽东时代的上海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而从实证、学理的治史方法与态度出发,重新发掘与阐释“上海革命”的意义,并非要让上海史摆脱“大历史”而进入“小历史”的孤独“碎片”,而恰恰是要以大关怀来拼接这些“碎片”,从而形成更大的历史图景。因此,新的革命史叙事路径既促进了一系列有关毛泽东时代上海研究的问题重构,而且再次提醒我们应尽最大努力去寻求历史真相,认真甄别各种充满矛盾的历史文献,以唤回50年代上海史的真正价值。新革命史观照下的50年代上海研究必将呈现多重面相,革命、国家与社会的三重叙事和三种逻辑相互碰撞,彼此交汇。“都市迅速远去,摩登依然在场”,既是新叙事下50年代中国的上海旋律,也是同一时代的上海历史主题。(吴志军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全文约13000字)
信息时代中共党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研究
汤 红 娟
党史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无疑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基础工程,但长期困扰着很多党史研究者,如很多重要的核心档案尚未公开或仅在极有限范围内使用,已经公开的史料也不容易系统搜集,限于外语水平而无法有效利用互联网上广泛存在的外文史料。但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将极大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并无限扩大文献信息资料的利用潜力。因此,应用现代高科技搜集与整理中共党史文献资料,是时代赋予党史研究者和党史文献工作者的重任。通过系统考察和评估中国大陆、港台和海外关于中共党史文献资料的收藏情况,可以看到这一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协调规划,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强,如重复订购、复本收藏过多;资料搜集的特色性不强,对于连续出版物缺乏持续性的跟踪搜集,没有及时搜集非印刷类文献资料;管理人员的文献分类知识不专业不准确,资料门类设计不科学,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等。若想进一步推进中共党史文献资料的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国家高度重视、相关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大人力资源整合力度、建设党史文献资料特色专题数据库、全面实现党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构建专门的党史文献资料征集体系等。总之,党史研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党史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开展党史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党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吴志军摘自《江汉论坛》2015年第3期,全文约8300字)